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内蒙古地区近代教育事业始自清末新式学堂的创办。绥远城武备学堂是内蒙古西部地区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随后,在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的热潮中,内蒙古东西部相继创办新式学堂,使内蒙古地区教育事业的停滞状态发生了改变。绥远地区的近代教育滥觞于绥远城将军贻谷在任期间(1903-1908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任命贻谷为督办蒙旗垦务大臣,开始在内蒙古地区大规模推行放垦蒙旗土地的政策。次年,贻谷继任信恪,成为绥远城将军。面对“窃查口外学校,近自光绪十三年始建。且仅以一学官统教七厅,其教学概可知矣,而在绥旗更不待问。以此亟需才之地,遇此皆不学之人,数十年来所有一切边备宏观,废弛殆尽。而犹日驻防尚武,何必读书?以故自是,其愚自安,其陋相沿,再久必至一无识字之人。贻谷在信恪创办的武备学堂的鸡翅之上在绥远地区大力推行近代教育,为绥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在这里所谓的近代教育,是指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新式学堂,区别于封建的科举教育。近代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就其教学内容而言,中国传统的教育以四书、五经为主,内容重文轻理、重理论轻实践,其内容束缚人的思想。而近代教育,以绥远地区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所设立的绥远中学堂及其附设的各类学堂为例,其课程主要以:经学、国文、算术、历史、地舆、修身、图画、体操、博物等为主。从课程上看,虽然仍设有“经学”等传统教学的内容,但其已不占主导地位,教学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学制和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科举教育采取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并不管学生程度高低,统一授课。而近代教育的学堂普遍采取了分班教学,并且设有图书室等相关配套设施。加之采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即中学五年制,以及随后采用的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教育颁布的“壬子学制”,即中学四年制。分班分级制度是近代教育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亦标志着中国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制度的形式以及确立。
二、具体学校类型
1.官办的近代学校
在贻谷看来,“国语为创垂成宪习焉,不讲既羞于数典。更窘于办公。另立一科,俾业精于专,速成犹易。其蒙文之设,则因绥统辖乌伊两盟,日与蒙接。现在报垦愈广,交涉愈多,翻译需才,亟应预为造就。藩服亦朝廷赤子,并令来学,冀可开通蒙智,藉以联络蒙情。于是任伊始的贻谷就将在肩秀书院旧址上的绥远武备学堂移到空闲旗署,在书院旧址上建立了绥远中学堂,招收八旗子弟,也兼收乌兰察布、伊克昭两盟蒙旗子弟。光绪三十年又设立左右翼五路满蒙学堂。绥远武备学堂是绥远城将军信恪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创办的,是绥远地区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原来专收驻防八旗兵轮流入学培训,为期一年。
“再土默特旗地处边城,政沿蒙俗,人情椎鲁舷诵寂然,甚至有身为职官而不识者”,于是光绪三十一年贻谷仿照绥远城在归化城设立蒙小学堂一所,因经费不足,先行额设学生40名,“延致教习分授满、蒙、汉文及浅近教科之学。”同时,在归化城设立土默特蒙养学堂,学生50名。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的近代教育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其整体落后于内地各省。就其内部而言,发展也是极不平衡的,类似归绥县、和林县等就比设治比较晚的县发达一些。
2.旗学
贻谷到任之后,首先兴建武备学堂,设“蒙养学堂,挑选学生,授以清、汉各文,并习练体操,以备升入中学堂之选”及“蒙小学堂五所,择八旗幼丁肄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贻谷认为办学初见成效:“各学中不乏敏屠可造之材,其所习洋文分数,较优于清、蒙文”;并形成“人近知间学,习争附入”之风气,一改过去部分旗人“驻防尚武,何必读书”之旧观念。贻谷在办学取得初效后,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完成了对绥远城学校的最后增建及调整,共在绥远城设有六类新式中、初等及军事学堂。
3.教会学校
教会学校出现在绥远地区,更是一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以基督教文化征服、改造中国的一种方式。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兴办近代教育,教会学校在绥远地区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其重要标志就是公学校的创建与发展。绥远地区最早的公学校是由要理学校升格或合并而成的,大多少中学都是在高等小学的基础上渐渐增加班次而成的。教会学校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造就师资,以及培养未来作教士的人才储备。民国时期,教会学校也因“壬子学制”,在绥远地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发展逐步规范化、正规化:即各教堂设立初级小学、区公所设立高级小学、各教区则设中等学校。
三、绥远地区发展近代教育存在的弊端
绥远地区在创办新式学堂的热潮的背后,也存在着种种弊端阻碍其发展。
1.经费问题。经费短缺一直贯穿于绥远地区发展近代学堂的始终。贻谷办学可谓是不遗余力,想法设法筹集办学经费,将自己的养廉银也捐作办学公费。甚至发出了“育才以兴学为主,兴学以筹款为亟”“夫兴学莫难于筹款,而在绥远尤难乎其难”的感叹。绥远地处边远,无地丁厘税可收,兵饷不足,更别提学堂经费方面。面对“……旗帜、号衣、书籍、仪器,一切应需之件尚且未经置备。然已左支右绌,无法腾挪,不独难期经久,即目前敷衍亦有不支”。贻谷不得不实施将马厂地由东路垦务公司指留马厂地数百顷,先行交价以济急需等措施以保障兴学堂的经费。到民国时期,以当时的省立学校(学校的经费由当时的教育厅拨发)为例,见表一可知,1913、1914年间,没有明确的经费来源,由此可以判断,省立学校的经费呈现紧张的态势,故绥远地区兴办学堂,经费短缺是大问题。
2.生源问题。绥远地区因其地处边远,比较落后,加之人口较少,这就造成了学校的生源极不稳定。首先,自辛亥革命以来,社会动荡不安,极大的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健康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民纷纷破产,加之绥远地区赋税严苛,“种地一顷……除一切杂役、杂费及牛犋、神社等与长工所赚之工资,所得竟入不敷出……故视地为累物”。只有少数稍富人家,才能送其子弟入学。
绥远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总体而言,有所发展,但相对于全国范围内呈现落后的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代教育对绥远地区提供了先进的知识和思想基础,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5153.html上一篇:银冈书院―清代东北教育史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