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教育发展不均衡。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贫困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党中央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发展教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把职业教育作为精准脱贫的战略举措。一是职业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精准的脱贫举措。有部分群众贫困的根本原因是缺技术、缺技能,而职业教育学制短、费用低、好就业、回报高,对贫困家庭来说是迅速摆脱贫困的“直通车”。二是职业教育是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惠及几代的民生工程。三是职业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职业教育助推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不力,“职普比大体相当”招生政策执行不严,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享受扶贫资助的中职生源数量下降
(1)对职业教育的宣传不力,致使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对职业学校的认可程度并不高,普遍认为上大学才是成才的最好出路。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态度冷漠,从而导致职业院校的生源不足,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招生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享受扶贫资助的中职生源数量下降。
(2)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学单位未严格执行“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政策。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分别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各地统筹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工作,落实好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但实际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学单位并未严格执行该政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还是想方设法地上普通高中。二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学单位未严格执行政策。教学单位认为家长的需求就是最大的需求,应想方设法满足,只要能吸引学生注册学籍,相应的经费就可得到保障,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也未能全面深入检查,监管不力。
(3)缺乏吸引优秀生源的激励机制。在中职招生政策中,一方面主管部门未出台相关激励办法,另一方面学校无激励资金的来源,导致激励机制难以建立,无法吸引优秀生源。
2.职业教育历史欠账太多,部分职业院校债务包袱较重,影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发力
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精准扶贫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式。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学生、培训贫困人口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载体,在精准扶贫的发力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输出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工厂”。因此,职业院校须先自身“脱贫脱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宁夏部分职业院校债务包袱较重,债务规模较大,个别院校债务率接近或严重超过安全警戒线,偿债风险较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使院校发挥教育精准扶贫的能力大打折扣,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对象识别仍需进一步加强
(1)对学历型职业教育贫困对象识别的精准度还不够。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识别扶贫对象的过程中,与扶贫办和地方政府合作协作还不够紧密,对农村贫困户的认定、接受教育情况、扶贫诉求等信息掌握不够精准,没有做到“精准招生”“精准培养”“精准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实施。
(2)对非学历职业教育扶贫培训的精准度偏低。一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中帮扶政策不精准,政策落??不到位。二是存在“漫灌式”现象。教育扶贫资源投放不精准,导致有些培训经费并未真正用在“刀刃”上。
究其根源:一是扶贫信息系统共享不充分,教育部门和扶贫部门之间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二是各相关主管部门统筹协调不一致,未形成统一的政策运行管理机制,限制了精准扶贫措施落实进程。
职业教育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1.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职普比大体相当”的招生政策,提升中职教育精准扶贫学生的数量和质量
(1)加强宣传力度,营造中职教育的吸引力。首先,政府各级宣传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加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让群众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好处,看到职业教育的前景。其次,要让中职教育的优惠政策深入人心。近年来,国家逐步实施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并推出优秀中职生可免试就读高职甚至直升本科等诸多利好举措,旨在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最后,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和社会团体出资办学、捐资助学,不断汇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正能量。
(2)严格执行“职普比大体相当”的招生政策,建立优秀生源报考中职学校的高额奖励制度。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探索建立健全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统筹,从严督导招生政策的实施,并加大检查力度和惩处力度。其次,在尊重家长和学生志愿的前提下,出台优秀生源报考中职学校的高额奖励制度以吸引优秀生源。最后,要打通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符合条件的毕业生进入更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制度,并逐年适度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建立起职业中专学历、高职(大专)学历、应用型本科学历、应用型专业硕士学历的职业学历通道,让优秀的中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通道。
2.加大经费保障,减轻职业院校债务负担,提升职业教育助推精准扶贫的能力
(1)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和职业院校要多渠道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从根本上减少职业教育的历史欠账,减轻职校的债务负担。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建立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制度,逐步建立起由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的机制,进一步加强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有效降低职业教育举债成本。同时,地方政府要结合自身人口、需求、工业发展趋势和财政状况,合理发展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2)要提高职业院校精准扶贫能力。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对口帮扶,提升职教院校的功能作用,以“均衡、优质、共享、共进”为主题,充分发挥示范骨干职业学校辐射带动作用。要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实行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收中职毕业生计划,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单列应用型本科高校招收农村考生的专项计划,主要向贫困县倾斜。
同时,根据贫困地区需求,在国家级骨干示范职业院校举办区域产业“冠名班”,从招生、教学、就业全程跟踪,并精准到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学生。加大职业院校科技扶贫力度,组织职业院校专家到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的技术需求,研究可合作开发的精准扶贫项目,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
3.改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对象的识别能力
(1)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精准确定扶贫对象。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与村民代表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制订宁夏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建档立卡,确定扶贫对象。建设宁夏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做到户有证(卡)、村有册、乡有簿、?h有电子档案,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2)对适合职业教育的人员进行精准扶贫。首先,要实施学历型职业教育扶贫。探索职业学校面向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考生定向招生,确保他们“有学上”,能够掌握一至二项致富技能,拥有相应的学历。推进职业教育精准资助政策全覆盖,将资助政策落到实处,优先推荐贫困学生就业,确保贫困学生“易就业、就好业”。其次,要实施非学历型职业教育扶贫。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依据扶贫信息系统筛选出适龄的劳动力,进行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培训要有针对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实效、促进就业。同时,积极鼓励职业院校开展面向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订单定向培训。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1733.html上一篇:环境化学的教育文化功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