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在当代教育的应用??

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在当代教育的应用??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213-04

  王阳明作为上承先圣大家,下启后世思想教育的灵魂人物。时至今日,其哲学理论对教育界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王阳明哲学杂糅儒家经典学说、陆九渊心学等理论,强调以心立言,再以良知释心。其所指的“心”乃为万物之本,是人类思想之源,探究内心本源,即探究世间正理;强调“知行合一”,则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思想与行为相统一,为塑造学生的身心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完善人格,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启示;而强调以良知释心,则是强调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强调为人要忠于内心、表里如一,对教育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一、“心即理”理论地教育原理的借鉴价值

  王阳明哲学理论强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1]。可见,“心外无物”与“心外无理”是“心即理”思想理论的两大核心。他认为“心”是支配人体感官活动的核心,感官体验牵动于“心”。这里所说的“心”,可以理解为人的意识,它是与客观世界相联系的。故“心外无物”,超出人的意识之外,必须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他将心的本体视为“天理”,也就是道德原则,故“心外无理”,超出道德范畴,也就不存在于“心”了。

  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中,“心”即为“理”,是天地自然之大道,有“心”者可以言“理”,无“心”者不可言“理”。故“心即理”理论,也可以理解为“心主导人的感官,故教育应注重培养人的认知之心、道德之心、美感之心,方能使人具有理想人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2]。可见,“心即理”理论对于当代教育原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鼓励学生“立常志”

  王阳明强调:“夫学,莫先于立志。”[3]可见,立志乃求学之根本。就教育而言,从广义来讲,立志亦包括长远的人生目标。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即使学生找到了正确的奋斗方向。由此,学生“心外无物”,其思想意识和行为皆向此目标不断靠近;那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则是通过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和内容,使学生“心外无理”,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培养学生成为“有志之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志,立之易,践行难。引导学生立志,仅仅完成了教育的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坚定不移地朝着志向目标迈进,这是对学生意志品质和自我肯定的锻炼。因此要鼓励学生“立常志”,切莫“常立志”。经常改变奋斗目标,今天刚确立的目标,明天就变了,心志不坚,起不到磨练意志品质的作用,更使学生产生目标难以实现的困惑,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都有所松懈,更莫谈实现自身价值。“立常志”则是引导学生通过思想意识去约束自身行为,最终达到“心即理”的境界。

  (二)教育要“一视同仁”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教育贵在激发学生的本性。所谓“本性”即“天性”“天理”,也就是“心即理”理论。这里所说的“性”,即为善性。故在教育实践中,要激发学生的“善性”,首要承认人性“善”的本体,即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挖掘内心的善性,树立信心,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故教育应“一视同仁”,以挖掘人之本性为目标。

  所谓“一视同仁”,不仅是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拥有成长经历的学生而言,更是对待学生的一种“平等心”。诚如上所述,学生在坚定地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很难保证其内心不动摇。或一段时期,或走向歧路,但不能凭一时一事,就断定学生的品性优劣,更不能不辨缘由、只根据表象即给学生带上各种“帽子”。教育要做到“一视同仁”,不仅要从长远看学生的个人发展,更要将激发学生的“善”性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三)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对学生的“平等心”,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细品王阳明“心即理”的哲学理论强调:“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4]王阳明所强调的“意”,即指意识、意念,是由学生的内心所发出的。可见,他更加强调学生个体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不同学生所能达到的“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境界也各不相同。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非单指“分组学习”“社会实践”等教学形式,而是对于学生内心和个性的尊重,为学生提供一个一展所长的平台,注重在群体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另外,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本性,针对不同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发挥天赋的机会,达到“心即理”的教育境界。

  (四)勤于启发,以疏为导

  在当代教育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既离不开科学教育,也离不开人文教育。”[5]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但思想意识能够使人向善,使人生驶向正确的港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而“心即理”即强调“心”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也即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可见,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两项工作,一为启发,一为疏导。

  启发教育在当代教育中,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无不将启发学生的个性放在重要位置。但在心理疏导方面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比如上述所列举的案例,一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偏离了学习目标,甚至做了一些“坏事”时,教师是否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是否引导这些学生重归正途,对这些学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致良知”理论对教育内容的借鉴价值   “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理论的中心。他强调人应以“良知为纲”,所谓“良知”即天理,与“心即理”理论中强调的“心”合归一处。在他看来,良知为宇宙本体,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是人的道德本体。首先,人人都有良知,这是人类存在的普遍天性,无关贫富贵贱,无关生老病死。其次,人人都能自觉良知,不受客观环境和私欲的阻隔,可以视为自我实现的自觉性,比如对父母的体恤、对师友的尊重等等。可见,“致良知”是对“心即理”理念的解释,对当代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挖掘学生的本心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拥有各异的成长经历,“物质、个人际遇等外在环境只能是涂附于表面,无以代表人的本心、良知,也就无确实价值可言。”[6]可见教育的重点在于挖掘学生的本心,这是人人皆有的天性,即挖掘学生的“人性之善”,也就是“致良知”。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比如中小学开展“孝星”评选活动,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甚至很多学生会为父母洗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道德观念、孝敬长辈的意识,并将这些优秀的行为习惯用之于社会,如尊敬师长、帮助老人等。

  从教学成果来看,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观。但深究来看,学生们是否出自本心来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还是仅仅为了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这些行为是否形成了习惯,学生的这些行为是否出自本心?王阳明“致良知”理论所强调的是以良知为纲去行事。可见,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孝星、孝行的引导,不能仅仅通过一些评选活动来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感知,并将这些感知、体会上升到思想意识的高度,切实融入学生的道德体系,纳入学生的“本心”之中。

