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立足幼儿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基础上,结合当地环境及时令变化,设计出具有一定适应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使主题活动真正“活动”起来,富有实效,让幼儿的身心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因“地”制宜,引领学生亲近自然,陶冶学生情操
教材上的主题活动并非适合所有幼儿园开展,因为教材内容设计体现的是共性,而每个幼儿园所处的人文及自然环境各具特性。所以,要开展好教材中的主题活动,教师务必因地制宜,优化策略,让主题活动走向有效。例如,主题活动“秋天的画报”,是从秋天的蔬菜、水果、树叶、大自然的色彩等方面体现出秋天的典型特征,从而引导幼儿充分感知秋天和大自然的美景。在开展此活动前,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对幼儿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和知识水平等方面有清晰的了解。教师应对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哪里有秋天特征的树,哪里有秋天特征的花,哪里秋天的农作物比较齐全等。正所谓“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农村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野外看看,到田间走走,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于观察的兴趣,使之获得对田野的认识与感悟。比如,丰收的季节,组织幼儿去稻田观看收割机收稻子。通过观察,幼儿会发现收割机的速度快、省力,人工收割既慢又辛苦,从而比较出机械化的先进;从繁忙的景象中,幼儿还可以体验到农民的艰辛,从而产生珍惜粮食的意识。对于这一主题活动,城市幼儿园则比较难以实施。但是,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这一丰收景象,引领幼儿进入情境,感受秋天的欢乐。城市幼儿对公园里的花草树木、景物变化较为熟悉,但对田园风光却缺少丰富感知与真切体验,对于认识各种蔬菜、农作物,则更不具备条件。因此,城市的幼儿教师应创造机会,引领幼儿们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深入田间,去观察和收集关于秋天的蔬菜、水果、农作物的第一手资料,在大自然中为幼儿上好生动的一课。
二、因“时”制宜,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丰富学生认知
开展主题活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实际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教材中跟季节变化有关的综合活动,因“时”制宜,跟着季节的脚步走,根据时令变化灵活地调整或开发。美丽的大自然随着四季变化而蕴藏着各种各样的奥秘,为教学带来了更多契机。但教材中有关秋天田野的活动并不多,教师就可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拓展相关内容。比如,农村幼儿园可以举办综合活动“金色的田野”“庆丰收品尝会”;城市幼儿园可举行“秋游公园”“校园里找秋天”“水果大聚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幼儿对自身所生活的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充分感悟到秋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硕果累累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再如,幼儿大多不喜欢吃萝卜,秋天蔬菜刚上市时,教师可以设计综合性活动“成长的好伙伴――萝卜”。通过观察、分类、品尝、制作等环节,使幼儿对萝卜产生深刻的认知,让他们知道吃萝卜好处多多,从而使幼儿在生活中逐渐改掉不吃萝卜的习惯。
三、因“趣”制宜,开展有价值的活动,促进学生体验
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及时发现幼儿的需求,并从中受到启发,因“趣”制宜,设计生成一些富有活动价值的内容。例如,幼儿对滑板车活动较感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自己的滑板车,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但校园缺少宽阔场地。于是,为避免相互碰撞,教师将幼儿园前面的人民公园中的一块平坦、开阔的场地利用了起来,将学生带到这个地方开展活动。根据幼儿的活动能力,教师作如下安排:初学滑板车的幼儿在四周练习单脚蹬地的基本动作,能独立滑行的幼儿在中间练习滑直线、滑曲线、双脚站立、单腿支撑等动作。有了宽阔适宜的活动场地,幼儿兴趣大增,在活动过程中训练了平衡能力。又如,幼儿对游戏情有独钟,他们喜欢玩的游戏很多,如“蜘蛛爬”“蜘蛛捉蚊子”等,这些活动可以有效锻炼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他们自己动手,用收集来的包装绳拴在小椅子上做蜘蛛网。起初,他们将绳子系在椅背上,由于绳子过高,不便游戏开展,发现问题后他们将绳子改系在椅子腿上。可见,幼儿在游戏中不仅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也表现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发现不少幼儿在科学区观察蜘蛛后都愿意模仿蜘蛛的造型,于是,师生共同收集各种长绳,为游戏提供物质基础、创设环境,教师放手让幼儿操作,耐心观察等待,必要时给予帮助。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创设游戏内容,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商讨,分工合作并进行实践验证,启发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有了教师的适当放手,幼儿才拥有了更多获取成功和经验的机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5974.html上一篇: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构建探析
下一篇:中职学校的安全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