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创业层次分析
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一致认同应该“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即把“创业教育”当作了“第三本护照”。当前,创业受到众人热捧而成为最为流行和炙手可热的词汇,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创业梦想,或者已经付诸实施,或者正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理清创业的本质和核心,分析和明晰创业层次将有助于更好地做好创业规划、有助于顺利实施创业、有助于做好创业修复。
多数人通常认为创业就是创建企业。其实创业更应该被阐释为创建事业,是通过个人和/或团队通过发现和把握机会、发挥和激发潜能、发掘和利用资源,解决问题和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
(一)创造业绩
创业是创造事业,可以理解为创立企业,也可以理解为创造业绩。创造业绩是创业的一种主流呈现形式。业绩是指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所创造的成绩和绩效,与其努力程度、方式方法、团队合作、时间效率等直接相关。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处于普通工作岗位的员工永远是社会人员的主流。在平凡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运用聪明才智、创新思维、逆向思维、科学方法依然可以创造出优秀的、非凡的和不可磨灭的业绩,这也是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创业。
(二)创立企业
创立企业是我们对创业的自然解读、直观认知和狭义界定,是创业的一种主要呈现形式。1800年当法国经济学家J.B.萨伊杜撰出“企业家”这个名词时,他是这样下的定义: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高的领域。企业的创立、发展、完善、成熟、衰败乃至退出市场是自然规律。创立企业,是对即成市场和规则的改革或重新,是“创造性的破坏”。成功的企业创立者身上无形和有形的耀眼光环使其风光无限、众所周知和万人瞩目,这是我们日常最期盼的创业。
(三)创新业态
创新业态是创业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级形式。业态是商业模式,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历史上的自给自足的业态、实物互换的业态、零售的业态和当前蓬勃发展的虚拟交换的业态(“互联网+”业态)简化了交易的流程、减少了交易的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满意度和丰富了生活内容。“互联网+超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4S店服务”等都是创新业态的呈现和展示。创新业态将会带来社会生活和商业模式的彻底变革和巨大的价值,是最应该推崇的创业。
二、创业分层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创业教育已在各高校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完全脱离传统教育的子宫,还存在很多需要改革和创新的环节。创业分层将有助于变革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给予大学生创业教育以下启示。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普适性的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到底属于精英型的教育还是属于大众型的教育一直是一个困扰人们长久而被争论的话题。既然创业可以分层,那么创业教育也自然可以分层,她不再独属于精英院校,不再独属于精英学生,她应该属于各层各级、各行各业的所有大学生。这是一个不讲究出身、不讲究背景、不讲究基础和不讲究条件的竞技场,机会和机遇永远属于那些勇于追求、勇于尝试和永不放弃的人。把创业教育向大学生敞开,可以塑造创新创业思维、传递创新创业理念、传授创新创业知识、训练创新创业技能、构建创新创业保障。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素质性的教育
受到成功创业光环和“成功偏见”的影响,创业教育被认为就是教大家去创立企业和获取经济利益。其实,创业教育不是为了解决创业者的生存问题,也不是为了培养“速成的企业家”,而是着眼于植入“创业基因”,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旨在造就具有创新性、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为基本价值取向。日本高校逐渐形成了“以创业精神培养”为主线的创业教育的概念,认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和冒险精神。不论大学生目标定位在创业的哪个层级,他都必须具有不畏挑战、思维敏捷、创新创造、责任担当、团结协作等良好的创新创业品质。所以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在传授创业知识和培养创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创新创业品质的养成教育。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针对性的教育
创业分层就必然需要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和分层的创业教育模式。依据创业层次我们可以把创业教育分为素质模式、孵化模式和提升模式。首先,素质模式旨在培养所有大学生爱岗敬业、踏实勤奋、兢兢业业等优良品质,提高岗位创新和提高岗位业绩的技能;第二,孵化模式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不畏艰辛、敢于失败、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意识和态度,训练他们创建企业、运作和管理企业的技能,使创新创意和创造落地实施并创造价值;第三,提升模式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先进理念、前瞻视野和异质思维,提高其资源整合的技能。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实践性的教育
当前的创业教育依然习惯于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传递,淡化创业实践教育。往返奔波于市场和高校之间的创业大学生的弱势地位有目共睹,他们为之付出的代价也可谓“血流成河”,所以有些人认为大学生不适合创业或者不能够创业。这只是片面的理解和归纳,大学生创业的弱势地位的根源在于创业教育对实践性强调不够。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练出来的。在今后,如何有技巧地把创业实践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中,将成为考验高校教育者的最大挑战。我们需要改变以往的在黑板上学种田,在教室里学修车,在课本中学游泳的传统教学模式,切实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创业教育内容的自由、选择创业教育渠道的自由和开展创业教育实践的自由。
切实做好创业分层研究,有益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并收到实效。创业分层与因材施教的创业教育,如同穿越一片长满玉米和充满陷阱的玉米地,我们一直在探索中,任重而道远,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探索、实践和完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