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Key words】International students; Library entry education
?S着来华留学生的增多,大学图书馆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传递机构,应该重视为留学生信息服务的任务,大胆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力争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这不仅能帮助留学生学好汉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还可以促进双方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
1 近十年来华留学生状况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根据教育部每年发表的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资料显示,来华留学的人数增势迅猛,如表1。1950年整个来华求学的外国留学生只有33名,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来华留学生数量激增,至2015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1]同时,来华留学生的国内区域选择差异也更为明显,其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遥遥领先。[2]
2 近十年来华留学生特点
2.1 留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比较大
来华留学生这个群体本身就有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年龄、教育程度等等,他们在中国学习的层次和学习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据调查来华的留学生主要以在华自费短期学汉语的学生为主,超过总人数的80%,有的学校甚至能达到90%。他们的汉语差异性也很大,有些学生中文口语很流利,但绝大部分学生读写都很困难。
中国留学的学生群体中,与中国有着历史渊源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人数占多数,这部分留学生有东方文化的认同感。教育部2014年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显示,来自东亚文化圈国家的在中国的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23%左右。[3]与来自东亚文化圈留学生所不同的是,来自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留学生大多数是出自对遥远神秘的东方文化的向往而来华留学。[4]
大连理工大学伯川图书馆王唯玮等人认为,不同文化背景读者之间还存在跨文化交际差异。[5]留学生来自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语言、文化背景各不相同,这种跨文化交际涉及语言,以及与文化相关的各种要素。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会造成沟通受阻,合作失败,交际不畅。这是留学生入馆教育中要重视的问题。
2.2 留学生和本国学生的差异
关于东西方在习惯、宗教等差异的论述有很多,在此我们主要讨论一下东西方民族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了解这些,在进行留学生入馆教育的时候就会有新的想法和侧重。
贾玉新先生认为,西方民族的思维模式是线性逻辑分析,而东方民族的思维是以直觉的整体性、和谐的辩证性为特点的。西方人重视擅长于细节分析、逻辑推理,思维模式是呈线式;而东方人擅长于整体,有丰富的想象并且依靠直觉,是一种圆式思维模式。[6-7]中西思维迥然不同,中国人钟情归纳法,西方人重视演绎法。在伦理观价值观上差异更大,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家庭、民族、国家,以整体为重、轻自我是中国最基本的传统伦理价值取向;而西方的伦理思想是建立在个体的基础上,崇尚自我、崇尚个体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留学生群体相较于国内的学生性格要更加的外向、个性更加鲜明。
3 留学生的需求
留学生作为留学人员,一方面他们想学习留学地的语言,了解留学地的风俗习惯,浏览名胜古迹,并且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知道自己的祖国方方面面发生的重大事件。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对在校留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学习中文的信息需求最普遍,占全体留学生的67. 68%;其次是专业研究方面的信息需求占61. 62%;20. 20%的留学生需要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信息。来华留学生目前最常用的文献形式是电子资源和互联网资源。
在刘扬等人对北京的六所高校作的调查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在华留学生高达93%。黄年丰2008 的调查显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有不同程度的兴趣是外国学生远来中国留学的基本动机。[8]肖耀科、陈路芳2012年对广西民族大学的137名东南亚留学生的调查也发现80%的留学生表示喜欢中国的文化67%的留学生常常参加中国的民族文化活动。[9]吴文英等人2012对北京某高校99名留学生的小样本调查发现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的主要动机是希望提高汉语水平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10]北京作为外国人来华留学的首选之地,其独特的北京传统文化极具魅力。 4 留学生入馆教育的必要性
4.1 来华留学生使用图书馆的现状
在高校师生的信息获取中,图书馆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其中的留?W生对图书馆的利用非常有限。于卫华在《高校图书馆国际生信息服务研究》一文中提到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曾经对在校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左右的学生经常去图书馆查阅文献,而他们办理的业务依次是外借服务、阅览等最基本的业务;公共信息查询如选择书目查询、工具书等以及参考咨询服务使用非常少,几乎没有留学生就使用电子资源等问题向图书馆提出咨询。[5]这体现出留学生对于图书馆资源,尤其是电子资源以及服务的知晓率非常低,利用率更低,对图书馆的利用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借还书范围内。
