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历史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学科知识传递,而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德育教育为先导,以公民教育、认知教育及创新思维教育为侧重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形成历史学科自己的特色与个性。
[关键词]历史;教育;功能
历史教学,必须形成历史学科的特色与个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规律,对其进行正确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品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以德育教育为先导,以公民教育、认知教育及创新思维教育为侧重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历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功能
著名的历史学家白寿彝就曾把学习历史的首要任务界定为:帮助人们从青少年起一直到死为止学习如何做人,帮助人们理解做人的道理。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功能,是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本质的功能。
德育,简单地说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使学生形成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和平、诚实、谦虚、坚强、有毅力、勇敢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历史课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历史课是除政治课外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课程。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要进行德育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历史教材中有大量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思想家、
艺术家等为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新技术的发明、一种新理论的诞生等进行不懈奋斗的事迹,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无不具有启发教育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的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1],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族的脊梁。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首要内容。只有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产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崇敬之情,进而产生对创造祖国灿烂而悠久的文明和现代经济政治生活文明的人民的热爱尊敬之情。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灿,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不仅包括了哲学、
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
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确立他们对祖国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学习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国际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侧重点。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只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想孤立于世界之外,单独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用大量的、鲜活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十六世纪日本侵略朝鲜,明朝政府应邀派军援朝既帮助了朝鲜人民捍卫国家、民族独立,也让本国避免了日本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战斗更是说明在面对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敌人时,世界各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在帮助了其它国家民族争取胜利的同时,共同敌人的力量被削弱了,本国、本民族的胜利也就有了保障。不管是十六世纪明朝政府的援朝;还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西班牙纵队;1950年的中国抗美援朝等等史实,都说明国际主义精神的重要性。这些历史知识的学习都有助于我们的学生形成国际主义精神。可以说历史又点燃了学生对危害世界和平的人、事的愤怒之火。同时,也在学生心里埋下了国际主义的种子。
革命传统的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国人民,应该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肆无忌惮地撕扯这块肥沃而又贫穷的土地,镇压敢于抗争的人民,中国人民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怀着“振兴中华”的豪情,艰难地探索着一条能够指引中国步入光明的道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虽然经过了英勇的斗争,还是失败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英雄的人民军队这三大法宝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人民才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当家作主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近百年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它是千万志士仁人经历了无数次曲折磨难用鲜血和生命探索得来的真理。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之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要继承发扬先辈们优秀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是历史教学渗透到德育的主要表现。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要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虽然有过诸侯林立,有过三国鼎立,但统一是大趋势,是长期的,搞分裂是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的。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人民都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过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现在,香港、澳门的回归,是洗刷民族百年耻辱,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事件。解决台湾问题,完成中国统一大业,已突出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任何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图谋必将受到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把台湾同胞的利益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对立起来的任何图谋都是不会得逞的,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抗拒,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通过教学,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要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功能
历史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公民教育通过传递一定社会的独特思想、责任以及公民道德,使社会成员获得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发展倾向以及技能,进而促进公民权利的发展。其中,社会价值观的生成与确立,公民权利的维护与发展,都必须借助历史认识以及由历史认识所提升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技能来完成。历史教育的基本立场,不在过去,而在现实。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有教养、有责任心、有个性、有信仰的国民,一定有着与其身份相适应的历史修养和历史认识。
