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引言
2015年“互?网+”升级为国家战略。根据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http://www.cnidp.cn/)统计,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的总体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10亿,其中手机网民6.56亿,在线教育用户达到11789万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到来,各行各业进入到在线教育的用户大军,同时,在线教育做得更加深入和细化,朝着更加多样化服务的方向拓展。
远程开放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人们业余时间学习的主要方式。据有关研究显示,一个组织中的正式学习(培训)所占比例不足20%,80%为包括碎片化学习方式在内的非正式学习手段。而信息更多的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再加上外界的干扰因素又很多,时间常常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很难抽出完整的时间进行专门学习。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面对这些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人们该如何选择,以网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远程学习者又该怎样适应,碎片化学习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 “休闲”的学习方式。
二、碎片化学习的定义
对于碎片化学习,虽然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国内的学者对碎片化学习的研究却非常多了,通过中国知网的关键词检索,可以检索出与“碎片化学习”相关的文献72980篇之多。这些文献中作者大多给出了自己对碎片化学习定义的理解。例如,祝智庭指出:学习碎片化肇始于信息碎片化,进而带来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空间碎片化、媒体碎片化、关系碎片化等。[1]王承博、李小平等认为碎片化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工具,利用碎片化阅读或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来学习并挖掘有意义的知识碎片,并对知识碎片进行加工、存储、应用的建构过程。[2]王竹立将碎片化学习划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碎片化学习指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资源、碎片化媒体进行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而狭义的碎片化学习则局限在上述定义中的非正式学习范畴。[3]
以上定义的相似之处就是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碎片化的资源或内容,这里要注意的是学习,包括对知识的思考和重构,并不是简单的阅读或直接的被动接受。那么远程开放教育中的碎片化学习就是指学习者通过利用各种智能终端设备(智能手机、PAD等)在互联网环境下、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加工和重构,并融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的一种学习方式。
根据碎片化学习的概念可以概括性地将碎片化学习分为知识的碎片化和时间的碎片化。这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在一定程上,碎片化的时间里,所学的知识基本上就是碎片化的知识。
知识的碎片化学习强调的是远程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切分,形成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来进行学习或者是学习者按照需求对已有的现成的知识点碎片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学习。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很多网络课程的相关模块就将知识点进行了细分,例如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核心课程“公司财务”就利用微课堂的形式,将每个知识点做成5分钟左右的微课,用知识点所含的关键词来命名,这样就便于学习者对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学习、复习。
时间的碎片化学习就是远程学习者利用自己闲散、零碎的时间来进行的学习,例如地铁的途中、排队、等人、等车、睡前等不确定的“零碎、闲散”的时间。这与建构主义主张的学习方式非常相似。建构主义主张在真实情境下开展自主、协作和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打破了原有的以书本为载体的线性知识结构,导致学习过程也不再是线性的了,而呈现出某种碎片化特征。[3]
三、远程开放教育中的碎片化学习的分析
1.碎片化学习分析
碎片化学习是目前互联网学习中最常见的学习方式。从碎片化学习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互联网时代下的碎片化学习在学习时间上更加灵活;学习的内容概括性强,更有针对性且获取方式比较容易(朋友圈的分享、网站的智能推送等)。
虽然碎片化学习有自己独特的优点,但我们也要注意这种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碎片化学习的知识或内容大多是简化了推演过程的事实的集合,缺少逻辑关系,有些则是不全面甚至断章取义。虽然碎片化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灵活度,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进行碎片化学习时,会在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结构中会形成一个一个分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缺少逻辑主线,很难聚合成系统性的知识。由于碎片化知识有很强的针对性,忽略了根据实际环境分析问题这一步骤,缺乏环境的适应性。碎片化知识会让人忽略基础,沉迷于形式,盲目地接收这些“新知识”而不去深入思考。针对这些问题,网站问卷星就“网民在阅读不同的碎片化信息时,对他们信息处理能力”进行了一项随机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在进行碎片化学习时,有36%的网民能够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提炼和总结,但也有32%的学习者没有考虑过对学习、阅读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这部分占的比例也是比较高的。除了系统地学习知识、独立思考、仔细分析外,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将碎片化知识形成体系或将碎片化知识纳入自己现有的学习体系中。
2.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分析
参加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主要是在职的成人,他们的学习目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大部分是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学历和文凭,也有一些是为了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在职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考虑家庭和学习的需要。[4]因此,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来说,用于学习的时间是相当少的。我们通过学习平台的数据(即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可以很好地监控远程教育学习者中的碎片化学习情况。以国家开放大学的2015秋季学期“人体生理学”课程为例,该网络课程基于moddle平台建设,moodle 平台有非常完善的日志功能,2015秋季学期共12周,总部平台选课人数345人。通过对平台日志中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人体生理学”课程学生的平均出勤周数是5周,出勤天数11天,平均每周的出勤天数2天,那么在这2天中的学习时间也是非常少的。所以,在不能保证充足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利用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远程学习者不得不选择的学习方式。 3.远程开放教育的有效碎片化学习
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教与学处于准分离,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习者要围绕个人最近思考的中心问题来进行选择,因为只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用?斫饩龅鼻懊媪傥侍獾哪谌莶拍艹晌?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中心。[5]
首先,远程学习者在学习(自学)过程中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深入了解自己的需求,根据需求才能知道自己如何进行选择,让学习行为围绕着思考进行。学会了思考,才能将知识碎片有效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是开放的,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延展自己的知识网络。碎片化学习的结果是巩固已有的知识,拓展未知的领域,要注意避免碎片化的认知。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在线答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答疑可以消除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困惑,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脉络,验证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再次,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者通过课程论坛、微信、QQ等工具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共享学习资源。例如,慕课学习者来源和分布很广,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机会,学习者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进行交流和讨论,扩大视野,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6]
最后,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不仅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能有效监督控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尤其对于碎片化式的学习,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能够有效过滤无用的知识碎片,保障学习者在碎片化的时间段内提高学习效率。
四、总结
开放教育环境中的碎片化学习并不是一种暂时性学习,而是一种长久性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学习带着思考,延伸阅读和学习,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开放教育的网络化学习时代,学习者面对大量的学习资源,应该以思为主、先思后学。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泛在学习,需要学习的东西大大超过我们学习能力的极限,这些知识只通过简单的过眼云烟式的阅读、添加到收藏夹并不能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学会主动思考已经成为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深入了解自己的需求,根据需求才能知道自己如何进行选择,让学习行为围绕着思考进行。学会了思考,才能将纷繁复杂的信息与知识碎片有效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开放教育的学习者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他们可以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发现自己的知识缺陷,然后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性地思考和学习,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3756.html上一篇:大学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
下一篇:以“三爱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