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英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基础教育更显得任重而道远。这些年来,小学英语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教学仍不能完全符合英语课程标准。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作者认为主要是由于教学模式不能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相适应,小学英语教学不但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而且在运用现代设备基础的课堂上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信心,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有利于他们口语及听力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迅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情感的应用应该合理到位,这样才有意义,我们应注意到现存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才能使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学会反思,对情感教学应进行反思。
二、情感教育
1.小学生情感特点和英语学习的关系。从这阶段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来看,其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他们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与情感态度密不可分,英语学习的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试想:一个缺乏热情和兴趣,或者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会比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迅速吗?当然不会。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在其情感过滤说中指出,一切语言输入只有通过情感过滤器才能达到语言习得机制,并为大脑所吸收。学习外语集中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性输入,二是解决心理障碍问题,他认为情感因素是教学的关键,起着对输入知识进行过滤的作用。
2.当代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提出有20多年了,发展学生美好的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重视情感与情感在学生整体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实质性区别。一个人情感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他如何使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关系到他的创新思想能力的培养和发挥。素质的养成关键在内化,而内化的关键在情感。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果缺失情感教育,实际上是人本理念的缺失,是教育生命的缺失,是难以真正提升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自身的“素质”的。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要有间情感之间的交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那么,他如何在课堂中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积极情感,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达到情感共鸣呢?
1.注重自身的情感质量。首先,教师要以自身高尚人格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它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而且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形成,需要有人来指导,而教师是最恰当的人选。在他们眼里,教师就是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保持自身的人格魅力,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在和你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钦佩你渊博的学识,而且会仰慕你独特的人格魅力,学生耳濡目染,行为举止也会受到良好的熏陶。
其次,教师要调节在课堂中的情绪状态。情感教育所倡导的一个最基本的教学情绪气氛,就是让学生处在快乐――兴趣的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是快乐的,这是情感的感染功能所决定的。试想一下,当教师绷着脸或表情冷漠,或怒气冲冲地走进教室时,学生能倍感亲切温暖,能对教师敞开心扉,更好的接受新的信息吗?不会!教师应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亦可适度地带有激情和高涨的情绪表现。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绪也兴奋起来,整个课堂气氛也相应地充满活力。如果教师自己萎靡不振,死气沉沉,只会引起学生更加萎靡、低沉的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只有教师先入情,才能让学生入境。
2.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所谓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是指教师从情感维度上着眼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组织,使教学内容在向学生呈现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小学英语教科书是一套看似简单,但内容极其丰富,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科技、习俗风貌,也要学习表达邀请、喜欢、感激、同情等情感态度。教师应把这些丰富的情感内容通过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炼并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选好动情点,打动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结语
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和情感,缺乏情感的英语课堂就像失去绿叶衬托的红花一样会黯然失色。温馨、真诚、和谐的情感氛围对小学生而言,是弥足珍贵的。但在许多的小学英语课堂上,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强行的“知识轰炸”依然存在。放眼至今英语教学课堂,应试教育的思潮依然大肆充斥课堂,本应透着浓浓人文魅力的语言工具变成枯燥的机器零件,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深感枯燥无味。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也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4434.html上一篇:浅析新时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