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概念
所谓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各级各类形式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内容和应达到的规格所提出的要求。概言之,就是职业教育的培育目标。从定义划分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培养方向,也就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二是培养规格,即学生的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应达到的相应资质和水平。对于前者,因其是由社会的最终目标所决定的,所以没有太大的改变。更值得关注的是培养规格方面,因为培育规格的内容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专业设置、教学体系等各个环节,决定着我们需要培养一个拥有怎样素质的人,而这恰恰也是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容
人才规格是培养教学方针详细、客观的组织。我国职业教育规格方面的目标,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述。如早期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一是用于和个性之发展;二是准备个人谋生之准备; 三是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是为国家及世界促进生产力之准备。20世纪80年代,随着职业教育的重新规复,国家提倡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人才”或“实用性人才”、“专门人才”。 2002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具体说来,职业教育人才规格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三大要素。
知识要点: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知识的一部分,有人提出,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原则和目前的知识就够了。我认为这个提法是不够完善的。先不说这个提法是否合理,但它提到的“足够”这个词容易产生歧义。在实践中,不同层次的老师的理解会产生严重的误解和偏差。 “足够”是很难把握其程度,很难以量化评估的词语。所以我不主张这一原则。职业教育,实现全面和可持续的人类发展,我们不能忽视人们专业理论和学习文化的基础知识。
能力因素:包含详细的职业岗位能力、专业基本能力、适用于全部职业的一般性职业能力也就是关键能力。其主要功能一般包括自我保健和自我约束,学习和发展,交流的能力和协作的能力,收集能力和处理信息,管理和完成任务,耐寒和抗挫折能力的能力,以及应急反应能力,批判性和创造性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发展成一个“工具”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劳动者。不仅要有生存的能力,还要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关注人发展和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素质因素:包括道德和文化素质,敬业精神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我们的文化是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而且还可以提升自我修养的精神。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该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连接起来;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修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术,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必要的创业能力;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本领。
(三)制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1)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是用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的法律、政策的形式颁布施行的。因此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对具体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首先依据党和国家关于教育事业的大政方针。
(2)社会经济发展和趋势
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变换周期的缩短、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形态的拓展等。不能否认职业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最终是要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所以它必然要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全关注经济发展需求而轻忽人的发展需要,只可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满足社会短促的要求,却无法应答其深远的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因此,这种观点似乎增强了社会经济的职业教育的现状,从长远来看,但最终会影响职业教育培养质量,职业教育弱化的社会地位。
(3)职业教育本身特点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也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所谓职业性便是职业教育要始终围绕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认识和职业转换能力培养,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应用性便是强化受教育者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受教育者行使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熟练的使用生产资料的能力。开放性便是及时把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新技术、新成果和对人才培养新要求等讯息反映到教育教学中来,同时把学校的科研成果、人才信息传送出去,推广出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特色和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它是不可替代的。
(4)个别发展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职业教育自不能例外,因此个体的发展需要亦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个体发展,从深远的角度看满足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从实用的角度来看首先满足个人就业和创业的需要。职业教育的机体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因为个体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前提。因此,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的发展不只是说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样就可以简单地从事一个或多个职业,也能满足精神层面的发展需求,比如学习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提升能力的需求。 二、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问题
(一)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培育目标
(1)从层次上分
从层次上分,我国职业教育分为初级、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其各层的培养目标为:①初级职业教育:是培养掌握初等基本的科学知识、还拥有一些综合性的专业能力,德、智、体均衡发展,帮助自己摆脱贫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级工作者。②中等职业教育:2000年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③高等职业教育:教育部[2000]2号文《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从类型和不同时期上划分:
