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标准是资源的国际化
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变化纷繁复杂,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企业、高校、个人都在努力实现国际化,都在尽力争取在国际重大事物中的发言权与决策权。但是,对于自身国际化的标准、规格认识不一,甚至于模糊。尤其是作为国际化催化剂的高等教育,在推动各个行业国际化的过程中,自身的国际化标准又将如何评判?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具体表现学生、师资以及教学资源等的国际化。
学生的国际化,不是简单的指国际留学生在学生总数中的占比适中,更指国际学生的来源地区分布广泛,从经济较落后国家到经济发达国家甚至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其次,学生的国际化还表现在学生所学专业方面,国际学生不仅仅学习中文,但凡学校提供的专业都应有国际留学生的身影。再者,学生国际化还表现在国际学生在学生社团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学生社团没有国别之分,所有学生在一个共同的规则下,凭借自身的综合素质竞争自己感兴趣的任何岗位。最后,在综合考虑国际留学生占比提高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国际留学生中自费生的比例。高等教育是一种消费品,学生的意愿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示学生对该所大学、该专业的认可程度。
教师国际化的前提是国际教师在教师人数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其次,教师国际化指教师队伍来源广泛,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组合成这个新的庞大的家庭。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教师因为共同的学术兴趣聚集起来,携手改变世界。再次,教师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教育发言权上。一方面指国际教师参与大学的治理且具有关键性的发言权与决策权,这意味着国际教师有机会胜任大学的重要管理岗位。另一方面,也指教师在一些国际性的学术机构、学术期刊、权力机构中担任重要角色。教师有能力、有渠道代表国家利益、学校利益发声。
最后,教育国际化还包括教育资源国际化。教育资源指一切辅助学生学习的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学分互认机制等。对任意一所大学而言,能提供给学生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大学间通过战略合作协议,达成教育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不仅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有助于高校间取长补短、加强合作。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举措
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趋势、迎接日益严峻的内外挑战,我国高等学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应摒弃传统的思维路径,以全新的眼光、独到的视角探索高等教育管理新模式。具体表现为多样化的招生方式、灵活的人事制度以及高校应为人才培养质量“背书”等方面。
招生方式直接体现的是大学对人才的定位、对教学方式的探索、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因为招生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始点。当前,我国高校招生方式主体上是一直争议不断的高考,虽然近年来多数高校尝试自主招生制度,但是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改革传统招生方式,探索多样化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高校应努力实现从产品生产线中的“模子”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技术创新摇篮。高等教育不再是生产产品,而是创造知识、创新产品、净化灵魂、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如果说招生制度的改革是理念转变的始点,那么人事制度改革则是整个高等教育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人事制度改革关系整个学术共同体的命运,是关系高等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节点。人事改革表面上看是一种用人方式的转变,但是深层次的是一种管理理念的重大调整,是医治传统高校管理中低效、臃肿、官本位以及缺乏创新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改革人事制度,制定多样化的人才招聘方式、职称评定标准、政策奖励机制以及教研评价体系,网络一大批具有特色专长、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从而为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注入鲜活的血液。高等教育改革是人的改革,更是观念的改革,固步自封只会被历史淘汰。
学位证书自制意味着政府给了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国家教育部门不再以统一的样式为各高校授予的学位“背书”,各高校要靠自己的工作确保自己所授学位的含金量。在国际化的交流过程中,要实现与国外大学的资源共享、学分互认以及学术话语权,大学就应保证学生教学质量、遵守学术道德,为一切有关大学自身的行为“背书”。大学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行为的集合体,所有的行为将对大学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新的起点,各大学应抓住机遇,对自身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堵塞存在的各种漏洞,增强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品牌意识,真正把学生培养质量提高起来,创建自己的办学品牌,体现自身的传统和办学风格,用切实有效的制度和行为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这个历史时期,我国高校应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争取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从而刷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新概念。(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7072.html上一篇: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