叶翎等人2012年对留学生的到馆频率进行了调查,[11]以到馆频率高低进行统计,发现25.9%的留学生每天到馆,25.6%的留学生每周两次,18.1%的留学生每周一次,6.5%两周一次,12.3%的留学生每月一次,从未到图书馆的留学生占11.7%。他们还发现留学生对图书馆主页访问的频率,仅有4.5%的留学生每天访问,有40.1%的留学生从未访问过图书馆主页。这些数据已经足够说明在现阶段图书馆对留学生群体的信息服务水平是亟待提高的,每年对新进校的留学生进行 入馆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4.2 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
1960年世界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奥博格( Kalvero Oberg) 提出了“文化休克”这个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在第一次进入异文化环境后出现的各种生理上、心理上的不适应。徐光兴在2009年指出文化休克是“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12]留学生到中国在短暂的新鲜兴奋期之后,由于语言交流的障碍,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的极大差异,留学生会产生各种文化的不适应,从而导致“文化休克”。在留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中,中外分类法的差异、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信息不对称等等都会导致留学生在使用时产生很多问题,这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会导致他们对图书馆资源的误解,直接挫伤留学生使用图书馆的积极性。
5 根据留学生特点制定入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5.1 根据留学生特点改进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
大部分高校会沿用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方式来进行留学生入馆教育,比如开设入馆讲座、编制发放读者手册、组织实地参观及馆员讲解等等。一方面体现出这些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模式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在对刚入校的新生、留学生进行图书馆使用方面的教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根据留学生的直线型思维、对图片敏感的特点来进行教育。比如在制作读者手册时,多注意收入图片,用漫画、彩色图片来进行讲解,减少大段的文字,色彩鲜艳亮丽;入馆讲座和实地参观尽量采用较小的规模,能够更好的进行互动交流,避免单一的单向讲授灌输教育,在实地参观的时候针对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还可以有实地演练的环节来增强入馆教育的效果。
让留学生参与图书馆使用手册英文版的编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前期可以带留学生实地考察、老师解答提问、高年级同学帮助进行检索和文献查阅等等,后期要求2-3人组合制作电子手册,举行集体投票,得票最高的就可以作为本期图书馆英文版手册进行印刷。这样极大的鼓励了留学生的积极性,又因为亲身参与制作、评比,进而自动发展成图书馆的义务宣传员,使得入馆教育更成功、更接地气。
5.2 借助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对留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比如教师制作PPT课件、新生教育多媒体光盘,拍摄图书馆专题片、入馆教育的教学录像片等,2010年隆茜在其论文中提出开发新生入馆教育视频的方法;卢波则提出了拍摄新生入馆教育的校园DV剧,这些多样化的方法丰富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形式更加活泼生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15]这些视频文件都可以要求留学生新生加入进来,一起进行讨论、定稿、拍摄、后期制作,这对于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熟悉环境,减少“文化休克”的现象是非常有利的。
5.3 制作符合留学生阅读习惯的个性版图书馆英文网页
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立了图书馆网页,大部分英文网页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网页内容单一陈旧,主页上没有英文网页的入口,有些还有错误链接等问题。不少英文版的网页是中文版的简单直译形式,完全没有考虑到留学生的使用习惯、思维特点。英文网页的使用者大部分是国外读者或来华留学生,因此在设计网页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留学生的特点,在栏目设置上根据他们的需求,把与留学生密切相关的服务链接放在视觉上最容易看到的位置。网页版式上多参考国外图书馆的设计,尊重留学生的阅读习惯,并与高校现有资源有机结合,设置合理的栏目和内容,更加便于使用。清华大学的李津认为武汉大学图书馆英文网页建设比较完善,按照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合理地设置栏目,建立了支持中英文检索的英文检索界面,大大方便了外文读者的使用,是比较成功的网页设计。[13]事实上,英文网页不但方便留学生了解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查阅其电子资源,还可以使世界各地的读者更好地了解高校,更好地推广各个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进一步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14]
5.4 加强图书馆的自助化简化沟通障碍
留学生新生入馆教育中,与留学生交流一直是图书馆员面临的一大难题。一是因为部分图书馆馆员英语水平比较差;二是来华留学生的英语有浓重的母语发音,语音差别大、语速快,增加了馆员们与留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难度。大力发展图书馆的自主化服务可以做到在沟通问题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在自助服务中,是以读者为主导的,取代了以往馆员为主的图书借还模式,馆员只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例如新加坡国立图书馆是第一个应用RFID系统的智能图书馆,采用的就是自助式借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留学生对图书资源的使用。还可以通过健全英文网页的链接等,积极开展网络图书自助服务,建立留言沟通平台,包括馆际互借、预约借书、网上续借、网上听讲座、网上咨询、网上支付罚金等等。 留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新生入馆教育对留学生在华阶段的教育质量尤为重要, 本文讨论了来华留学生的特点、现状等,留学生特点制定入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是对留学生入馆教育一次有益的探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3585.html上一篇: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