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孔子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孔子之前的教育状况是“学在官府”,学校由政府创办,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入学读书。孔子摒弃这一传统,不分贵贱等级广收学生,使得大量士民阶层同样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出现“学在庶民”的现象。我们每个人既是受教育的对象,也可以是施教主体,如何把握教学规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培育他人,孔子的教育观自然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孔子的教育目标
1.培养君子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育仁德完善自我成为君子。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君子喜好追求的不是饱食终日而是对事机敏、出言谨慎、依道而行,如此才算是真正的爱好学习。君子拥有完满德行,为人做事有礼有节、中庸不偏。因此,教育的首先要求学生修身养性、“约之以礼”、培育仁德。培育仁德才能广施仁德。通过教育使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那么构筑和谐大同的理想社会才有主体基础。
2.出仕为政
子曰:“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学成之后应该入仕为官治国安邦。樊迟请学稼篇,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孔子与樊迟的对话明确表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在上位的统治者。孔子的学生中从政者不在少数,他本人也升任过鲁国的司空和大司寇并代理过宰相之职。正如钱逊先生所言:“这个道,就是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为了行道,他主张为政以德,并努力于教育。为政是行道,教育也是行道。如此构成了道德、政治、教育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孔子培育君子是为了为统治阶级输送治国人才,对普通老百姓的道德教化是为使其“易使”更容易被统治。“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这样,经过教育后的社会各等级之间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有别尊卑有等的局面。
二、老师标准
1.学无长师
一个人的学识和能力总是有限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从教育主体上讲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我的老师。“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做到“不耻下问”,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正是体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的态度。
2.教学相长
实际上,教学相长是“学无长师”的引申,只是对象明确为老师与学生之间。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学生,但他对老师的观点没有不同意不顺从的,对此孔子对他“亦步亦趋”的学习方法提出批评。“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意为“颜回啊,这不是在帮助我啊。对我所说的话没有不赞同的。”说明孔子并不欣赏“灌输式”的教育,学生没有主见没有思考,只是被动的全盘接受老师的观点。同时也表现了儒家博大的胸怀,善于反省且勇于改过的求道精神。
三、教育对象
在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社会里,孔子大胆提出“有教无类”的光辉命题。孔子有弟子三千,大多出身贫寒,但孔子并没有将他们拒之门外,而是一视同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只要给我一点薄利,东西不在多寡重在一种礼的精神,我就没有不收为徒弟悉心教导的!孔子的学生的确是来自各个阶层甚至各个行业。有贵族子弟南宫适,有贱民子张,山野之人子路,还有商人子贡,甚至有身在“缧绁之中”的公冶长。
四、教育内容
1.书本知识
孔子用的教材主要有六种:《诗经》、《尚书》、《仪礼》、《周易》、《乐经》、《春秋》。涵盖了诗歌、历史、礼仪、占卜等各方面的知识。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君子不应该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而应该通晓多方面的知识然后融会贯通成为博学多才的人。所以孔子教授的书本知识也是丰富多彩的,下面分别简述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希望学生们通过学习诗而达到举止典雅思想端正的效果。《论语?阳货中》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认为《诗经》可以抒发志情感和志向,可以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可以结交朋友,可以讽刺抱怨不平之事。近可以帮助侍奉父母,远可以帮助侍奉君主,就连不常见的鸟兽草木的名字也可以学到。
《尚书》是一本多题材文献汇编,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举《尚书》内容向弟子们讲述孝悌与为政的关系,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即使不做官,也算是为政了,又何必一定出仕才算是为政呢。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孔子口中的礼主要是指调整社会等级秩序的道德规范和各种礼节仪节。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孔子以复兴周礼为己任,礼的作用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实际生活中表现在方方面面的活动都要依礼而行,因而学习礼仪是必修的课程。
《周易》本是部占卜之书,但里面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孔子晚年喜好读易,也颇有心得。孔子教导学生说:“五十读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周易中有大量的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与孔子的执两用中、中庸不偏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乐经》也是六经之一,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趣净化人的心灵,可以使民风淳朴,化民育德于无形中。孔子本人就经常抚琴而歌,陶醉在音乐的美妙韵律中。《论语?述而》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讲授《乐经》相当于今天学校里开设的音乐课,也是美育课的一种。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此书乃孔子所著,古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不管它是否为孔子所作,《春秋》作为鲁国的史书,其作用早已超出史书范围,用词遣句“字字针砭”形成独特的文风,后世称为春秋笔法。此书也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常用课本之一。
2.社会实践知识和道德修养知识
社会实践方面,孔子要求学生具备六种基本的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书前有论及不再重复。数,是算数之学。射指射箭技术,相当于今天的体育项目的一种。在古代,无论打仗还是狩猎都需要高超的射箭技术。孔子还认为重视射礼可以培育君子之风,“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御,指驾车技术。古代的作战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因此驾驭技术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论语?述而》说“予以四教:文、行、忠、信。”体现孔子的德育思想,即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光有了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还不够,这些只是成为君子型人格的基础条件。“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道德教化比严刑峻法要有效的多,影响也更深远,它使人们自觉遵守礼仪规范道德要求,化他律为自律。避免了“苛政猛于虎”民怨四起的局面,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五、教育方法
1.因材施教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出类拔萃者有72人。面对众多性格迥异、各有所长的学生,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论语?雍也》中有“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学生中有机敏者就有迟钝者,若以同样的教学内容与进度,教育效果肯定不尽人意。《论语》中经常看到对于学生们问的同一个问题,孔子往往会有不同的回答。比如何为仁、何为礼怎样才算是君子等等孔子有许多方面的论述,究其原因就是教育对象不同,侧重点不同,其实都是这一问题的答案。因而后世再解读这些回答时也要全面分析综合考量,才能得出孔子对某方面问题的全面思想。
2.学思结合
《论语?为政》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广为流传。深刻分析了学与思的关系,既要重视学也要重视思,两者结合才能学有所成。光学习而不善于思考就会只虚浮于表面文字而不理解其意,就会产生迷茫。光整日思索而不踏实读书,就会陷于空想一无所获。孔子在教学中经常同弟子们讨论问题启发他们多思考,如孔子让弟子们各言其志,虽然得到的回答各不相同,但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志向的不同,说明弟子们在孔子的教育下都善于思考各有所见。
3.启发式教育
老师教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孔子明确提出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为在学生努力思索急于解决而又不得要领无法弄清时再引导他开启思路。在学生对问题有所见解但又思想不够成熟不能准确用语言表达时再引导他明确思路用准确的言辞表达出来。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贵的教育理念,寻找普遍存在的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探索可行之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88970.html上一篇:创造者与创造性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