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教学模式的确立对学科教学来说是必要的,毕竟在大学专业学习的阶段还是要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来上课的,大一的学生在进大学的第一年都要经过学校制定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其目的是给接下来三年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渐渐的乏了,静物台上摆着的静物几乎没有人画,请来的模特也是被无限夸张变形,完全说不上还有什么造型基础在里面,一味的想着新颖独特,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带动下成为了这个模式的传承者,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渐渐地忘记了要坚持传统绘画,甚至少量的坚持传统绘画的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画产生怀疑,是不是太过于传统了。久而久之也慢慢的加入了没有基础的行列中。我们也就惯性的忘记了注重基础教育,一直在不断的想如何创新,如何变化。使传统绘画渐渐地没落,就像传统民间手工艺一样渐渐地失传或被遗忘。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都要在人物造型的举止动作方面就追求稳健、简单和自然的动作,在每一件作品中,人物都被赋予了更强的气势和活力,追求人物的整体感和结构感摈弃了鲜艳的色彩和琐碎的细节装饰,他们强调古代艺术的单纯性,同时尽力克服自己对装饰的放纵欲望。然而在现在的美术基础教学中,学生为了创新,使自己的画面新颖独特而不断的在画面上做加法,反而使画面显得浮夸和繁琐找不到主体,没有了传统绘画的影子。
是的,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艺术也要发展,美术的基础教学和其它的基础教育一样,也要跟紧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不断的发展变化。可是坚持传统绘画的基础训练不是循规蹈矩而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它就像做房子时要打的地基,只有地基牢固才能放心把楼层做高一点。教学内容其实也有涉及到绘画基础的训练,然而教学目的仅仅是达到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条,那么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却没兼顾到。现在很多高校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并没有重视教材的使用,光凭想象力,偏向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导致了很多学生的作品偏向于平面化,体积空间的概念很匮乏,画面效果缺少厚实感。高校确实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人格、文化、创新以及审美等方面的培养,还应该重视学生绘画技巧以及美术知识方面的教学。
二、教学模式的改变对传统美术的认知带来的阻力
由于近几年反映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的教学过于传统化,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此番见解呼声很高,并且反响极大,引起了很多高等院校的极度重视,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随着这种教学制度的进行越来越普遍,学生们的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作画方式越来越新颖,绘画材料也越来越丰富,不仅仅局限在铅笔,油画 水彩 水粉等材料,但是正是由于现在的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兴盛,反而把传统的美术教育抛到了脑后,学生一味的找寻突破,想着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画面不同于其他同学的,题材和作画方式更加的新颖独特,可是在整张画面中却找不到传统绘画的影子,对于作画技巧,对于形体的点、线、面,结构与构成,透视与空间,明暗与调子的概念越来越不重视,这对于中国美术教育是不是也是一种损失呢?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凡事都有两面性,因此当我们在进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义与作用的时候,不妨也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来看。
1.积极方面的影响
我国的近现代美术教育,自上个世纪初至今日已经整整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旅程,它给我们现今的高等学校里的美术教育教学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为本世纪的美术教育教学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这 21世纪的初期,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信息更新尤为快速,网络的宣传力度也在上升,人们接收新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所以美术教育的教学制度在在更新,新的教学制度的实施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范围能力,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当中进行思想再创造,老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国内外艺术大师的作品,讲解艺术大师的艺术精神,使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欣赏和感悟大师的艺术作品感知自然、感知生活、感知大师的艺术精神世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了良好的思想观念,这对于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2.消极方面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美术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渐渐地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可是改变并不是完全的放弃,从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它的优势所在,否则也不会延续这么多年,然而现在出现的状态是重视创新和创造大大的超过了以绘画基础为基础的创作,传统绘画技能远远的消失在脑海里,找不到传统绘画的影子。学生们的思想已经慢慢地将传统画法遗忘,这对于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2607.html下一篇: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