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95后”大学生的特点
1、个人主义突出、维权意识较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95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受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得影响不可低估。他们的思想更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多的倾向于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只在乎所受的利益和个人感受。对中国的历史、国情、传统文化的了解欠缺,对西方文化的认知片面,甚至误读。在倡导大学生增强维权意识的社会氛围背景下,唤起了“95后”学生的维权意识,但同时也使得部分学生不能够正确行使自己的维权行为,也使得自己的维权行为陷入一种误区,使学生过分注重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行为。
2、人际交往问题突出、孤独感较强
“95后”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倍受家人和呵护和爱戴,也导致性格较为独特,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学生步入大学之后,是人生第一次离开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独立生活,面对的都是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环境,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在集体里进行,许多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无法得到统一。同时他们又不具备能够良好适应集体环境的能力。纵使表面来看他们都以成年,但中学时单一的学习生活内容使他们的心智仍然处于较为单纯的状态,面对真正的集体生活,每天都要自己面对一切人或事,心里缺乏安全感,感觉压力很大,更有少数学生导致心理问题突出。在随机调查的100名学生中,有62人明确的把人际交往认定是大学生活重要的部分,他们更希望大学生活能结交到知心朋友。在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同时,一旦受挫变会产生恐惧、自卑等自我否定的情绪表现,孤独感较强。
二、“95后”大学新生出现的问题
1、理想与现实大学之间的差异
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受很多“经验人“的介绍,以为大学是个非常轻松,无忧无虑的象牙塔,没有传统的压迫式学习氛围,摆脱了家长对自己的限制自由,对大学都抱有各种憧憬和想象,认为大学像传说中的非常自由、“美好”。进入大学之后,面对新生入学初期的军事化教育,较高的标准、严格的要求,现实的大学并不像自己臆想的样子,无论是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周围的人和事都有很大差距。因此内心易产生落差。
2、对所学专业以及未来发展的迷茫
很多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并不十分了解所报专业的具体情况,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向,所学技能,以及现在的就业形势和未来的趋势方向,更有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能够考上大学而根据自己分数随意填报专业,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喜爱这个这专业,也没有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踏入大学校门之后,新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到陌生,没有对本专业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起初学习一些基本的理论课程让部分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误以为自己入错了行,选择错了方向,又没有及时调整好心理状态,导致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感到失望和迷茫。
3、内心脆弱敏感、自我认知不足
“95后”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成长的一代,在新媒体昌盛的社会环境氛围的影响下,思想活跃,个人主义色彩浓厚,但同时他们也正处于身心发育接近定型阶段,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但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情感丰富却又不稳定,受到鼓励就较振奋,遇到挫折便灰心丧气,缺乏承受挫折和抗压能力。个别学生对自己的个人认知不足,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我价值,认为读大学主要是为了混文凭,与学习文化知识相比较,更应学会的是搞人际关系、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远离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把学习文化知识作为首要任务的基本前提。对自我的认知和价值定位存在欠缺。
三、对“95后”大学新生教育的思考
1、丰富入学教育形式、延长新生入学教育时间
突破现有的“报告周”为主的入学教育集中式教育模式,创新新生教育形式,将团队素质拓展或能够展现学生个性特点的活动作为学生融入大学的切入点。将大学基本规章制度和校园学习生活指南结合到与学生互动的活动中去。利用现代新媒体通讯的便利条件增加与学生沟通和了解,迎合“95后”的学生特点,延长入学教育的时间。现有的入学教育通常为一至两周左右,在调查的100名学生中,有42%的同学认为自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逐渐适应,还有12%的同学表示需要更久的时间才适应。因此把入学教育的时间可以拓展为几个阶段:入学教育预备期、入学教育关键期、入学教育观察期。同时把入学教育纳入学生综合评比的制度中,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2、扩大高素质的青年辅导员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清华大学校史馆时曾指出,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辅导员是把握学生思想情况的巡查员,更是能够直接引领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引路人。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的年纪相差较小,所以青年辅导员更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更能把握学生的情绪和状态。因此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激发青年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方法,身体力行的给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榜样作用。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的更新、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促使大学生自觉的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3、设立目标、加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程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四年看似时间漫长,但实际上如果不进行详细的规划,时间转瞬即逝。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进程,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落实工作。大学生在读大学的四年期间,除了学习基本的专业文化课之外,每一年都有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掌握的综合知识。因此在入学教育时主要从两个层面为学生设立目标。一是具体告诫学生,大学四年学习中每个年度应该掌握的内容。例如大一期间要熟悉大学生活、了解所学专业内容、加入社团活动;大二期间夯实专业基础、参与重要竞赛;大三期间进行职业素养训练、投身社会实践;大四期间搞好专业实习、职场实战演练等。二是做好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从入学初始快速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详细的介绍所学内容及就业方向,帮学生设立目标,摆脱迷茫期,让学生尽快融入角色,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做准备。(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7782.html上一篇:英国特色学校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下一篇:关于女性教育效益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