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伴随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摆在社会面前的大问题。尤其是农科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是加重,他们都是传统的就业型人才,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难以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开拓事业。必须通过创业教育,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使大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创业者。创业是近几年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的武器。通过少数有能力的人创业带动一帮人就业,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是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农科院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由于挑战杯创业大赛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所以只要是举办年就报名参加。
第一学期:听取高年级学生参与企业实习的经验、心得体会,旨在对企业有初步第二学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学校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学生通过规范系统的学习,掌握创业的理论知识,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高校应将就业创业的课程纳入公共课程或者专业必修课程的范围,建立完善创业评价体系,深化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创业素质双重能力的培养,这种形式促使高校急需培养一支具有创业意识和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是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二是聘请社会上创业成功人士和企业家到校兼任教师,尝试实施走校企结合之路。
第三学期:参与专业知识讲座和企业营销、管理方面的讲座。学院邀请本专业领域的专家、知名教授讲解本学科的专业知识,配以硕士、博士论坛,营造校园创业氛围,逐步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常项工作。激发学生的创新业和创业冲动,消除了学生对创业的神秘感,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列中来。开展企业高管培训课程。本学期邀请知名农资行业高管为学生作报告,听取他们创业历程,从中吸取精验和教训。
第四学期:举行院级、校级创业设计大赛。二年级学生已经对专业知识和创业有了较深刻的掌握和认识,学院组织创业设计大赛、金点子大赛、专业知识竞赛、科技比赛等收集富有创意的创业点并进行评比与奖励。
第五学期:将搜集到的创业金点子进行进一步剖析整合,以期能实习商业转化。
第六学期:加强校企合作,到合作企业进行就业见习。创业教育需要真正的创业实践环境。在企业实习,学生可以学习到全方位的创业本领,在企业中,学生可以到不同的岗位上去学习包括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财务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在为期半年的实习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为实施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安排学生实习既可学到创业知识,也可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和职业道德熏陶。
第七学期:结合国家优惠扶持政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创业园区,提供学生创业实战基地。经过三年的锻炼和学习,将创业比赛过程中涌现的完善的创业方案在该创业全区得到矫正、孵化和发育。高校应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基金,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为学生提供实战演练的机会,成为高校提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基地。
第八学期:公司试运营阶段。
农科院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取得的实效
以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农科院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在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营造了校园创业的氛围,推动了学生课外创业活动的普及。学生课外创业教育成体系、成规模、有计划、有组织地不断发展,在校园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环境。推进了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涌现出一批学生学术骨干。
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大多数企业很是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调查显示68%的企业看重学生综合实力。相对于成绩与学历,社会应该更看重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会是当今学生注重培养的能力;同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非常重要。通过实施创业教育模式培养,企业对学院学生评价比较高,调查显示,95%以上的企业对学生非常认可,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学生经过创业教育实战引导之后,工作技能显著提升,创新意识与融会贯通的能力较强,能很快融入企业,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三、就业率逐年提升
如图所示: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毕业生培养质量和就业率明显提升,从2010年起,到2014年就业率总体提高,2011年和2012年A类就业率提高显著,由此可见,创业教育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和单位的广泛认可,就业质量整体上也有所提升(其中2013年就业率下降是由于班级管理的不同所导致的差异,是正常的波动,就业率虽有小幅度的下降,但在就业质量方面有所提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7064.html上一篇:浅析教育与经济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