公民教育既是社会近代化的产物,更是近代社会民主化的产物。它在认同国家、民族概念的基础上,将主权在民的思想,通过选举、参政、教育、福利、健康、安全等权利,体现在社会民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培养国家和社会的合格公民的愿望,基础教育各学科都从各自的学科特点承担了公民教育的任务。作为人文社会学科基础的历史学科更是责无旁贷,虽然它不直接面对公民教育的特定内容,但它从多种角度提供了对公民资格、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等相关内容的深刻认识,这些教育功能是传统的历史教育所不具备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新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起,人们对传统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习惯,提出了全面挑战。这些挑战在修正现代人类自负的文明观、警醒人类未来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社会制度的变化及其民主化的进程。在教育方面,从《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到《世界全民教育宣言》(1990年),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人文价值观念,又赋予了学校的公民教育更丰富的实践内容和更深刻的现实意义。据此,历史教育自然地把公民教育的自律与他律意识、公平与公正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体验与参与意识、发展与责任意识,以及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文明的协调演进意识等渗透其中,不仅拓展了学习内容,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它在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历史教育通过历史知识来分析和理解历史对象,以此来体现出独特的道德性和价值观念,并以弘扬人类人文精神为使命。正因为这样,历史教育特别有益于人的教养,有益于培养见多识广且负责的公民。
如今,各国普遍把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力图通过
历史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各种形态,理解不同阶段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以及作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对现今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价值,并由实际生活体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养成新时代公民的人类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和自信力。
三、历史教育中认知教育功能
历史教育,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史实的认知,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所认定的史实的理解和诠释。历史教育全恃第二个层次赋给它生命。也就是说,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必须要引导学生具备从历史中发掘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即历史的认知教育功能。
学习人类历史的过程,其实就是探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规律性是历史的主要性质。世界历史真实地记下了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惯的各个国家的具体历史发展过程,学了以后,使人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人类社会的确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未来社会一定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国历史更具体地记载了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不断改造自然,创造财富,丰富生活的过程;中国历来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国人民反对国内外压迫侵略的过程;我国志士仁人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以惨重的代价找到社会主义这一救国方案的过程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中国的过程。学了以后,使人不得不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这是历史教学培养发现规律方面的特殊优势。所谓“论从史出”其实就是研究史实得出规律的最好写照。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传承者。有了人才开始有历史,自然界虽也有历史,但这是由人来认识的,没有人,那只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存在。人不仅发现自然史,更是社会史的主体,也是智慧创造的主体。历史本是经验性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具体的,每件史事和人物都有不可代替和不可重复的特质,学习者都是从个案的历史事实中感知历史运行的脉搏。历史人物林林总总,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经历和传奇,由他们主演的历史事件具有无比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起伏跌宕的情节,使人感同身受,所以历史本身就贴近社会、贴近人生。历史学是按照时序对客观存在的史实进行考察的学问,它与逻辑推理一样向人们提供事物发展的普遍法则,从本末源流和因果关联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已拉长了我们与传统的距离,然而永不衰竭的历史长流又无处不在地滋润我们的生活。历史智慧就是激发灵感的酵母和温床。历史知识愈丰厚,散在的知识愈容易结成四通八达的网络,使原本某些模糊的印象明朗化,形成清晰的逻辑和规律。
四、历史教育中创
新教育功能
历史思维方式和方法具有普适性和广泛性,是人们观察和处理一切事物需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人类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研究者无法身临其境地进行观察体验,必须借助各种方法来开掘各种资源。凡此种种表明要对逝去的历史实现真实的复原,并进行科学的诠释,不仅需要扎实艰苦的科学实践,而且需要丰富深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疑,历史研究的创新成果必将为人类其他创新活动提供思想养料和条件,而研究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则有利于掌握辩证思考的方法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广义的历史学习是对人类以往积累的各种经验和知识的概括和梳理,它的知识包容度在各门学科中是最高的,它所要求的思维方法也最具宏观性,属于战略型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提升人们思考问题的层次,也有利于人们从既有知识的总体性把握中激发灵感,推陈出新,形成新的综合和认识上的飞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2]从根本上说,现代学科体系是由原生态的历史知识系统逐步分化、发展而成的,而且每一门学科也都有自己的发生、发展史,所以从思维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具体的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历史思维。当我们惊叹于伟大的科学发展或流连于杰出的艺术创造时,当我们感佩于英明的政治决策或振奋于壮观的工程奇迹时,都能从中发现历史智慧的闪光。历史学习和研究需要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思辨,这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不仅需要既有知识的积累,还需要沟通各类知识和重组知识体系的中介性思维工具,纵横交错的历史思辨能力可以在创新过程中发挥这种不可缺少的中介作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曾谈到,其父母如何从成才的大处着眼对他进行历史教育,而没有因为他有数学天分就让他偏重
数学学习。杨振宁说:“1934年我念完初一,暑假我父亲想找一个人来教我。他没有找一个人来教我数学,也没有找一个来教我物理。他去找雷海宗教授。那个时候雷是清华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雷先生就介绍了他的一位得意的学生,叫做丁则良。丁后来是一个很有名的历史学家。……现在回想起来,这对于我这个人整个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远比我父亲那个时候找一个人来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3]
总之,历史教育的功能是其本质的外化,无论是思想品德教育、公民意识的教化、认知教育功能的开发,还是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是围绕着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而发挥其作用的。如何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品行,掌握必需的专业技能,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历史课程对成人学生的教育功能是隐性的,非公开的,零散的,潜移默化的。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范例和实践条件,让学生去感知、认同和领悟其中的历史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宋晓梦.杨振宁教授谈教育[N].北京:光明日报,1997.6.27.
作者简介:王恩春(1965-),男,新疆奎屯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历史教学和新疆地方史。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