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幼儿美术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出现偏差
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只有画得细致画得精确才是画得好,才算是具有美术天赋,如果不会画、画得乱七八糟,就可以不用再学习美术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对艺术的接触和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欣赏力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创造出具有自己思想的作品。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它的表现形式也不局限于绘画,还包括很多民间艺术形式,像剪纸、泥工等等,幼儿对绘画不感兴趣不代表不喜欢其他的内容,只要他们愿意尝试,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二)认识的偏差
每个幼儿在发展过程当中都要经历涂鸦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会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进行绘画,起初这样的涂鸦是无意识的,仅仅是随性而起,用来抒发自己的一种情绪,比如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看到自己喜欢的人之后的喜悦的心情,又比如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看到身边的人发生争吵的恐惧的情绪,都会不自觉地画出来。到后期涂鸦会逐渐发展成有意识的行为,他们会对线条、色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用来记录他们印象很深的时刻。家长由于看不懂或者不关注孩子们绘画的内容,仅仅因为他们把家里画得乱七八糟,就对幼儿的涂鸦行为给予制止甚至斥责,这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认真观察、学会欣赏孩子的作品,往往更容易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基于此,家长最好的方式是和孩子一起进行涂鸦创作,增加亲子互动,鼓励孩子手脑的发展。
(三)作品评价不恰当
有的家长害怕打击孩子绘画的信心,无论孩子画成什么样子都说“你画得真好”“你画得真漂亮”,适当的赞扬和鼓励对于孩子的内心发展是应当的,但是这样简单的评价并不能够真正帮助幼儿的成长,还容易使幼儿丧失对美术的分辨能力,导致审美能力出现偏差,因此,家长的评价也极为重要。作为幼儿的家长,不仅要在孩子作画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们画得不好或者不知道怎么画的时候及时指点和点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绘画的兴趣,也能够真正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四)过于重视绘画的数量
熟能生巧是很多家长的观点,他们普遍认为,画得不好是因为画得太少,多画点技能自然就会提高。实际上,我们的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幼儿,他们比起机械重复绘画,更喜欢自由、喜欢游戏,一直趴在桌子上绘画很容易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反而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家长应该带着孩子多多接触大自然,扩大他们的视野和眼界,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收获更多的绘画素材,培养他们的?L画欲望。另一方面,要多带他们欣赏名家名画,带他们看一些画展,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他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自发地向优秀作品靠拢。
(五)家长过于积极
幼儿美术往往要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在画画过程中端茶倒水、拿笔拿纸,结束后帮忙收拾工具。这是个很不好的做法。家长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创作习惯,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提醒。
二、正确的方法
(一)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父母要更多地带着孩子一起到大自然,给予他们观察美、感受美的机会。在大自然当中,幼儿能够体会到各种事物的线条、形状、颜色等,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上听觉、触觉和嗅觉的多重感受,丰富了幼儿的体验,使他们自发地想要把内心的情感通过画笔表现出来。
(二)手脑结合
幼儿美术不是只有绘画,还包括折纸、剪纸、粘贴、泥工等需要幼儿动手制作的内容,家长要多多关注这些美术形式,陪着孩子一起动手制作,锻炼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做到手和脑的配合使用。
(三)阅读绘本
家长应该多多带领幼儿阅读优秀作品和书籍,绘本就是非常好的读物,在绘本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绘本的作品大多是著名的插画大师,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还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
(四)合理评价
对于没有信心的幼儿,父母应当尽量多的赞美和鼓励,增加他们创作的动力;对于绘画技术非常好的幼儿,家长要适时给予点拨和启发,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富于作品自己的思想。幼儿美术是创造美的活动,幼儿能够从其中感受到愉悦和美。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2994.html上一篇:初中地理课上的自然灾害教育
下一篇: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