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与支持的重点,但农科大学生的“理想的工作”却远离三农,归根结底是农科大学生的责任素质教育问题。熙可集团总裁朱演铭在2013年11月开课的首期全球农商CEO研修课程中指出,除了土地的问题外,目前,中国在农业发展上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农商的人才匮乏,这与农科大学生不愿选择涉农行业不无关系。因此,农业院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专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一、农业院校就业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一)农科大学生专业培养与择业偏向存在突出矛盾
以某农业院校2011-2013届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农科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专业对口和涉农单位都徘徊在40%左右,如农学专业甚至不足30%,林业专业毕业生到林业行业就业的比例仅为21%。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在乡镇基层和边缘地区工作,在珠三角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达60%以上。新农村建设亟须专业科技人才,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家出台了“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优惠的就业政策,这为农科大学生到三农工作岗位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但自愿去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比例却令人担忧。专业培养与就业择向之间出现脱节,最主要的还是内因――大学生本身不愿意选择,大学生的主观意识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要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专业本身的意义,在大学期间进行良好的责任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业发展需求与科技人才流失存在突出矛盾
虽然近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农业高校培养的农业人才大幅增加,但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我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总量不足,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6%;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实用人才中受过中等及以上农业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足4%,农业科技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不足50%;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1]。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科科技的转化和利用,“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2]。尚有60%的科技成果至今仍被束之高阁,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有很大关系,所以培养具有学农、爱农、务农责任意识的农村科技人才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农科大学生就业责任教育的现状与现实需求存在突出矛盾
农科院校大学生到涉农单位就业比例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亟须科技人才来推动。而且农科大学生作为专业知识的拥有者,伴随着他们对科技、自然、社会干预能力的增强,其产生的后果及影响的范围都十分广泛,如目前“谈吃色变”的食品安全危机中,“科技”的负能量也许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正因为这样,社会才对他们给予了更多的期待。要满足这样的期待,农科大学生要具备三项主要的素质要求,一是农业生产实践能力;二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思维能力;三是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而在这三项素质中,责任素质是基础,是核心[3]。
然而,目前大部分农科高校没有将农科专业责任作为整体纳入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的责任教育形式单一,载体单薄,仅仅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而涉及专业领域的责任教育内容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学生们对自己专业可能产生的责任问题缺乏足够了解,日后在实际工作中也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就业视角下农科大学生的责任教育模式
农科大学生责任教育是指以农科大学生为教育对象,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和活动载体,以增强大学生服务三农的责任意识为核心,帮助农科大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所承担的崇高使命和肩负的历史责任,帮助农科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使其自觉提高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责任能力[3]。责任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是德育的核心内容,是渗透性的、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否培养出富有责任感的人才,不仅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福祉的重要因素。
(一)以课堂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载体是课堂,通过教师传授的方法,使在校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农科专业本身的重要性,树立学农、爱农、从农的专业思想和就业观念。“课堂”分为专业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和职业规划教育课堂,以专业课堂为主,思政课堂和职业规划教育课堂要围绕树立专业认同、就业责任、社会责任等道德素质教育来开展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如“农业与社会”“农业伦理学”等专门责任教育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农科专业可能产生的责任问题,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模式要贯彻在学生日常的课堂教育中,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开展全程教育,贯穿大学生整个在校时间,以求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之效;这种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针对教师开展相关的责任素质教育培训;这一模式的执行方主要来自学校,体系较为完善,上下相通,便于宏观管理和统一协调,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这应该成为农科院校未来责任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
(二)以“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组织农科大学生下基层,到经济落后的农村乡镇,通过“三下乡”、支边、支教、调研、实习等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农业科技水平,这也是农科专业大学生支农实习最重要的职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农科大学生对三农现状的思考。宣传推广农技的同时,重点是认识到农业科技知识对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基层对农科知识和农技专业人才的需求度,初步锻炼服务基层的技能,并树立起农科专业人才应担负起爱农兴农的专业责任意识和爱国卫国的社会责任意识。这一模式的载体是实践活动,主要是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开展,使在校农科大学生从课堂到田间,从校园到农村基层,真实了解“三农”情况,服务“三农”发展,参与新农村建设。这一模式是由学校发起,鼓励学生组队参加,活动实施的地域对象可以由学校指定扶贫联系点,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熟悉的地方,此种模式对活动经费、学生能力有一定要求,需要学校大力扶持,贴近基层,更具真实性和锻炼性。 (三)以涉农企业定向委培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涉农企业与农业院校合作,出资委托学校为其培养专业人才,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教材,教授学生课程,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按照合同到用人单位任职。是否接受委培,学生有选择自由,一旦选择定向委培,就要按照协议接受培养方案、就业岗位安排和工作时间期限设定。委培模式在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越来越受企业与学校的重视以及学生们的欢迎。这种模式主要是农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具体细节由双方协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接受定向委培的大学生必须在协议的制约下履行从农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三农建设的专业科技人才,而且可以保障学以致用,至少学校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需求不脱节,从而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以农科大学生创业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农科大学生创业是关于农村经济振兴、乡镇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村科技研发与推广、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这对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村社会进步有巨大的推动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来支持学生创业,如开展创业园,培训学生创业的技巧和技能,帮助学生论证、修改其创业思路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联系社会资金或地方政府,或通过校企与地方政府合作来扶持学生创业的第一步运作,或将农科大学生创业基地作为一个典范,不断扩大基地的知名度和应用范围,激励更多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到创业基地实习实践[4]。从而鼓励、肯定和保护农科大学生从农的主动性和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支持创业,完成爱农从农的专业责任教育和做好安全农业,造福社会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教育。
(五)以典型事件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运用学生所学专业领域出现的典型事件或案例对农科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这里所指典型事件一般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极大的关联性或可遇性,运用这样的典型事件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那些如袁隆平、黄耀祥等模范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高尚的品德;而在那些食品安全危机问题事件中,我们更看到了责任缺失所酿成的后果。所以,通过典型事件来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可以让农科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责任意识”的正能量威力和负能量危害。这种模式视觉冲击力、对比性和示范性强,更具教学效果。
三、结语
引导农科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服务“三农”建设,责任教育自然是很重要的一步,但根本上还是需要社会能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环境。学校要加强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政府提供的政策优惠,要能兑现,能落到实处;基层工作岗位、涉农企业、“村官”等也要“高薪”,能回报他们父母十多年的教育投资,能维持他们“大学生”的体面和文化修养价值。总之,农科大学生爱农从农的就业责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的共同努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