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所谓的95后大学生,身上确实具有时代特点。他们是在网络时代成长的,他们的人际交往、沟通、消费方式都与以前不一样,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网上社交账户,喜欢在网上发布意见。这个群体在消费观上,由于家庭条件改善,独生子女在物质配备上也比之前的学生丰富。很多学生都有手机、电脑、平板。不管哪个时代,每个大学都要在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上去花工夫。而这些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独立性较为欠缺、抗挫折能力也有待加强。
从2013年开始,“95后”的学生也即将登上大学的舞台。我们通常会发现,每过5年,社会就给新生一代贴上时代划分的标签,不少人都会认为出生在这段时间的孩子有着共通的鲜明个性,会在为人处世上表现出与前人迥异的特征。“95后”大学生特点:1、学生个性凸显;2、学生思想独立、追求自我发展;3、抗挫折能力有待加强。
二、“95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的意义
加强挫折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挫折教育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实施挫折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有效手段,挫折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很多的功能,具体有以下几点:(1)可以促进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意志;(2)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为人处世原则;(3)锻炼大学生的意志能力;(4)培养大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95后”大学生面临的主要挫折
1、学业挫折
学业作为“95后”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使“95后”大学生产生挫败感的首要因素。首先是所学专业与个人曾经的志趣所向相背离而产生的挫折感。其次是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挫败感。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显著原因是来自农村的“95后”大学生,认为自己家境贫寒,在物质方面无法和城里的同学相比较,就想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但由于过度看重考试分数,往往会事与愿违,发现自己在学习方面也很难胜出,这必然会加剧这部分“95后”大学生的孤独感和挫折心理。
2、经济挫折
经济因素同样是致使“95后”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人们的内心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学者们将之称为“需求性挫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5后”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非常注重物质利益的得失,认为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人优劣的标准,相互攀比的心理异常严重。
3、就业挫折
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政策使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成倍增加,而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造成就业率连续下降的局面,这在己经毕业的“95后”大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使得“95后大学生”从入学起就担心自己将来的就业问题,背上沉重的就业包袱,为增加自己将来的就业机会,拼命考取各种证书、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赢取各种荣誉,长此以往,在焦虑中使得身心不堪重负。
4、人际交往挫折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发生各种形式的人际往来,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可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成分主要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其中影响和决定人际关系状况的主要因素是情感成分。困扰“95后”大学生的交往性挫折是指他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内心需要得不到认可而产生的挫折感。
5、恋爱挫折
恋爱问题也极易引起“95后”大学生的情感危机。对对恋人牵手林荫道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不可或缺的风景。这对于心智逐渐成熟的“95后”大学生来说原本无可厚非。但由于“95后”大学生生活经历比较少,内心简单易冲动,并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爱情,不能很好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导致处理不好和异性的关系。
四、对“95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分析
1、正确认知挫折与自我,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正确认识挫折、建立“失败”的正确观念、树立“失败是我所需要的”思想。正确看待挫折,不惧怕挫折;从小事做起,积累成功经验;掌握知识资本,培养自信心;变消极为积极,保持乐观情绪;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自我监控。
2、多渠道普及心理知识,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
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会自我调适:自我调节、合理归因、情绪调节。应该开设心理常识课程,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档案 ;建立心理活动室,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
3、注重教育示范,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强调,教师在学生遇到挫折时应及时出现,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分析利弊,给予学生积极的、正面的鼓励,为他们克服困难、激发潜能输入正向能量,以自己的躬身示范提升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4、学校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
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模式不关注学生的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等。基础教育满足学生能以高分进入大学但是在人格上是欠缺的。大学要补基础教育这方面的课程,做些基本的人文规范。第一,补课补不到位,没有从小习惯的养成,大学是无法一蹴而就的。第二,大学补课时,是形式上的补课而不是重塑、全方位的教学。很多学校搞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却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体系把这些人格教育内容落地。
5、发挥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优化教育环境
家长应采用积极健康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子女。家长应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抓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又要抓孩子的素质教育,并且要以素质教育为主。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来教育子女,在孩子犯了错误后,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真正了解到自身错在哪里。应该优化生存空间,创建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1)完善社会管理,消除市场负面影响;(2)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社会风尚。
五、总结
挫折教育本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目前加强对“95后”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都严重不足,但这又是一项不能搁浅推延的工程,因此,需要高校教育者在推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思路、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创新挫折教育方法、更新挫折教育理念,完善挫折教育机制。同时,要求家庭、社会给予充分的配合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以高校为主体,社会、家庭有机配合的教育合力,切实提高“95后”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6885.html下一篇:谈中职化学教育评价体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