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7-0019-03

  中图分类号:G642

  1 背 景

  近年来,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具有实用技能型培养特点的专业,坚持走创新创业教育之路,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因为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灵活广泛,创业门槛也很低。然而,现有的教育模式距离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尤其是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欠缺。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5月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改革[1]。2017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研[2017]2号),明确提出实施“双一流”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和经济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从网络工程专业学科背景出发,将学生成长涉及的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探索一条渗透各个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道路,对于培养适应未来“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全国高校信息综合查询系统显示,2017 年我国已有308所普通本科院校(不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和独立学院)开设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专业报考热度全国排名235,工科类排26 [2]。在各类高校网络工程专业设置分布中,近半高校为二本地方性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着重培养面向“互联网+”时代多行业多层次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如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医疗等,网络工程专业在就业市场的交叉性很大,对学生的适应性要求很高。以就业为驱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创新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本专业学生培养的重中之重。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了不少阶段性工作,包括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实施“创客空间”建设,组织以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龙头的各项赛事。然而,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2.1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重视,很多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然而,相比传统的本科生院、教务处等管理部门,双创学院还未成为高校不可或缺的职能部门,不能承担独立的教学实践活动。虽然一些创新创业工作在高校顺利开展,但仍颇具功利性。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更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更有甚者,有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认为创新创业学院就是给大学生上就业指导课程的学院,仅为毕业生宣传一些各省就业指导中心的政策方针,为就业有困难的专业或者学生提供创业思路和方向。作为高校教学运行大纲,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没有在实施层面上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

  2.2 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单一

  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省市热衷于举办创新创业的科技竞赛、创业设计大赛等,许多赛事也成为学生保研的加分项。各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不断有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相关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3]。然而,单一的形式和量化的指标使高校在参与这些比赛时往往抱着功利心理,以竞赛成绩为目标和终点;指导教师也很难在这种短期突击的赛事中发挥长效作用;一些有潜力的团队赛后得不到良好的维持,失去发展后劲。因此,创新创业竞赛应该融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上来,发展出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

  2.3 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性不强

  首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制订创新创业教育的学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制度,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性不强。以湖南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计科和网工专业的部分?W生参加电子电工方面的创业设计大赛,认为这是学校的“第二课堂”,与本专业所学无关。各个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也重点关注就业率,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鲜有提及。因此,这种与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脱节的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随意性太大,起不到很好的培养效果。

  总之,仅在全校范围内笼统地实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还不够,完整的教育体系、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专业的教育模式才能给予创新创业教育更广阔的空间。现阶段,乘着应用型本科学校转型发展的东风,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笔者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见图1,从教育政策、学校、平台、中介和学生5个方面进行阐述。该模式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日常办学,从各项政策的制订、培养方案的出台,到教学运行和实践的各个环节以及教学质量监控,都能体现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这样才符合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思路[4]。

  3 “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

  “五位一体”模式的基本框架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顶层设计,从全局的角度,将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多个方面统筹规划,包括政府、高校、中介、平台和学生,集中高效地实现本专业学生专业实力的增强和专业办学转型的可持续发展,见图1。   3.1 政府和学校的政策制订

  教育厅、科技厅、文化厅和群团组织积极响应教育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号召,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遴选大学生“创新创业英才”,创办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专项基金,在经济开发区为投身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各种政策倾斜和支持[5]。同时,学校出台相应政策,如建立创新创业学分机制与转换制度。网工专业学生在本学院或跨学院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都给予学分认可,优化创新创业的认定,创新创业成绩纳入二级管理质量监控测评,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开展“创新创业之星”活动。

  3.2 创新创业学院的教学组织

  创新创业教育的硬件设施、对外交流、师资队伍、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的关键因素。以网络工程专业为例,创新创业学院通过对互联网企业创新需求和人才需求信息的捕捉,及时调整创业设计大赛活动指南,改革竞赛模式,也可以根据不同学院的需求整合团队,提高综合实力。同时,创新创业学院还应提升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课分为理论和实验课两个部分,其中理论课教学大纲根据文、理、工、艺、体分类分层次制订,实验课大纲分专业拟定“三性”实验题目。网工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增加两门创新设计型课程设计,开题和答辩则组织成一场创业设计大赛。另外,按照“全体覆盖、重点突出、分层实施”的原则,对有创新创业意愿和已有互联网创业实训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实验班、专项培训班等课程,力争开设每期10~20人规模的创业先锋班。

  3.3 社会中介的技术服务

  中介服务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大学生创业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很可能遇到资金、人力资源、法律、财务等问题,需要中介方实时支持和帮助。例如,科研成果要转化为产品,需要专利代理机构积极挖掘,为顺利完成知识产权授权提供服务;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需要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中介提供专业的财务分析、法律顾问等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风险资金、融资借贷等金融服务;创业到一定规模后会面临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问题,金融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为互联网企业提供融资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

  3.4 实训实践平台的项目支持

  除了在产教融合基地建立专业实验室的学生实训平台以外,网络工程专业可以在拓展校外实践平台、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拓展思路。教育、交通、医疗、餐饮、旅游等行业都需要“互联网+”的助力,学生创业教育平台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承担了校内外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的教师,可以建立一批具有创业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技术转化等功能的特色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小屋、创新基地等新型创新创业空间,为学生进行物联网、入侵检测、VPN系统、防火墙等项目开发、创新创业训练提供条件,大力营造“爱创意、乐创新、敢创业”的氛围。

  3.5 学生工作的文化引导

  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对象。高校学生工作人员要积极拓展思路,配合创新创业学院、科研院所强化创新创业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氛围。学生辅导员应多组建学生社团推动创新创业特色文化活动,成立“创新创业学生联盟”,举办创业征文、创意分享交流、创新成果展示、成功案例讲座、创业榜样座谈等活动,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打造创新创业文化生态。

  4 结 语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大力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在加强政策引导、创新课堂教学、争取横向平台和倡导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深入推进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改革,全方位开展了基于“创新创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拓展了各式各样的实践项目和平台,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2016年3月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被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简报,向全国推广;2016年4月,学校被湖南省政府确定为“产教融合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级转型试点。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357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