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可见,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民意基础,个体对国家认同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过遏制中国发展、把新疆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图谋。境内外“三股势力”把学校教育作为渗透重点,特别是把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分裂、渗透的主要对象。大学生是建设新疆、发展新疆的重要力量和宝贵人才,肩负着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以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历史责任。西方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已对新疆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胁,也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这是新疆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厘清影响国家认同教育的相关因素,对此进行准确地判断和分析,才能对症下药,切实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一、学校周边社会环境对国家认同教育的影响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荟萃之地。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新疆宗教氛围浓厚,高校周边环境复杂,学校教育、管理难度较大。尽管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学校的性质和办学方向都决定了在校学生不能信仰宗教,但仍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地保留着宗教思想和宗教情感。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学生这种朴素的宗教情感进行煽动、蛊惑,少数民族大学生极易受宗教极端思想的诱导和侵蚀。截至2015年年底,新疆常住人口为2360万,信教人口有1200万(其中伊斯兰教民约1130万),占全疆人口的50.8%。新疆各类宗教活动场所总计为2.48万所(其中清真寺2.44万所),是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成人、技工学校)总数5166所的4.8倍。宗教活动场所中的各类神职人员有2.93万人,是全疆高校专任教师1.94万人的1.5倍。[2]
如今的高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复杂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带来消极影响。新疆一些高校周边清真寺较多,一旦监管跟不上,少数民族大学生进清真寺、在校园里从事宗教活动、穿戴宗教服饰、做乃麻孜、封斋等现象就会屡禁不止。一些地下讲经点藏匿在校园环境之中,宗教极端分子通过极其隐蔽的方法进行讲经。社区派出所、综合治理办公室等部门首先要加强校园周边网吧的监管,防止“三股势力”通过互联网传播“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等极端思想;其次要加强校园周边出租屋的管理,防止民族分裂分子利用出租屋开办“小饭桌”,散布高校食堂“不清真”的谣言,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聚集用餐,传播分裂思想,使出租屋成为“三股势力”的“黑课堂”;再次是加大校园周边的书店、报刊亭、复印店等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物、非法音像制品和宣传品的销售和传播。
国家认同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续不断教育的过程。目前新疆高校实施的国家意识形态和认同教育效果在周边复杂环境下往往打了折扣。新疆各大院校每逢寒暑假都??实施封闭措施,要求学生离校。在长达三个月的假期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要么回家、要么外出打工,基本处于无人引导的放任状态。尤其在南疆地区打工机会少、文化生活贫乏,受浓厚的宗教氛围或蓄意传教之人的影响,大学生们难免会接近宗教。因此新疆高校可向部分内地高校学习,增设寒、暑假“小学期”,通过短小精悍的文化课程和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新疆的区情和民族、宗教发展史,接触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高辨识力,养成良好的身份意识,自觉认同国家,维护新疆的繁荣稳定。
二、民族身份意识对国家认同教育的影响
民族认同是指民族在共同的地域、生计、语言、风俗、宗教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自我特征的认同。[3]民族认同具体表现为对所属民族的归属感、情感依赖、责任意识等。民族身份意识趋强是新疆稳定的最大隐患。如果民族认同高涨超越了国家认同,将会导致以下不利局面: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在新疆贯彻和实施阻力增大或者流于形式,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以此形成对国家统一的冲击;出现分裂主义思想和活动的可能性,给敌对势力分裂国家提供可乘之机。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身份上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不够理性。对于发生在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问题上往往不是从事实真相出发,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本民族的立场出发,只要事关本民族的就会同情。例如在“当遇到不同民族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是否会不假思索地去帮助本民族同学”等类似的问题,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是”。从长远看,这种判断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利于高校的民族团结和稳定,而且易被“三股势力”所利用,导致国家认同削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疆与东部地区人口流动频繁,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增大等现状使少数民族产生较深的心理落差。少数民族由于受语言、教育程度和自身技能等限制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而汉族群众可能在发展中获益更多。如果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分层”现象比较严重,一些民族在社会竞争和获取资源方面处在明显的劣势地位,出现了阶层身份与民族身份的叠加。这种叠加可能会使劣势民族把本质上属于文化、血缘、地缘层面的民族认同上升为社会层面的政治矛盾。[4]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深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实施,少数民族对各类开发可能造成的隐患非常担忧,如资源流失、民族传统文化式微、环境破坏以及利益分配失衡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身份意识强,一些学生过分强调自身特点和利益,表现出明显的保守性、利己性和排他性。加上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弱,理想主义色彩浓厚,易冲动。民族分裂分子利用东西部发展差距、地域间贫困差距、资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等敏感问题进行煽动和炒作,散布“汉族剥削少数民族”、“汉族掠夺少数民族的资源”等谬论,把贫穷和落后都归结于汉族的掠夺和党的领导,挑起民族矛盾和对立,蛊惑人心,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分裂分子的蛊惑下,产生对国家的不认同感,甚至加入到寻求本民族“独立建国”的分裂逆流中。
当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非绝对对立,新疆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怀有强烈自豪感的同时也深深地热爱祖国,是一名忠诚的爱国者。但民族认同如果始终高于国家意识,一旦被民族分裂分子利用,就可能侵蚀国家的凝聚力。
