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在1911年的农历九月九日,蔡锷被众人推举为云南总督,开始主政云南政治、军事、经济等各项大权。因为民主共和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教育上的革新也顺势而动,如火如荼蓬勃发展起来。身为云南都督的蔡锷在对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改革的同时,也着手进行教育、文化方面的改革。他认为“教育者,国家之基础,社会之精神也。人种之强弱,世界风潮之变迁流动,皆于是生焉。东西各强国,莫不以教育为斡旋全国。”正因为基于这种深刻的认识,蔡锷开始在云南大力发展和推广平民教育。蔡锷这一前无古人的创新举措,为云南以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迅速发展培养和储备了大量实用性人才,奠定了云南腾飞的坚实基础。
二、有效进行教育改革
蔡锷发展教育的前提是以实行军国民教育,宗旨是使滇人士皆养成一完全之军国民。他从高等、中等、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入手,大力推广教育改革措施。 他在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八方面内容:
1.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蔡锷都督一方面改造原有的学校,另一方面依照日本学制在中学之上大学之下设立高等专门学校。
(1)改造原有的学校。1913年,蔡锷将创建于清末的法政学校改为云南法政专门学校,分设“别科”和“特科”,开设预科和本科,同时开设银行班、地方自治研究所、法政速成班、财政和商业特别讲习班,这样经过改革,云南法政专门学校成为综合性的专科学校。
(2)设立高等专门学校。蔡锷设立了专门优及师范、专门高等农业、专门高等工业、专门高等商业、专业医学、专门各种学校,来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以备用。他还着手筹建云南大学,但是由于经费不足,没有建成。几年后,由云南省长唐继尧建立云南东陆私立大学,即为云南大学的前身。
2.大力发展中等教育
由于滇省刚独立时人、财均缺乏,所以只是在省会地方设立完备的中学校及完备的师范学校各一所。初级师范学校有不少弊端,主要弊端有两方面:一是教员知识难以胜任教学任务。因为初级师范简易科期限太短,学生学习的知识太少,而优级选科学生专习一门,毕业后这些学生被选派到各地方担任教员,能胜任者寥寥无几。二是地方教员短缺。因为学堂设于省会,边远地区的学生远道求学很是不方便。即使有边远山区学生学有所成后也竞向留于省城,不愿再回到穷乡僻壤的山区任教,所以尽管培养了一些教员,山区教员仍然十分缺乏。
鉴于这两种情况,蔡锷在经济方面开源节流的完成,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的前提下,对曲靖、昭通、蒙自、普洱、永昌(今保山)、丽江等六区分设初级师范学校,这些建校的费用都有省里出资。这些师范学堂的建立缓解了滇省教员少的压力。不久又对原来的师范学堂进行了改造。1912年,云南省教育当局把清末创办的昆明“两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初级师范、单级小学教员讲习所、临时小学校教员养成所并为一校,取名改名为“省会师范学校”,1917年改名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3年改名为“省立昆华师范学校”;将清末中医学堂改名为“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建立高等警察完全科一班。这些师范学校的设立为当时的云南培养了大量师资力力量,拓宽了就业门路,完善了国家人才储备。
3.完善和改革初等教育。蔡锷将军重视发展国人初等教育,认为“中国教育自孩提以至成人之间,此中十年之顷,为体魄与脑筋发达之时代,俗师乡儒,乃授以仁义之礼智,三纲五常之高义,……或读以靡靡无谓之词章,不数年遂使英颖之青年化为八十年翁,形同枯槁,心如死灰,……欧美诸都之教育,在陶铸青年之才力,使之将来备一军国民之资格,中国之教育,在摧残青年之才力,使之才力将来备有一奴隶之资格。”鉴于此他对中学和小学的教育改革采取了不同措施。
4.推广女生入学。蔡锷认为世界发达各国在教育方面,不但注重男子教育而且注重女子教育。所以中国也应该重视女子教育,把女子初等学校和小学学校的设立与男子初等学校和小学学校的设立视为同等重要。所以在滇省教育改革开幕之时,加上人力和财力的限制,他采取了下面的2项措施:一是在省会男子初等小学外特设女子初等小学。把女子师范毕业生聘为教员,如果没有女子师范毕业生可聘的话可以暂时招聘男子师范毕业生中品学兼优的为教员。女生入学只考虑他们的学习程度而没有年龄的限制。二是凡是穷乡僻壤的地方,在男子初等小学内附设女子初等小学校。但是这些女生入学的年龄必须在12岁以下,如果入学的女生人数太少不能成为一个班级的话就把这些女生和男生一块儿上课,反之就自成一班。课堂可以男女同堂,但是运动场和厕所必须男女有别。这样女子教育的两种办法同时实行,使女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另外还在省会设立女子师范学校,令学校开保育速成班以备各府州县设立幼稚园之急需。
三、教育改革的成效
蔡锷通过对教育、文化一系列的改革和推广,使得教育和文化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政治、军事、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让云南的各方面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同时,有目共睹的是滇省的农业和工业水平在短时期内得到了很大提高,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同时反过来也给滇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正面效应,给滇省的经济复苏带来了活力,提高了云南人民的生活水平和道德文化素质。
蔡锷在云南进行的教育改革比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制定的文化教育革新措施还要早一些。这些改革也为随后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范本。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6958.html下一篇: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