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突出问题导向是大学生党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实践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反映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被动的直观,而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基础上发生的积极地、能动地再现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在科学认识、准确把握的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中出现的新问题基础上,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两学一做”中突出问题导向,可谓抓住了“牛鼻子”,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发扬和创新。
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指出,要着力解决五个方面问题,为“两学一做”提出了方向和指针。《方案》要求“要给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留出空间,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基层党支部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既要落实“五个着力”要求,又要发挥主动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实、准确查找问题,对症下药,“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做”,学出实效、做出实效。
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坚持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同时坚持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的科学认识观。问题是工作导向,也是学习教育的有力牵引。大学生党支部能够按照“两学一做”要求积极开展支部学习实践教育活动,但受一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影响,还需提升能力,准确查找问题,有的放矢,提升效率。
二、突出问题导向必须围绕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科学的方法查找问题,提升问题查摆能力
一是坚持分类别、分层次查找问题。大学生党支部党员构成往往来自于不同年级、专业,有的还设立了党小组。这就需要在查找问题时需要针对不同年级、专业学生党员,针对党支部、党小组,针对支部书记、支委、党小组组长有区分的对照要求查找问题,列出问题清单。
二是坚持动态、反复查找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总要受到主观条件和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过程性影响,在一个时期总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越要聚焦、触及问题的本质;同时,随着大学生支部党员学习教育的深入,以前不能发现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以问题为牵引,这正是突出问题导向贯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始终的要求。
三是坚持分析与综合方法查找问题。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变化的,同时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之间存在着矛盾,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规律性的东西,才能真正认识到客观事物的真面目。大学生党员具有流动性快的特点。通过开展党组织党员关系排查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前期调研,既分析了个体、党员群体的特点和师生的期盼,又运用系统整体、信息统计等方法帮助我们进行分析,从整体、动态和联系的角度来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考虑问题,而不至使我们陷入一叶障目不识泰山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
四是坚持在实践中查找问题。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问题解决的好不好、还会出现哪些问题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实践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实践主体(党支部、党员)、实践手段(学习教育活动、阵地、载体)、实践对象(思想建设、党员意识、道德品质、学习与工作奉献等合格党员标准)的三要素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掌握,并推动认识的发展,提升问题认识水平。
三、突出问题导向必须坚持正视规律、从严要求,提升问题整改能力
首先,以严格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夯实思想政治基础。大学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思想是行动上的先导,无论是对共产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还是遵守党员标准的规范、“四个意识”的坚定,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教育。严格把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抓实、抓好,才能使广大学生党员自觉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自觉言党、爱党、护党、为党,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工作合力,才能使问题的整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以“五个着力”为落脚点,补齐自身存在的短板。“五个着力”系统归纳了当前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也是基层党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问题整改的宏观要求。大学生党员虽然平常学习生活相对比较单纯和简单,但对应“五个着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大学生党支部在整改过程中以“五个着力”为一级指标,不同层次、分类施策,结合各自实际精准设置并对焦各分项指标和观测点,边学边补、即找即补,长流水、不断线。 再次,以执行能力建设为目的,强化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两学一做”学是基础、关键在做。执行力强弱,关键在落实,根本在担当。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等如何,关键看对党的方针政策,对党的各项纪律,学校、院系党的决定、规定、制度是否能够创造性地、全面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并且要把执行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总结。可以通过开展定期培训,包括科学工作方法讲座、档案建设、能力培养等,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和潜能,形成组织合力。
四、多措并举,推进常态化机制的建立
第一,创新载体建设,让支部成员都有出彩的机会。一是围绕主旋律,积极培育党支部文化。通过开展“微党课比赛”、“红色基地现场教学”、“知识竞赛”、“调研服务”、“三下乡实践”等促进的党建带动文化建设;二是充分利用QQ群、微信、微博等大学生熟悉的新媒体形式,了解党员、普通师生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并积极予以回应,以服务提升支部和党员的威信;三是按照“优势互补、自由搭配、确保效果”的原则,开展联建活动,开展“互助式”、“实践式”、“开放式”、“组团式”支部组织生活,让每一位学生党员都有机会参加奉献社会的工作,以党建活动促进党员成长。
第二,建立学生党员发展与成长机制。制作“学生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长发展手册”,提出填写要求。由党员自我详细记录参加“三会一课”、听报告、专题学习、社会实践、问题整改等情况和心得,由党小组、支部定期给出评价,坚持自我评价与督导评价相结合。
第三,着力提升支部成员政治鉴别能力。处在信息社会的大学生群体通过手机网络、微信微博、社会传言等形式接收到许多信息,而受知识水平和经验的限制,大学生对这些信息的鉴别力和辨证思维能力相对不足。提升政治鉴别能力也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导向之一。这就需要在过程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解读或时事政治专题辅导报告,培养学生党员坚定的信仰、坚定的党性、坚定的自尊、坚定的自信。
第四,以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追求,致力于共同进步。在学习教育实践中,通过测试和竞赛活动我们看到大学生党员对党章党规、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学习态度方面是积极、认真的,值得肯定,但通过座谈等了解,大学生党员对于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增强党性,唤起“初心”,把握“指南针”的目的还不是很明确。还需要加强相关党情国情、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再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严三实”、“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讲话,进一步激发学生党员的精神追求。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3414.html上一篇: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现状与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