三、国际环境、地缘政治对国家认同教育的影响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始终是敌对势力进行“西化”、“分化”、与我争夺下一代的重点,始终是境内外“三股势力”从事渗透、分裂活动的突破口。据在新疆被拘捕的反动组织成员交代:“要实现新疆独立,必须争取有知识的人,必须在学校中发展力量”;“广泛发动学生上街游行,共产党政府不敢对学生实行镇压”。[5]
在大国博弈时代,国家认同问题很容易被一些国家和组织利用,成为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杀手铜”。西方敌对势力往往打着民主、人权、自由的旗号,披着宗教的外衣,大肆推行其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企图削弱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和西方敌对势力沆瀣一气,不遗余力地利用互联网、广播电台、微博、微信等现代传媒工具对新疆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歪曲、造谣和污蔑,煽动仇视“异教徒”,助长反汉排汉情绪。通过各种渠道向在校大学生和老师散发反动书籍、音像制品等,大肆宣扬“民族(维吾尔)至上论”、“新疆独立论”、“反汉排汉论”、“泛突厥共同体论”、“东突厥斯坦民族革命论”等分裂主义的歪理邪说。[6]通过网上网下发展暴恐成员,传播暴恐音视频、极端宗教音视频,进行思想控制,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洗脑,摧毁他们的国家观、中华民族观,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乌鲁木齐发生的1988年“6?15”事件、1989年“5?19”骚乱事件以及2009年的“7?5”等事件中,新疆几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三股势力”的蛊惑下参与其中,助长了暴徒的嚣张气焰,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武警官兵制暴的力度。
此外,跨界民族问题也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产生负面影响。20世纪末,随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苏东剧变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形成了新疆与中亚国家间7个少数民族跨界而居的民族格局。跨界民族由于地理上相互毗邻、拥有相同或相近的宗教信仰、文化特征、风俗习惯以及操相同或相近的语言,容易形成超越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国家认同上时常具有双重标准。一些少数民族会把境外同一民族当作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后盾,希望和同胞一起拥有自己的国家。新疆曾有一位哈萨克族大学生给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写信称“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7]中亚地区的民族获得独立后,一些国家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如哈萨克斯坦制定了有关民族的专门法规《哈萨克(族)人重返历史的祖国的构想》,[8]暴露出明显的“大哈萨克主义”倾向。这助长了新疆跨界民族的民族意识,并产生消极示范效应。跨界民族一方面会将自己的境遇与本国其他民族比较,同时也与邻国同一民族比较,任何一方的差距都会导致他们产生不满情绪。
可见,跨界民族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往往同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联系在一起,具有浓烈的民族主义气息。一旦西方外部势力介入,将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和冲击力。跨界民族的存在也是导致新疆部分民族与祖国产生离心力的一个因素。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
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果依然沿用通用的体制,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新疆高校应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特点的研究,引导学生认清民族心理与国家观念、宗教情结与政治信仰、多元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思维方式和心理感受上与汉族学生的差异,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心理模态的特殊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首先要主动回应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上的疑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把立足点放在切实解决学生信谁的、听谁的、跟谁走的问题上;其次,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避免“上课说教、下课走人”。只有深入学生之中,真正了解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授课才具有针对性;再次,思政课教师、班主任以及辅导员应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以及思想变化,以期在实际工作中增强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效。
校园文化建设是育人的主阵地,新疆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对国家认同教育的引导作用。青年学生在校期间特别需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类兴趣社团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暑期“三下乡”、志愿者等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酆貌斡肫渲小U獠唤瞿芄环岣凰?们的业余生活、增长才干、锻炼能力,还能够使各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一互动一依赖”,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强化彼此认同、淡化民族认同,建立水乳交融的民族关系。
但我们发现目前新疆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存在一定程度的习惯性民汉区隔,造成汉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生疏和漠视,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族社会与文化的心理隔膜。如高校足球队队员往往都是民族学生,汉族学生很少;而在乒乓球、羽毛球队中鲜见少数民族学生。一台高校的晚会,虽然包含了不同民族的文艺表演,但往往维吾尔族舞蹈就是维族学生在跳,哈萨克舞蹈就是哈族学生在跳,许多生在新疆、长在新疆的汉族学生不会跳民族舞蹈、也听不懂一些简单的民族语言。新疆高校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是各族学生共享的活动,组织者一定要有意识的保证一个项目各民族学生共同参与,让民汉学生混合编组,并认识到它背后积极的政治意义。打破民汉区隔,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也就是说,为了加深民汉学生间的沟通、交流、理解和包容,校园文化活动要保证各族学生按比例参加并形成制度。加强新疆各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还需要健全的制度保证。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水平总体来说并不低,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让一切都显得变动不居,国家认同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情感。我们在充分肯定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情感和认同的同时,也要有忧患意识,深刻认识侵蚀国家认同的各类因素,防范少数民族大学生被极端势力裹胁利用,精心维护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归属感,建构更加稳固的国家认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3086.html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