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关系
(一)区域产业结构决定着高职专业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专业设置和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同时,也直接决定着学校人、财、物等各项资源的配置。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生源,有了充足的生源,学院就能生存和发展;缺乏生源,学院就处于紧急状态。而生源的多少取决于学校能否培养出适合区域内企业或行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因此,任何新专业的设置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和挑选,必须是区域内经济发展建设中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对接。
(二)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一个地区无论它过去产业结构多么优越,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老化,需要升级,不断淘汰高耗能的夕阳产业,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朝阳产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朝阳产业需要人才支持,没有符合朝阳产业所要求的专业人才,朝阳产业的创建就是一句空话。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纳入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划中,使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三)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职能。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如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突出高职院校的服务宗旨,是关系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的一个基本问题。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始终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为主战场,积极主动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4]。
二、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专业结构基本情况与分析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已经基本形成以经、管类专业为主,文、工类专业为辅,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为适应区域经济、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在2012年对全院的专业结构布局进行了调整,调整的原则一是撤销或合并近三年招生状况不好的专业;二是不重复设置专业,合并相近专业;三是减少系属专业规模,可适度多设专业方向;四是专业调整可跨系进行;五是遵循“先组合、后融通”的原则。在调整规划方面,主要从2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目前专业设置状况,财会系设置2个专业,含三个专业方向,其他系设置3-4个专业,专业方向由系部确定;二是严格控制新增招生专业数,并尽可能归为现有专业的某一专业方向[5]。通过本次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实施,从学院整体专业招生情况来看,近几年招生基本上各个专业都已达到预期目标,呈现逐年招生人数较好发展趋势。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学院发展建设、专业建设等情况,近五年增设了汽车运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投资与理财、移动通信技术、工程造价、财务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应用西班牙语等17个。同时对各系部专业进行了调整,从工商管理系分离出会计电算化专业,与2012年成立的财务管理、2013年成立的会计与审计、2015年成立的会计(注册会计师)专业构成了财会系。2014年把建筑工程系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汽车运用技术、工程机械应用与维护分离出来,成立了机电工程系。通过近几年专业的新增开设与专业调整,学院的专业设置能够较好的适应当地的产业结构,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从近三年的毕业生来讲,学生就业形势好,平均就业率达98.00%。毕业生就业城市区域相对集中,大部分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肇庆等珠三角城市。就业单位相对准确,毕业生大部分在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餐饮业、制造业、保险业、金融、建筑、行政等行业、企业就业,与学院开设的专业大都吻合,专业对口率达97%,平均薪酬达到2225.89元,其中有多名来自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最高月薪达到近8千元,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系最高有近4千元。因此,我院设置的专业基本符合学生的就业意向,能够满足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 三、改善专业结构与布局,推动区域发展案例分析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主要依托“交通土建类协同育人平台”,从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教学团队、社会服务能力、质量保证体系五个方面进行建设,将本专业建成与轨道行业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共生,在业内有较大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的特色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特色是对接珠三角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定位彰显“立足交通、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理念;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依托顺德中国厨师之乡和世界美食之都平台,瞄准珠三角餐饮行业人才需求,建立校企合作下常态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混合所有制下专业发展新思路,成立大师工作室,推进中餐国际化及中餐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化,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区域性国际餐饮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粤菜教学研究中心和国际交流平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商务专业适应深圳国际化城市的定位要求,探索学校与企业、国内与国外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与TAFE集团北悉尼学院的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对澳方课程进行本土化改造,本土课程进行国际化改造,凸显对接产业国际办学、双向并行融合创新的国际化专业特色。本专业的特色是构建“实务化理论课程”、“实践化实务课程”“整合化综合实训”、“延伸化顶岗实习”螺旋递阶式四级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基本上都是网络课程,教学利用网上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的特色教学,着手打造“移动学习”平台[6]。
以上几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能够紧密结合区域优势,以专业发展推动区域发展,以区域优势促进专业建设,从本土化、特色化、地域化出发,打造在广东省内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由此优化专业设置。
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布局调整措施
2015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要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等。为此,广东省在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布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改善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概括如下:
(一)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要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二)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
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发布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各地要统筹管理本地区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
(三)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
要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专业建设。要深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点,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5413.html下一篇:新时期榜样教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