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从小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独生子女,不会关心父母、体谅父母,认为父母给予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自己的要求一旦满足不了,就埋怨父母,甚至与父母反目成仇。针对这种现象,作为德育工作管理者,必须肩负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责任。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先从感恩父母做起。现结合教育实践,探讨中学生感恩父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通过专题教育,唤醒良知,激发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
《心灵鸡汤》这部畅销书的作者马克?汉森说,一个人的意识一旦被重新唤醒,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重新的表现。为了唤醒中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教师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开展专题活动。例如,在“开学第一课”专题教育中,教师制作了形象、直观的flash课件,呈现一个孩子从出生剪脐带到十二三岁的成长历程。在慢慢呈现图片的过程中,在音乐营造的深情氛围中,在教师适时的语言启发中,学生们明白了一个事实: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后,从呱呱坠地起,如果没有父母的精心呵护和养育,是不会一天一天健康成长的。这一专题教育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很多学生热泪盈眶。让学生说说感悟的时候,一个学生说道:“我们平时不懂得感恩父母,是因为我们的错误认识:我们认为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在不停地索取中漠视了父母对我们不求回报的爱。”另一个学生说:“父母对我们的爱渗透在琐碎的生活中,却被我们所忽视,这种伴我们慢慢长大的付出是世界上最平凡而伟大的爱。”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我们慢慢长大了,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他们辛苦操劳的见证,是他们对儿女无偿的爱的印痕,在这十几年中,你们谁关注过父母的这种变化?谁了解父母的爱好?”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深思。很多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谈了心里的感受,表示心有所愧,觉得自己对父母的关注太少,从父母那里索取的东西太多,说“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因为父母无私的奉献”。通过这次专题活动及教师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起了感恩父母的意识,最后一致表态:面对父母对自己这份深深的恩情,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回馈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感恩之情。
二、通过实践教育,付诸行动,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行为
在感恩父母的教育中,学生只有亲自参与实践,才能从中有所感悟和体会,才能增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和决心。为此,教师可利用一些传统节日和实践活动布置“感恩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形成感悟。例如,在母亲节及父亲节来临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有学生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歉意;有学生用自己攒的零花钱给父母买了小小的礼物;有学生给父母洗了脚、做了饭,等等。同时,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具体活动渗透感恩教育。例如,学校组织学生阅读关于感恩父母的文章,组织学生开展感恩父母的演讲比赛,开展以“感谢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另外,在每天的晨会中,班主任要求学生回家之后,一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多和父母沟通。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教育之后,教师进行了一次家访调查,走访了几个起初和父母关系不太融洽的学生家长,家长都高兴地说,“孩子现在懂事多了,回家后话也多了,能自觉地做一些洗碗、擦地等家务事,也学会关心人了。”
三、通过家校合作,专家讲座,提升学生感恩父母的素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由于某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或者过分追求成绩,一味付出,不求回报,忽略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为了改变家长的这种错误认识,学校积极开展家校合作,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做“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的专题讲座,让家长认识到子女具有感恩意识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白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重视孩子的品德发展。父母应让孩子明白:爱应该是父母关爱孩子、孩子关爱父母的双向互动,而不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献的单边行动;孩子不但要学会接受别人的爱,还要学会反馈和回报给别人爱。总之,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动睿智地教育孩子、打动孩子,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进而提升孩子由感恩父母到感恩一切有助于他的人和事的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中学生感恩父母的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可以通过实施专题教育、??践教育、家校合作等措施,来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只要学校、家长、学生三者有机结合,做到“三位一体”,互相衔接,互相渗透,形成合力,就能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存感恩之情”,学会体贴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