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近年来,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新媒体诞生了!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为人们的交流交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所谓新媒体是与那些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概念,换句话说就是除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以外的新媒体形态,这些新媒体主要是通过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的,它们的出现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和多样的娱乐服务形态。人们在新媒体时代下,摆脱了原有的电视广播等传统模式,实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新媒体的重要性
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突飞猛进,截至2011年的,网民数量已经高达五亿。在这么庞大的网民数量中,大学生的数量最多。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电子信箱,能够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和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新媒体技术要远比传统媒体方便、快捷。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更习惯于运用网络新媒体获得信息、实现交流与沟通,并彰显自己的个性。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传统的书信已经逐步被电子邮件所取代,纸质版书籍已经被电子书所取代。以往这些变化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虽然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交往带来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只有客观地看待新媒体的利与弊,才能够将其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
随着新媒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拓展了人们的交往手段,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行为习惯。大量的数据表明,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是手机、电子邮件、博客的主要使用群体,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受着新媒体的影响。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我国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的正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媒体技术拓宽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更加灵活方便,能够使高校大学生打破传统人际交往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新媒体技术,高校大学生能够时刻注意自己想要关注的人动态,还可以通过虚拟角色在网络上认识一大批与自己志向相投的朋友,可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群组。他们可以利用微博、博客,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将那些志趣相同、爱好相似的朋友拉进自己的朋友圈实现视频、照片等文件的共享。除此之外,随着社交网站聊天工具的普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发展越来越紧密。
(二)新媒体技术实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无障碍化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都是“90后”,这一时期的学生个性张扬,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能够迅速接受新鲜事物,这也是新媒体技术能够得到广大高校大学生青睐的最主要原因。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人际交往模式中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障碍被打破,人们能够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实现广泛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如此,由于新媒体技术具有隐秘性的特点,所以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为对方留有一定的余地。那些不善于交际的性格内向的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自身情感的表达,将自己从情感的禁锢中释放出来,使得大学生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实现更加自由的交往。
三、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技术以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丰富了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使高校大学生能够在更加自由的环境下实现人际交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媒体技术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冷漠化
近几年来,传统的书信、电话问候已经逐步被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技术所取代,告别了过去的见字如见人、别离了电话这种能够切身感受对方喜怒哀乐的沟通方式。简短的文字,打着祝福的招牌,本质上其实就是抄来抄去的转发,字里行间难以感受到朋友间的祝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冷漠疏离。高校大学生如果长期置身于新媒体为其营造的虚拟世界,就会陷入自我认知模糊的怪圈,甚至还会产生人格分裂的病态,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大学生交往能力。
(二)新媒体技术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信任缺失
新媒体技术的交流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所应用的新媒体手段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很多大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注册多种身份,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在交流过程中普遍存在真实缺位、言行失范的问题。传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在新媒体时代下,逐步被虚拟性的交流所取代,这一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模式。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网络信息沟通平台,每日在互联网上所传递的信息量巨大,且良莠不齐,高校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历,对社会接触不多,所以在面对一些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往往难以做到全面认识,很有可能会被网络上错误的言论所误导,从而对其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面对这种现状,大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应当在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利的时候,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对于网络上的虚拟感情不要轻信,这中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建立。 (三)新媒体技术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依靠手指获得信息,用电子符号代替传统的书信沟通,用微博博客代替日记,这些现象的发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思维方式。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还沉浸在新媒体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当中,使得原本大学生应该有的生活节奏和思维方式都逐步发生了变化,长此以往,大学生就会产生交往障碍,甚至还会出现逃避现实的现象。很多高校大学生一旦遇到人际交往的问题,就会下意识地选择逃避,导致现实交往能力退化,人际交往障碍产生,这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会给高校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
近些年来,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越来越深,那么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有效解决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提高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社会交往的理性认识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向更加便捷、更加灵活、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由于网络社会交往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使得很多主体在应用网络进行社会交往过程中,其所发布的言论,往往带有很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甚至有的行为主体还会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欺诈性信息,使网络成为其犯罪的载体。正因如此,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交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应当使其深刻地意识到新媒体技术只是一个网络交往的载体,网络社会交往并不等同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如果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过于沉溺在网络当中,就会迷失自我。从而进一步增强高校大学生的防范意识,使其能够在网络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受到网络负面影响。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在新媒体时代下,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网络世界里的任何人可以随意地切换角色,他们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发布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接受者,可以说传统媒体传播者的单向性在新媒体时代有所改变。但也正是这种改变导致传播权的滥用。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发布的速度更快,也更加随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信息的无序状态。如果客观地看待网络上众多网络使用者所发布的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网络信息缺乏必要的常识性,没有实现客观的判断,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高校应当将新媒体素养教育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为载体,以知识讲座为补充,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看待新媒体技术。与此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使高校大学生能够合理地应用新媒体技术。
(三)引导大学生增强现实交往能力
高校应当在日常的学生管理活动中,使学生明白网络交往其实是现实交往的一种补充,帮助大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实现人际交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高校在大学生增强现实交往能力中主要扮演引导的角色,将网下和网上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活动,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这种做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笔者认为高校还应当通过心理咨询室等心理教育平台,同大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为大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交往空间。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5632.html上一篇:西方节日流行的教育哲学省思
下一篇: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