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引言
进入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各所高校基本都在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已经编制完成或正在编制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党在十八大报告中[1]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的实施执行,各所高等院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尤其是在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将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进行单列,作为专项建设规划进行编制。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以往学校的发展规划包含一个总体规划、四个专项规划,即一大:西安科技大学“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四小: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校园信息化建设放在校园建设规划中进行。在十三五规划编制框架中,学校的发展规划调整为一个总体规划、七个专项规划,即一大:西安科技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七小: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建设与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校园建设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在我们调研的大部分同类高校中,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一般都是首次进行专项规划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编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尤其是行业划转的高校,具有行业背景,如何考虑行业的发展态势等等问题需要探讨。蒋东兴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十三五”对策建议[3]中指出:“2016年我国将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各项工作将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展开。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来说,“十三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既是深入发展期,又是创新试验期,要在做好推广普及的基础上,推动融合与创新。”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在编制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过程为例,详细介绍和分析我校在编制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依据及背景探讨
1.编制依据
(1)教育信息化规划的编制离不开上级部门的规划和学校总体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一般在编制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都会遵循如下的规划作为依据和参考: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3)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4)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等类似的国家层面的规划。
(2)作为省属高校一般也要参照本省的规划情况,比如,我校地处陕西省,我们在编制规划时参考了:
1)陕西省《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陕教保〔2015〕4号――关于印发《陕西省高校管理数据融合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3)关于印发《陕西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4)陕西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征求意见稿);
5)《陕西省智慧教育建设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陕教保〔2014〕11号)等等系列文件精神。
(3)我校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目前学校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因此在编制过程中我们同时参照了: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3)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2. 编制背景
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一次革命性变化[4,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将教育信息化提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现如今,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新应用迅猛发展,宣布着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7]。作为社会信息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新常态,成为推动高校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必然需要考虑当今技术的发展背景。
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当前学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校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制定和实施《西安科技大学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建设覆盖全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科研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支撑校园文化传承,实现我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三、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体系架构
(1)教育信息化编制过程中一般遵照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框架,学校在编制过程中,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也大概制定出总体规划的编制框架,然后对专项规划制定出指导框架,在指导框架内各专项规划可以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灵活扩展和调整。比如我校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项建设发展规划编制框架总共分为:
1)现状分析:主要是总结“十二五”期间建设成就,分析国内外同类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比我校现实状况,分析比较优势与特色及所处位置,找准差距不足;
2)机遇与挑战:主要是通过学习、研究和分析“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人口、教育、行业、区域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明确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可以按照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发展点等三点来进行撰写;
3)指导思想:主要是严格遵循国家和陕西省各项大政方针、紧密结合教育发展形势,切实符合学校发展需要;
4)定位与目标:根据以上分析及学校的发展定位,提出“十三五”总体目标,叙述要求简明扼要,并提出实现目标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指标;
5)保障措施:提出实现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工作思路、主要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应突出创新性与可行性。
(2)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1)引言部分:该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一下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背景,学校面临的问题,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意义;
2)规划背景:主要是回顾十二五建设期间的成就、建设的成效,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
3)总体规划:该部分先列出指导思想,也就是规划顶层思想,然后结合学校实际和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制定出规划的基本原则,其次结合上级部门和学校的规划情况列出规划的具体依据或者参照文献,最后根据学校发展态势,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具体的规划目标;
4)规划重点任务:按照信息化规章制度与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网络环境及管理平台建设、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数字资源与教育教学平台建设、网络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列出未来五年要建设的重点任务,并分出重点建设、一般建设进行安排,可以根据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信息化建设;
5)保障措施:在保障措施上主要从组织保障、科学规范、项目制度、经费保障、人才队伍保障等五个维度提出了未来五年要实现目标需要制定的保障措施。
四、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应着重考虑的方面
以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统揽全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指导,全面贯彻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总体要求,紧密跟踪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网络强校”战略,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和事业发展为目标,以满足师生服务需求为根本,以信息化学习工作环境建设为基础,以信息数据共享利用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为核心,以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顶层设计,分步实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服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化服务深度融合,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信息化支撑。为达到如上目标,需要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服务全局方面
通过服务学校全局构建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发展格局。以信息技术为纽带加强与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与服务,教师及学生之间的联结和互动,为学校实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计划”及内涵式发展提供信息化保障,注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紧密结合,促进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不断优化教学、管理的流程和效能,使教学更加个性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
2.融合创新方面
通过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核心问题和难点,积极推进在线教育、翻转课堂、微课、MOOC(SPOC)等新型教学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模式的变革,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3.深化应用方面
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深度应用,实现信息化在教育科研、学术研究及管理服务的广泛应用,全面覆盖学校主要业务,将应用需求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驱动力。推动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实施“数据统一管理及共享互通计划”,提升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水平。
4.完善机制方面
通过创新及健全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保障,解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好职能部门、技术部门及学院、师生各层次的关系,形成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合力,推进信息化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