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教育公平的含义
要理解教育公平首先应该先了解“公平”一词。公为公正、合理,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平指平等、平均。教育公平既有平等的含义,又有公道和正义的内涵。教育公平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享有同等的教育对待,享有同等的取得学业成就和就业前景的机会。教育公平包括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
二、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现状
(一)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我国自义务教育实施以来,虽然国家和政府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别依然存在,与城市义务教育相比,低入学率、低升学率、高辍学率依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显著特点。在一些偏远地区,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的人口基数比较大,这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少年儿童错过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教育起点而过早的走入社会成为“劳动力”。
(二)城乡教育过程的不公平。(1)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农村的教育经费要远远低于城市。(2)教师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资源的差异必会导致教学质量的差异。(3)办学条件的城乡差距。在教学设施上,相比于城市学校优越的环境,一些农村学校却连最基本的教育设施。
(三)城乡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教育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是结果公平的前提和基础。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或决定结果的不公平。以大学阶段为例,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争取大学入学机会竞争力相对不足,所以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一般高等院校和地方院校,而城市学生则主要集中在重点院校。
三、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基本背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影响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设施落后、甚至长期留不住优秀人才的状况。同时经济的不平衡也拉大了居民的收入差距,使得城镇和发达地区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农村对教育支付能力不足,降低了对教育的有效需求,反过来也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文化观念的差异。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他们的父母本身文化程度不高,不能意识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在教育上的花费是一种浪费,因而导致他们的孩子没有接受教育或只接受一点教育。甚至在一些偏远地方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一些家庭因为条件有限而把更多的教育机会给了男性,使得一些想学习的女性孩子没有机会走进课堂,人为的观念上差异使得农村孩子的教育无法顺利进行。
(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导致城乡教育的不公平的一个主要原因。城市里有最优秀最先进的教育设备设施,接受更广泛的教育,而在农村学生们仅仅能保证正常的教学,当一些城市学校忙着花费巨资扩建学校时,超过一大半的农村中小学连基本的运行经费都难以保证,还在为一根粉笔一张纸张的使用而节俭。教师数量的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最终都会导致城乡教育的不公平。
四、解决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城市化步伐。马克思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的经济才能更好发展,才会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中。经济状况是决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城市的经济实力比较强,当地政府和居民就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教育;而农村却相反,所以城乡教育差距的形成经济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要实现城乡基础教育的公平,必须先发展经济,经济间差距缩小,教育差距自然会减小。
(二)以公平理念来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应该改变教育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确保校舍的安全和舒适,适当的引进现代化教学设置,使得农村孩子也能拥一个有好的教学环境;要加强和改进农村教育师资建设,尽快改变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局面。要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和待遇。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要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能力水平。要优化和整合现有的教师资源,提倡和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去任教。
(三)改革现有教育制度,促使教育均衡发展。现在一些政府部门缺乏整体理念,把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割裂开来,而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城乡义务教育共同发展。同时要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使得人人拥有公平的教育机会。现在的一些重点大学对西部地区的考生只投放少量名额,导致西部考生必须以很高分数才能被录取,人为的造成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地区差异,违背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所以应该改革现行的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制度,真正的做到教育公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