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全人教育理念下思政课程改革探析

全人教育理念下思政课程改革探析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Abstract: Holistic education aims to cultivate all-round talent,pays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ability of person , and eventually makes the learners have a better life.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introduces holistic educatio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k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 practical effect in the teaching of education, mak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ruly "internalized in the heart, outside of the action", so as to pursu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holistic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reform;practice effect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207-03

  1 全人教育概述

  1.1 全人教育理念的发展

  1.1.1 全人教育理念的缘起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孕育而生,是全人教育理念的雏形。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全人教育”,重视人身心的协调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天人合一”。我国西周时期所设置的“六艺”,体现了德、智、体、美等育人目标,主张思思德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身行为,重视内心情感的养成,从而充分体现出和谐、全面的人才培养观。孔子“仁”教育;孟子“明人伦”为中心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荀子“大儒”教育;道家老子提出“法自然”更是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返璞归真。这些均体现了我国古代以培养完整人格,具备道德、学识上的多重修养,重视道德伦理培养的培养教育目标。

  1.1.2 全人教育理念的兴起与发展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也开始倡导全人教育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理念在西方国家日渐成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更关注人的个性,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心灵的解放和人性的和谐全面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学科体系比较完善,以培养智慧、信仰、身体和品的行为和谐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学习内容除了拉丁文和希腊文,还设有几何、天文地理、法律等内容,另外还要学工农、园艺知识,以达到培养实际才能的育人目的。欧洲工业革命时代提倡“完整的教育”,认为应该顺应人的天性来开展教育,崇尚和谐自然的育人理念。全人教育包涵许多饶有特色的育人思想,因此学术界至今不能对其进行定性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教育领域开始广泛关注全人教育思想,一些有建树的学术期刊更是对此高度重视。美国隆?米勒(Ron Miller)是提出“全人教育”的第一人,他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即《交锋:寻求生命意义与社会公正的教育》,加拿大的约翰?米勒(John Miller)所领导的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在全人教育课程方面成就斐然,其代表著作包括《全人教育课程》等。日本的小原国芳在1921年提出“全人教育”的主张,并在日本东京郊外创立了玉川学院,探索并践行“全人教育”的理想。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提出“教育必须激发人的天赋力量”,强调还原人的本性,将人培养成品的思想端正、身体强壮且富有智慧的人,及有自然本性的“完整的人”。

  1.2 全人教育理念的内涵

  美国学者隆?米勒认为, “全人”包含六方面的基本素质,即精神、情感、身体、审美、智能,各部分所代表的内涵见表1。这名学者认为,教育除了具有传递知识技能的功能以外,还需要重视人的人格的升华与内在情感的培养,譬如还应该培养人的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等,以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性的和谐统一。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指出:理想的教育应该以培育“全人”为终极目标,所教授的知识应该涵盖人类的全部文化。而所谓的培养“全人”实际是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①

  在对“全人教育”的理解上,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按照刘宝存的学说,“全人教育”是指培养精神、情感、心智、身体和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即“完整的人”。②

  虽然诸多专家对于全人教育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对全人教育的目的却都惊人的一致。在他们看来,全人教育的唯一目的只有一个:让受教育的人拥有更好地生活。基于此,笔者认为“全人教育”把教育目标定位为: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那么“全人教育”关注的“完整的人”人的培养涉及以下七个领域,即品德,智能,身体,社群,技能,情绪,美育。具体来说,是指一个人应该具有开放、独立、有责任、有视野个人的品质和德性;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的能力、理性、推理能力;具有认识身体,管理身体,锻炼身体的能力;具有交流思想表达自己并被他人理解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领导力及情绪管理能力;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鉴赏,欣赏、创作、感知能力。   1.3 全人教育理念的特征

  1.3.1 全面性

  全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在充分开发其智力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传授其生存健体的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所以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知识要全面,关注各学科知识间的统合整全,通过学科间的交叉互动来扩宽知识结构,以充分体现知识内容的全面性。教师讲课时,应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备课时应将各个关联的知识点穿插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内容,单纯教授某个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3.2 多样性

  人类社会与现实世界是多元化的概念,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将学生看作多元体,多角度全方位得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全人教育要尊重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了解学生在成长中多面的个性及性格特点,关注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切忌以单一化的硬是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力,应该尊重文化的平等和多元。

  1.3.3 差异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每个儿童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全人教育在关注全体学生的教育的同时要深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注重个体的差异性,以期充分施展学生的天赋或个性。在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求知欲,注重兴趣培养,将学生视为一个多元体,全方位多角度的挖掘学生的天赋,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计划,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体系就是个性与教育的统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的教育决策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定,在充分施展其个性的同时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的。

