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1、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我们党在战争年代创造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而使密切联系群众成为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战争年代所揭示的深刻历史规律表明,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国民政府的威望、军事力量也达到了高峰,军队总人数接近500万。国民党陆军主流部队的装备和当时反法西斯战场上的盟军是一样的,就连士兵的鞋带都和美军的一样,更不要说武器了―轻武器都是盟军装备,重炮都是美式榴弹炮。我军军队总人数是127万,我们最好的主力部队装备就是步枪,部队的火炮就是缴获的日本山炮。而我们的民兵甚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手持大刀就上战场。陈毅说,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毛泽东说淮海战役是一锅夹生饭,硬是一口一口吃下去了。我们主力兵团不占优势,但是我们背后有500万老百姓。国民党军队一律靠空投,从一颗子弹到一张大饼都是靠空投,我们是靠几百万辆小推车,往上推粮食、推子弹、推弹药,往后拉伤员;我们没有野战医院,野战医院就是老百姓家。我们能够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最主要是人民群众对我们军队的支持,所以彭德怀说老百姓是我们亲爹娘。毛泽东写了一句“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边”。由此可见,老百姓为什么能够跟着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前赴后继?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建立新中国?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句话,中国共产党能够建立新中国,主要是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2、群众路线是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好,党的事业就顺利;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出问题,党的事业就遭挫折。群众路线的核心是人民至上,是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关键是要解决好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群体分化趋势明显,群众利益关注敏感复杂,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社会矛盾更加突出,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矛盾凸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比以前面临的形势更严峻、挑战更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始终注意摆正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一边,始终高度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是与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物质利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民主,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身作则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十八大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四大考验面前,脱离群众成为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只有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我们党才能经受住“四个考验”、排除“四种危险”。
二、当前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群众主体多元化、复杂化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是相当单一的,就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利益高度趋同,不仅没有根本性的冲突,甚至直接的冲突都几乎没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纷纷出现,新的社会阶层与传统社会阶层之间,新的社会阶层内部由于利益获取模式的不同往往会发生各种冲突与纠纷,这些冲突与纠纷极易引发社会问题。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由十大社会阶层组成,社会阶层结构已经由简单化到多元化。十个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如果社会不公正,一些合理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或被坏人利用,社会就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论或混乱,甚至动乱。
2、基层干群关系紧张化、对抗化
社会不公平的普遍蔓延和公权力不受制约的滥用是造成目前社会信任缺失的根本原因。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主要来源于官民矛盾,一些地方政府不但漠视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而且自恃垄断的政治社会资源,与民争利,成了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公司型”政府。一些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一些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凌驾于群众之上,政绩观片面、重物轻人,工作能力不强、知识本领匮乏,自身不廉洁、老百姓不信任等。从思想上看,理想信仰的缺失动摇了共产党“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的信念;从政治上看,长期执政使许多领导干部观念发生了变化,颠倒了党群干群关系,颠倒了公仆和主人的关系;从经济上看,传统发展方式把增长当成了目的,未能使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甚至为了增长损害群众利益;从社会上看,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堕落败坏了党的形象,危害党的执政根基,甚至有的地方失去群众的信任,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根据广州市社情民意中心2010年底的抽样调查,公众对当前干群关系不满意度为25.7%,满意度为29.9%,超过6成的人认为目前官意和民意出现不同程度脱离,而认为官意和民意基本一致的比例只有20.7%,这组数字发人深省,表明了当前群众与干部关系上存在的差距,感情上存在的隔膜。 这些问题发人警醒,催人深思,必须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3、干部作风方面“四风”问题突出
当前最突出的“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尤其是浪费之风。老百姓对公务员“三公消费”意见非常大,这也是影响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主要原因之一。“三公消费”,即公款吃喝、公务用车和公务出国。据专家估计,近年来,全国三公消费总额突破了9000亿元,相当于2012年全年财政收入的10%。2010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出国(境)经费17.73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61.69亿元,公务接待费15.28亿元。尤其是公务用车这方面,社会上许多公务员基本上是公车私用,有的地方公车改革,一刀切,不管工作需要还是不需要,有些部门的工作根本不需要用车的,一律改成补贴车费,其实变相给自己加几级工资。越来越庞大的三公消费支出引发民众的不满,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这不啻为一声警钟,已成为国之痛、民之忧,需要正视,更需要痛下决心,根治浪费现象。“四风”问题实质体现脱离人民群众的工作作风,把个人利益放在党和群众的利益之上,长期下去会增加脱离群众的危险。可以说,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的危险。只有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才能经受住考验,巩固执政基础。
三、重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目前,正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中央将“为民务实清廉”确定为主要内容。道理是易懂,关键是在于行动。能否把走群众路线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这就需要我们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真正弄清楚几个问题:
1、为民,就是要解决党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的问题,这是世界观和党的宗旨的问题
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加强日常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思想觉悟、党性修养。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意识。这些观点、立场、意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自然就具有,而是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自警、自醒、自励,提高自己的认识,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坚持群众路线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成为一种自觉性,成为一种习惯。
2、务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务实,就是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宗旨,转化为施政的实践和各项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日常的一切工作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利益和要求,尤其在工作中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到思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要改变日常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四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认真听取民意,维护群众利益,做到为民谋利益成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清廉,解决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
解决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也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途径和方法问题。因此我们在作风方面,一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二是坚决纠正“四种不正之风”;三是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转变作风。习近平同志说,每个人都应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照镜子”即对照学习党章,找出自身缺点;“正衣冠”是指纠正自身错误;“洗洗澡”是要接受同僚或下属批判;“治治病”则是处理不合格党员,或纪律处分,或清除出党。清廉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执政党能够立命的保障,只有做到清廉,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真正树立起来,人民群众才能与我们党一条心,真心实意跟党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
总的来说,为民、务实、清廉三方面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为民是指导,务实是效果,清廉是方法。只有把这三方面都落到实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不会走过场,做样子,才能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89776.html上一篇: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