  (二)在实践中磨练

  诚如上述所举,挖掘本心乃“致良知”的第一步,接下来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意志,使之形成行为习惯,养成以良知为纲的处事原则和行为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道德之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故做人做事应首重崇德与修身。”[7]其中,“修身”即离不开到客观环境中去磨砺自己的意志。可见,当代教育“既要引导学生学习‘诗礼章句’,又要使其知晓‘德行之本’。” [8]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当以修德为先,将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内容。

  如今,不同教育阶段都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认知社会、感受客观世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树立个人信仰,也就是“修身”。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面对诱惑与挫折,如何泰然处之,既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又是难得的人生经历。其次是磨练面对挫折的能力。在王阳明看来,个人精神世界的铸造即要做到“不动心”。尤其在面对挫折时,很多人会怀疑自己、动摇信仰和目标,最终导致半途而废,甚至走上歧路。因此,在当代教育中增加挫折教育,可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先适应艰苦环境,磨练意志力,树立个人信仰。

  (三)由表及里,外因改变内因

  教育是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发挥作用的。王阳明哲学强调“心学”,与“外求”相对立。所谓“致良知”,即是强调学生内心的感知,即重视对学生心灵、心智的培养。

  之于当代教育应多渗透德育内容,通过外在教育环境、教学方法及内容的熏染,来促进学生的内因发生变化,即由表及里产生作用。故新儒学学者杜维明指出:“精神的修养和观念形成与物质条件缺一不可。”[9]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应不仅需要精神层次的熏染,更需要物质条件的配合,营造相匹配的教育环境,才能发挥外因的推动作用。

  尤其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较快阶段,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舆论中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相应地,学校教育如在网络上过于闭塞,很容易把学生推向诱惑的边缘。

  三、“知行合一”理论对教育方法的借鉴价值

  在王阳明哲学中,“致良知”理论是构建在“心即理”理论之上的,也可以说二者是相衍相生的。“预设良知,实为指导伦理行为,由表致里,使本心亦有所‘知’,故知行观与心理观具有内在的逻辑相关性,心理为一,即知行为一,心理为二,即知行为二。”[9]王阳明哲学强调“知”与“行”的和谐统一,即先求知,再以行动来巩固所知,最后从实践行动中有所领悟,并总结归纳,再提高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即“先知后行,行而所知”。也就是说,要通过日常行为来检验理论知识,达到“致知”的境界。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古教育先贤格外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这是使教育达到“知行合一”的基础。王阳明不赞同教师的骄傲自大,他主张“凡攻我之失者,皆为我师”。首先,在人格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仅仅比学生先了解知识,但并不表示教师比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更加高明。所谓教学的本质是知识的传播。我国古代先贤认为“师不必贤于弟子”,说明在知识面前,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其次,教育的出发点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即激发学生“至善”的天性。从这两点来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从教育实践来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者是教师,首先教师应端正态度,对自身角色有清醒的认知。正如上述分析所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发挥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将学习的主体回归学生。在教育理念上,遵循“教学相长”的理念,对学生保持尊重之心,对学生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完善教学方法为目标。特别是当教学出现失误时,教师主动改之,既可对学生形成言传身教的作用,又塑造了为人师表的形象。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更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而不是采取“一言堂”,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给学生留出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以“良师益友”的身份有效地引导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   (二)化理论为素质和能力

  “知行合一”理论强调“知”与“行”的完美统一。无论通过直接讲授,还是间接渗透,知识的习得都需要践行的过程,才能实现内化与外显。尤其在素质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唯有通过教育实践来检验教育理论,才能切实做到“化理论为素质和能力”[10]。

  一是化理论为素质。哲学是抽象的,也是离不开生活实践的。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都需要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特别是对学生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塑造,需要一个长期的、反复实践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所领悟,使之慢慢融入学生的道德体系中。比如上述提到的关于“孝”的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即是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于“孝”的体会,学生通过帮助父母做家务来体会父母的辛劳,也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而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使“孝”融入学生的思想体系中,并外化为日常行为,也就是将理论化为了素质。[11]

  二是化理论为能力。理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或能力。要引导学生构建完美的人格,并非停留在提高升学率和就业率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甚至引导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个人能力存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它不像科学知识可以通过量化标准来衡量,而是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个人能力,则少不了理论知识的引导,即将理论知识化为能力,才能实现“知行合一”。

  (三)先知后行,知而必行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是构建于朱熹“知先行后”理论基础上的。先知而后行,是指先传播知识,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再引导学生运用主观意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即通过实践来深入理解理论知识,达到“知而必行”,以此来巩固知识。

  之所以要先知而后行,是先将正确的理论、观念告知学生,再引导学生去实践。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不良观念、错误理论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先入为主”。如同小树在成长过程中,从开始就做好支撑,才能使其越长越直。人亦如此,在认知客观世界之初,即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体系,那么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纵使遇到挫折与不良观念的影响,也会大大降低思想意识出现偏差的几率。

  其次是知而必行。当学生学会并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后,如果不迅速加以实践,那么知识也会很快被遗忘。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彻底地融入思想体系中,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习得的层面上,一方面会造成对知识的粗浅理解,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知”与“行”的脱节。

  四、结语

  王阳明是我国古代哲学理论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体系不仅涵盖了儒、道两家的学说,还以批判主义精神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精华,并形成了“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三大理论,为教书育人、提高个人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践行方法。在教育原理上,他注重德育优先、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等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方法上,他开创了分班制的教育先河,注重师生交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他强调由表致里、表里如一。这些哲学思想为当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启迪明珠。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556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