  2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传统的课堂教学

  2.1.1 传统观念

  在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往往会受限于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知识的全面传授,而忽略学生的差异性;而且授课教师为了高效地、按计划完成授课任务,很少关注与学生的互动,即使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但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关注极少,如文科生与理科生的知识背景差异。现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思想活跃,渴望沟通、崇尚平等,乐于接受新事物,个性张扬,敢于追求梦想,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探求欲,对他们来说,传统的授课观念使得思政课内容抽象、空洞,理论上说教多,远离实际生活,不易理解和把握,况且思想领域潜移默化的影响无法让他们感受到立竿见影的现实价值,课程的参与度并不高,这样学生仅是完成了课程的学习,其他比如智能、情感、社群、审美等方面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

  2.1.2 传统的授课方式

  大班授课的方式使教师不能充分的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采用授课方式也主要以讲授为主,若教师讲授过程中并未将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很好的结合,这就容易使得本就很抽象和枯燥的政治理论课沦为“说空话”、“讲大道理”的境地,并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投入度。

  2.2 陈旧的课程评价体系

  思政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并展现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思政课程的评价体系大多是以考试为主,重成绩轻过程,如此评价体系也导致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自我参与度不高,学习热情不高。

  3 全人教育理念下思政课的改革

  全人教育理念要求以人为本。西安欧亚学院在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全人教育思想,并且围绕该教育理念开展思政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和个性施展,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教育理念内化为日常行为,在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促使其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3.1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构建多元的思政课程体系

  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本知识与信息的传授,有着自身的优势,所以我们新的改革思路是以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程为依托,网络信息化教学和专题研讨为辅助,实践教学为手段的多元新型思政课体系。

  首先,思政理论课部分的授课体现并保证理论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主要由主讲老师在教室完成授课,授课主要采用讲授和视频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授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为学生做好理论知识的铺垫,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班级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

  其次,引入优质的网络视频课程作为理论讲授部分的资源补充,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安排学习,由相应的助教老师进行课后交流沟通。学生利用网络能够及时便捷的向助教老师咨询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扰,使得思政课教学能够真正走入学生内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自我成长。

  再次,专题研讨课以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为主要形式,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和视频课程的助教老师一起来组织学生结合理论课和网络视频课程的知识学习及社会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专题研讨,学生在教室引导下可以自己选择关注的话题,形成团队,完成热点问题得讨论与分享;或者由教学名师开展主题讲座。这是对思政课教学环节的升华。

  最后,实践课的开设与运行。实践课是思政课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最能够体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环节。在理论课和视频课之外单独开设实践课,教师提前设计好实践任务以及实践要点并编制独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学生分组完成各个实践项目,学生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外出参观、社会调研、读书分享、辩论赛、法律大讲堂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实现以“学习参与”到“实践体验”直至“内化践行”的深度融合的思政实践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参与各实践项目具体方案的设计和策划以及成果分享,充分发掘、发展其自身潜能,悦纳自我,提高学生的组织与决策、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思考与表达、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管理与策划、终身学习、科技与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由此使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协调,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相统一,认知、理解、感悟和体验融为一体,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学习活动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实效性,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使思政课真正成为 “心灵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中有体现”的课程。   3.2 构建新型的课程考核方案。

  3.2.1 对于理论课程采取“3+2”的考核模式,引入在线测试

  对于学生的课程成绩的实施“3+2”的考核模式,其中“3”是指对于平时成绩进行三部分的考核,即课堂理论授课部分、专题研讨课以及网络视频课三部分构成,三部分分为4:3:3的比例进行考核;“2”是指期末考核,即采用书面答卷和网络在线测试相结合的模式,设为1:1的考核比例。最后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照5:5的比例进行最后核算。

  3.2.2 对于实践课考核采取项目成果汇报制,关注学生能力提升

  由于实践课采用项目制教学,其考核体系区别于理论课程的考核体系,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实践项目的选取,实践过程的设计、实践活动的展开、实践成果的制作与汇报,实践成果的分享、成果资料的后期完善等等环节均需要进行指导与敦促,每一个环节均需设计相应的评分标准进行逐一考评。

  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新的课程体系以及考核方式逐步成熟,在期末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数据显示:除了知识上的收获之外,新的课程体系以及考核方式不仅让学生有全新的课程体验,而且在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中有89.2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提高,65.8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决策与组织能力有所提高,此外学生认为责任感、自我认知、、表达演讲能力、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以及思辨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思政课程体系“外化与行”的目标也有所实现,82.14%的学生认为新课程体系使自己与同学分享、讨论学习的机会多了;80.61%的学生也有了团队意识,此外使学生的人际关系改善、计算机技能的提升也非常有帮助!

  全人教育理念倡导“以人的完整发展”为核心理论,关注个体和谐全面的发展,最终的目标是使学习者拥有更好的生活,高校的思政课不仅肩负着培养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具有幸福感的人!将全人教育理念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来,是全人教育理念的具体学科的延伸,有助于解决当前思政课教学的呈现的问题,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措施,使得思政课的教学更具有实效和意义。

  注释:

  ①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②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载《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9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552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