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素质教育下中考地理命题特点分析
1.坚持基础考查,控制试题难度
素质教育下中考地理命题坚持基础知识的考查,对考试的难度要求以知识覆盖面广泛为主。首先,中考地理命题重视基础考查,具体的试题要求较容易的题目与难题的比例是9:1,从这个具体要求就可以看出,地理知识更重视基础问题的考查。其次,试题量适宜,中考地理命题的试题量较为适宜,保证多数学生都能完成全面的思考与书写。另外,试题知识的覆盖面更为广泛,知识点广泛分布在所学的各册教材之中,确保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地理知识,形成地理基本素质。
2.体现课标理念,突出地理实用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趋势。《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学习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标准理念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中考地理的命题特点体现出了地理的实用性,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首先,试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不断缩短,很多地理知识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所能够接触到的,例如,地域的水果生产、地理表现的线路图、政府出台的一些与地理相关的政策内容等。这些地理实用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事情,并且学会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注意适度开放,回归地理课本
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是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在这一基本理论下,初中地理中考试题开放性越来越明显,很多问题都带有不确定性,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拓展空间。当然,这些开放性的表现是适度的,最终回归课本,而不会远离教材进行没有依据的拓展。
二、素质教育下中考地理备考策略
1.分层训练,全面素质备考
为了迎合中考地理命题“坚持基础考查,控制试题难度”的特点,教师就要做好基础知识的备考学习。为了更好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训练的教学方式。首先,根据班级内学生的素质进行分类,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要详细分类。这个分类不同于小组学习分类,教师要做到集体分类,形成三组基本的学习团队。其次,要进行分类复习。优等生: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教材基础知识,形成知识树的形式。这类学生可以小组内完成知识整理,交给教师后进行统一评价纠正,然后让学生依据知识树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要求学生拓展收集不同类型的题。中等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树的整理,也可以借鉴优等生整理出来的备考提纲进行学习,争取短期内尽快掌握基础知识。另外,对于后进生而言,教师要多方指导,依据知识树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后进生详细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学习。总之,分层训练有利于让学生分层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体系,形成自我复习的能力,最后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在中考中获得C级以上的成绩。
2.读图分析,搜集实用地理
为了在备考过程中体现课标理念,突出地理实用性,教师要在备考过程中组织一些读图的知识复习备考。首先,备考过程中要重视巩固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复习地图的表达程序和方法,对比例尺、图例标注、方向标注等进行复习,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图中蕴含的丰富的地理信息,在地图中快速找到目标,增强对所需信息的敏感性。接下来要鼓励学生在一段复习结束之后对这部分知识之中所涉及的图形进行整理,一些重点图形要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自我绘制一下,增强记忆。最后,学生的读图能力有所增强之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完全的地图,让学生靠着记忆标注地图上的代表性地名、山脉、铁路、公路、河流、湖泊等,提升他们的读图能力,帮助其积累地理知识。按图索骥的方法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图、绘制地图,在中考过程中能对读图的习题有快速反应。
3.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中考地理备考教学要回归教材,更好地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教材体系进行“由粗到细”的梳理。结合目录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粗略的整理,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标注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其次,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整理,在每一个章节下面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梳理。例如,“气候”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可以针对气候的复杂多样、季风?夂虻冉?行分类,最后详细进行知识的整理。教师在组织学生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编写导学案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导学案内完成一些相关的习题,学会举一反三,更好地应对中考。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下中考地理备考策略要分层训练,全面素质备考;读图分析,搜集实用地理;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知识。确保备考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形成素质教育下备考教学的有效创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4300.html上一篇: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教育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