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安排上过于“中国化”。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汉语国际教材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内容的安排与编写过于“中国化”,不能很好的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融合。例如,目前普遍使用的汉语国际初级教材中,“王府井”、“弗朗西斯”的这样的地名音译随处可见。这样的音译看上去问题不大,但是往往容易让汉语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摸不着头脑,不明就里。教材中还容易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将口语和书面用语混淆,这对于外国人学习中文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此外,有的课文的编写内容太过于单调,与实际生活脱节,缺乏相应的真实性。这些内容编写的局限性都严重影响了汉语国际教材的质量。
(二)教材未体现出汉语特征。目前,汉语国际教材的编写中对于汉字的特征并未明确给予体现。其具体表现为对于汉字中的“字”和“词语”的相互联系的关注度不高,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词语”上面,而对于语法的使用等也有讲解过多的“嫌疑”。这些都削弱了本该突出的汉字特征,因而直接影响了国际汉语教材的整体质量,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三)教学安排上不科学。目前,被大家广泛使用的汉语国际教材在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安排上与大陆的教材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汉语国际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目较少,内容的编排也不是很科学。同时,教材中的新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一目的也不明晰。因此,要想提升汉语国际教学水平,让教材的编写更加合理、科学,就必须结合当地实情进行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并考虑英语国家学生的学习习惯,让汉语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加具体实用。
二、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编写的策略
(一)文化上针对当地实情。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教材的编写必须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就是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实际情况等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例如,由于美国种族众多,其文化背景和所能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大有不同。非裔美国人喜欢在课堂上感受被调动、被渲染的教学气氛、喜欢有节奏的说话方式,也喜欢采取辩论式方式进行学习。而传统的汉语国际教材则不太能够根据学生实情进行因地制宜的教材编写。因此,在进行教材编写时,教师可以多安排一些互动的内容,让学生多一些参与表现的机会。此外,教材编写的时候,还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针对一些东南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汉语听力水平一般都较高,但读写能力则较差,那么针对于这类学生则应该重视读写方面的训练。
(二)根据语言上的差别,考虑教学重、难点。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注意不同国家汉语存在的主要区别。因为汉语的很多特点是其他国家语言所不具备的,因此,应该将重点内容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例如,英语和汉语而言,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而言,在进行汉语教学中应该着重对汉语音调等内容进行学习。而在语法学习中,应该强调对于虚词的学习。这有助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其次,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汉语与各国语言的共性等进行相互的联系。例如,通过对比汉语和英语的修辞手法来看不难发现,二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有着很大的区别。以汉语的“对偶”为例,这个修辞手法包括了正对、反对、和串对这三种方式。而在英语中,“对偶”仅仅仅只有反对这一个表现意义。
最后,中国的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修辞手法也有很多。因此,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将汉语和各个外语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找出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具有针对性的原则,突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对教学中的关键点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在宏观上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
(三)教材设计上要适应当地教学组织安排。当前,到中国留学学习的多为一些精英人士,而在海外学习汉语的学生则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水平不一。因此,面对这类人群编写国际汉语教材则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与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相比,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学则具有更强的层次性和群众性。这类学生的学习时间大都较为分散,一般不适合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因此,这就客观上要求在进行课程设计上要具有相当大的弹性空间。而此时配合的教材也应该适应这样分散教学的特点。只有这样的教材才能让本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恰当的教学手段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在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上,李禄兴就以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为例进行了讲解,都柏林大学每个学期进行汉语教学的课时有十二个星期,其中每门课程每周的学习时间大约为3小时左右。这三个小时被计算为一个模块内容,而一个模块完成则可以被计五个学分。因此,针对于这样的教学安排,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课时、课程安排等综合因素,设置教学量适宜的内容。一般而言,一个学期学习的汉字数量可以安排在一百二十个字到一百五十个字左右。而假如这时使用国内的基础汉语课本,就显得教学容量过大,对学生的学习信心也会产生巨大的打击。
在国际化汉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应该始终明确语言能力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语言知识的传授仅仅是为了辅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换句话说,不能将汉语国际教学变成一门知识课。汉语国际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收获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些都必须在教材中体现出来。教材编写应该尽量凸显教学目的性,让有限的课堂资源、教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力。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汉语已经成为了一项越来越重要的语言,受到了世界各国人们的重视。但是走出国门的汉语和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我国汉语教学者对这两者教学的区别还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汉语国际化教育倡导的是国别化。因此,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教材编写上,针对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际汉语教师应该以大纲为基础,尽力创造符合当地国情的教学方式,认真贯彻国别化原则,在教学中体现汉语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让国际汉语教育变得更加的健康和完善。(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7786.html上一篇:关于女性教育效益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