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KIPP教育模式由“为美国而教”的两名教师迈克?芬博格和大卫?莱文于1994年在贫困地区执教时创立。当时他们发现学生离开学校以后,仍按原有的方式生活,教育似乎一点作用也没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们在休斯敦创建了一所“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Program,简称KIPP)的学校,它以让学生获得成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品格为使命。
其模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快速,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其教育特色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期望。“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和能够学习”是KIPP学校的基本信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KIPP学校为每一位学生设定了明确的、可度量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学习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正规的和非正规的制度保障实施。
(2)签订“卓越承诺书”。KIPP学校与每位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都需要签订“卓越承诺书”。承诺书规定教师要尽职教好每一个学生,学生要努力学习,独立完成家庭作业,不要为自己的失败找任何借口。家长要确保孩子每天早晨7∶25准时到校,每天晚上检查孩子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与教师沟通,这样就营造了团结和谐的学校氛围。
(3)超长的学习时间。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KIPP学校采用了延长学习时间的做法。一般来说,KIPP学校的学生每天在学校活动的时间比普通公立学校多出3个小时,而且每天晚上有两小时的家庭作业,每个星期六还要为学生补课4小时,暑假补习3周。通过延长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来升入高中和大学做准备。
(4)强有力的领导。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KIPP学校的校长都要接受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除了为期五周的集中训练之外,还包括要在大学中学习教育领导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此外,KIPP学校领导胜任力模型中明确规定了学校领导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丰富的工作经验、沟通与交际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反思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教学绩效。KIPP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大于其他类型的学校,教师不仅要有认真谨慎的态度,还要有创新精神,而且KIPP基金会每年都有教师培训计划,给教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提供机会,增强其教学绩效。
2.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进校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欲望。中职学生生源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将来的就业形势尚可,因此在校的中职生就成了“60分万岁”一族。他们认为只要考试及格就有毕业证,有毕业证就可以找得到工作,没有了进取心,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素养较差。目前中职学校中相当比例的学生是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自身缺点较多的后进生。他们在入学不久,便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经常迟到、早退;由于学习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以致产生厌学情绪;有的言谈举止不文明,沾染不良习气,出入网吧、卡拉OK、舞厅;有的喜欢看不健康的书刊和录像。
(3)学生自理能力不足,自控能力较差。中职学生习惯了传统学校的保姆式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养成了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式的“被看着”的习惯;其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学能力十分有限,入校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坚毅性不够,逆商较低。怕苦怕累,遇到困难,畏首畏尾,意志动摇,不敢直面问题,退缩不前。不论是在学业还是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坚持,不敢尝试,浅尝辄止。
3.KIPP教育模式对中职教育的启示
(1)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为学生建立强大的学习动机。在入学之初就对每个学生进行职业锚测试,确立学生的职业倾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职业规划分解所需要的知识,为学生建立为自己将来工作、事业、成功而准备、学习的意识,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加强学生的行为教育。将学生的人格培养深植于生活之中,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包括课堂行为(听课的状态,姿势,回答问题的礼仪,语气),校园行为(走路姿势,礼貌,卫生习惯,积极锻炼)、公共行为(纪律,公益心,安全意识)等行为不断提高重复、反复、持续练习强化学生的素养,并且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观和道德观中。
(3)强化教师对学生及时、适时指导的作用。在学生教育中,老师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指点、批评指正,在生活实践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甚至是示范。
(4)技能需要持续的强化的精深练习。只有精深练习的“增量”才能突破原来的水平,才能形成技能。职业学校的教育要注重效果,而不是数量的增加,在课程的设置上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多样化的、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深入分析各个专业的知识模块,在教育中不断强化,精深练习。
(5)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互动。可以尝试签订具有特色的“卓越承诺书”,让教师、学生、家长团结到追求卓越的这面旗帜之下,在学习中学生之间相互勉励,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互助,学生与教师之间亲密无间。这种良性的互动是确保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也是学生追求卓越过程中无法持久的时候的一个稳压器,使得学生能够坚毅、坚持、持续进步。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5970.html上一篇:探寻幼儿教育中肢体语言的应用
下一篇: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构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