各类职业教育的培训养目标都有其的特异性。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在各自不同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规模是不相通的。
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讨论。总体而言,培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但它的意义是不断丰富、日益明显。
(二)当前职业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各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要求,但在具体实施中尚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定位不清。第一,中等和高等层次不清,惟有初、中级和高级人才之分,在培养规格即人的知识,能力,素质描述上各层次间的界定常常不是很清楚,如同都在一味地笼统的夸大基础,复合型人才。其次,水平定义模糊。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初中级专业职业教育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对于这个初,中,高等级的清晰度不明确,到底拥有什么样知识和能力水平才可以归类于高等技能人才呢?最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目标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界定不明确,不能突出其性质和职业教育的特点。这可能在理科方面的学生无法体现,但在服务和管理行业中比较明显。许多专业人员除了发展方向不同以外,在其余的培育目标几乎大同小异。
(2)忽视了人的发展。最初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疏忽了人的个性发展需要。其次,体现在教学方法上,老师存在课堂灌输或者放任自学的情况。在教学评估中,学校只重视认证的职业资格等级,忽视了人的能力发展,无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学习培训需求的发展。在职业指导上,忽视了学生兴趣和需求,根据市场过分强调需要培养人才。现在职业教育中存在着职业培养目标约等于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而忽视了人的能力培养。许多中职和高职就正好是两个极端。一个是最重视技能,只要学生能掌握的技术,把学生当作一个工作工具去培养;而我们的职高忽视理论培训的技能和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培养目标一并看齐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
(3)理论和实践脱轨。如今,随着教育理念的提升,培养目标是不断丰富、日益清晰。事实上,我们的教育理念并不落后,我们一直在理论上强调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点培育人,专注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展望未来,但在现实中却很少能达到这个标准。还出现理论比不上本科生,研究生,二努力程度和实践能力又比不上普通工人的尴尬情况。这不免让我们感到,我们的培养目标,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装饰,而不是有价值的纲领。
(三)产生的原因
(1)外部因素
①教育体制的限制,违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资源的运行规律,造成了当前职业教育资源的相对死板。
②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高等教育扩招严重,毕业生繁多,然而社会对一线劳动力的需要大幅度减少,就业局势异常严峻更加加重了问题的存在。
(2)内部因素
导致职业教育陷入困境,除以上外部因素以外,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自身办学思想不活,是其中更大的一个原因。如今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革,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某些方面与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近况还存在着不少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办学模式单一,缺少职前职后的沟通;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经济、技术的发展有所脱离;课程在相当程度上仍是终结性的,服务于学生第一次就业,使学生缺乏发展和顺应变化的能力;学校的运作机制有的也没有转到市场经济的机制上来等等。
三、关于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问题的思考
(一)培养目标要面向学生发展
将来钻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涉及到的是培养目标问题,培养目标是不是科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培养学生直接成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劳动者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转变的需求,要使学生成为具有可教育、可培训性的劳动者,成为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劳动者。职业教育既要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生产一线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又要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培养他们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科学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发展规律
职业教育应既要突出特色专业又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既要确保专业设置科学,又要有肯定的超前发展思路。具体来说:
首先,要保持节制的专业规模和专业的相对稳定性,构成专业结构的综合优势。
其次,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要准确,专业区分要科学,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显著,专业设置的操作过程要科学。
最后,通过调查和科学分析,弄清科技发展的意向和趋势,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抓住机遇,长远规划,创造条件增设新专业和改造相对退化的专业,以满足学生、专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三)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职业教育毕业生走出校门的首选工作是企业一线的技术性劳动,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大量依托现场作为学生学习技能训练的基地,为学生毕业后求职从业进行热身训练和能力强化。
(四)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化
首先,教学方式要以人为本,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实现个人成材、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减少刚性,增加柔性,使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
其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通过积极地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加速数字图书馆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而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总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首先,为了人的发展,这是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第二,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也是社会的发展。但它必须基于第一点,只有个人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但不是功利的为了利益追求社会只追求经济发展,却忽视了人的发展。职业教育不是培养工作工具的人,而是要培养个性发展的人才。唯一清楚的目的是有利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2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