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作者简介:侯雪梅(1990-),女,汉族,河北衡水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北京、天津、河北教育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6%、22.1%、36.4%,单纯从百分比看河北投入较多,但因为其公共财政收入低于北京,略高于天津,学生人数和院校多于北京和天津,因此其对于教育的支出并不充足。因此,国务院也大力提倡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新增财力要着力向教育倾斜,优先保障教育支出。
(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1.河北优质教师资源短缺
据中国统计网统计,北京、天津、河北的生师比分别为0.87、0.34和0.31,河北普通高等院校数和学生人数远远多于北京和天津,但教职工人数却少于北京和天津,教师严重缺乏。其中,优质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2.优质学校分布在北京和天津
在北京89所院校中,有26所“211工程”院校,8所“985工程”院校;在天津55所院校中,有4所“211工程”院校,2所“985工程”院校;而在河北113所院校中,有2所“211工程”院校,1所“985工程”院校,分别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河北工业大学,而河北工业大学还坐落在天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的师资力量也远不如北京校区。
3.图书资源分布不均匀
根据中国统计局统计,在河北的图书资源中,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低于北京、略高于天津;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和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都远低于北京和天津。因此,造成了北京和天津图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河北教育的发展。
(三)京津冀高等学校科研水平不一致
R&D指的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是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代表。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北京的总体科研水平高于天津和河北。
二、影响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成为教育的保障
北京是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将大量的科技、人才、资源集中于自己周围,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迅猛进步,文化的开放繁荣造就了教育的稳步前进。而在河北,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的不景气,领导的不重视,导致河北的教育一直停滞不前。
(二)各自为政的体制制约着教育的协同发展
京津冀属于不同的行政规划,由于各自为政,造成了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例如高考称为全国统一高考,但这个考试也是相对公平,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少,名校多,同时针对有本地户籍的考生录取的分数线又相对低,其结果是进入名校的人数大幅度增加。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学生多,名校少,由于户籍的限制,分数要求很高,使得偏远地区的学生进入名校的几率偏低。
(三)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不平等
长期以来,国家对北京、天津的高校经费投入力度较大,使得其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图书资源的数量都高于河北。河北与京津的师资相差悬殊并非一日之事,以后再制定政策、措施时,能够有规定性的向河北倾斜。
三、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国家加大对普通院校的扶持
在过去,国家对教育部直属院校、其他部委院校、本科院校的投入远远高于地方院校和专科院校。在河北,由于地区经济水平欠发达、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优质教师资源、图书资源、优质高校数量稀缺以及科研水平低下。而普通院校在河北占据了极大部分,学生数量达到了三十多万,规模庞大,因此国家加大对普通院校的扶持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共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网校,在线下进行北京、天津名师课程的循环播放又或者请名师到普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使普通院校的学生能够领略大师的风采。合作办学、跨区域建立分校,实现互补共赢。通过教学资源共享,能够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使更多的大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互通机制,实现就业信息共享。
(三)建立公共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优秀教师资源向天津、河北流动
河北的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虽然有衡水中学、石家庄一中等有名中学,但优秀的毕业生大多选择留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又或者出国留学,极少的一部分人选择建设家乡,经济的发展程度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公共资源共享,实现养老、交通、医疗、教育、住房方面的一致,具有与北京相当程度的生活质量;加大对教师薪资的投入力度,使在天津、河北教学的教师可以享受与北京同等的待遇。生活的舒适度、眼界的开阔度和薪资的平等化必能留住更多的人才。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成为普通高校的必修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些普通院校和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能应成为普通高校的首要选择,在毕业生求职时能够拥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4388.html上一篇: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