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多人都无法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除了就业之外的其他的创造价值的方法。显然,创业就是一种很明智的,但又很“冒险”的想法,近年来,国家和高校也都开始重视对创业的扶持的工作,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然而大学生创业,首先要有一种创业的意愿,还要有相匹配的创业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两个前提,才能做到更好的创业。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创业环境的影响
创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可以将其分为硬件与软件两个部分。硬件环境即是高校、社会、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通过政策、资金、培训等给予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软件环境就是大学生自身与创业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其专业素质、社会关系、各类资源等。这种创业的环境,其实就是大学生创业的基本要素,内因和外因,如果充分的协调好这两种因素间的关系,就能够使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从而对其创业意愿受到产生影响。
(二)创业能力的影响
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通常而言,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主要包括对市场的预测能力、产品服务开发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交际能力等,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些能力越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就越强。市场的预测能力通常是指大学生对创业项目是否具有潜力的一种预知能力,这种对市场发展趋势的敏感性,是其具备创业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拥有这方面能力的大学生,通常会抓住市场中难得的机遇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其创业的方向。产品服务的开发与创新能力则是在对市场机遇进行把握之后,按照一定的方向,来将这种商机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能力,这种创新的能力也能使大学生愿意去尝试创业。团队合作、管理经营能力则是其在创业得以进行之后对团队和生产的管理与协调,同样会影响创业的成功与否。这些能力对创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具备了这些能力的大学生,对创业也大多较为感兴趣。
二、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和能力的教育体系构建的尝试
(一)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建议
1.促进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树立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树立有助于加深自身的了解、为其发展提供方向,对其创业意愿的增强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如果能够树立科学合理的创业价值观,对其创业的活动时十分有利的,这种价值观的树立可以通过创业教育的途径来实现。创业教育不单单是一种临时而速成的培训,而是一种关于创业的价值、是否适合创业、创业的方法、创业的所需因素等多方面的学习,旨在通过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为社会提供创业人才。在创业价值观的树立上,应当避免所谓的“速成创业”,应当使得大学生通过这种教育,能够树立创新、科学、健康的创业价值观,使其能够想就业,并且能够就业成功。
2.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指导
大学生就业的意向和方向的确定离不开创业教育的指导,在对大学生就业引导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当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方向、生产和行业结构、市场需求等角度进行分析,确保大学生的创业方向能够得到保证,避免陷入因信息不符所导致的创业失败泥淖中;其次,强调个人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对当今市场上各个行业、职位以及行业结构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分析,向其灌输一种持续学习的思想,并鼓励学习;再次,强调市场竞争与管理的关联和协调。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是需要具有多重能力、多重专业知识基础的综合性人才,强化对其创业方向和意向的引导,有助于其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以更好地应对将来的创业难题与机遇。
3.促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
传统的就业理念主要强调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考取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或者找到一门工作清闲、待遇丰厚的工作。在我国对大学生精英教育阶段还停留在“上大学就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这一层面上。随着我国大学生的门槛越来越低,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这时,就应当由高校及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充分的了解教育动态和当前就业状况,使其能够有个理智的择业观。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是其创业行为乃至创业意愿的前提,而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与环境的影响也是离不开的。校园和家庭环境则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家庭和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注意培养其创新意识,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促使其养成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及意识基于鼓励和支持,在创业条件上对其予以支持。
4.使大学生具有创业的热情
创业的热情也就是其创业的积极性,首先,需要学校引导和帮助,通过对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目标的调整和革新,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其次,应当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从学校到社会都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舆论,并使之成为一种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热情。再次,大学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强化对大学生创业热情的培养,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以创业讲座等方式,来使其积极的参与到创业当中,并且适当对其采取激励政策,使其能够在积极的创业环境下,正确的认识创业、了解创业并且热衷于创业,使其创业的热情得以点燃。
(二)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教育的力度
所谓的创业能力,就是指大学生将已知的信息、知识和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所需要智力或者非智力因素的支持。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教育时,应当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当其具备创业意愿的同时,使其具备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使得大学生不但能够找到工作岗位,还能够成为岗位的创造者。在大学阶段,更加强调素质教育,对个人能力的要求较高,而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的时期。所以,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充分的发挥引导作用,使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激发、创造能力得以提高,积极探索和改革教育模式,大力发扬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优化和完善以大学生创业能力为教学重点的教育体系
大学生较其他创业者而言,具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其长期处于受教育的环境下,致使他的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创业方式的选择与大学的教育联系密切,这里体现了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大学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活动和创业培训,使得大学生处于一个对创业十分有利的文化氛围,加之一些政策和教育的支持,使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创业能力。
在实践中,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实践基地,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支持。这种实践基地的创办,能够有效弥补创业教育偏重于理论的缺点,使大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在创业理论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这种实际操作的媒介,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平台和创业环境。另外,高校还应当积极地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训练,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创业训练机会,使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加自信的态度、更加清晰的思维。而在其实践训练的同时,还应当时刻地提醒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又会发生哪些困难,使之能够以一种虚心理智的心态,去挖掘自身潜力,为以后艰难的创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高校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可以创办一些创业大赛、设计大赛等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为其创业打好基础,使其创业能力得以提升。
另外,构建创业实践基地一定要做好硬件与软件资源的配备工作,在构建的方法上更应当注意科学、合理。硬件资源通常包括电子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信息数据共享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丰富的、广泛的信息支持。在软件资源的配置上,主要应做好完善的、合理的实践训练流程,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规律为依据,摆脱以往的刻板教育方式,通过自由化、市场化的运作,使得这种实践变得更加贴近现实,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其在对社会关系和业务关系的处理时,能够充分的发挥其特长、检验其能力。
2.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
创业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的,这需要大学生具有过人的才智、足够的能力、敏锐的市场感官等多种品质,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硬实力,为创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挖掘大学生内在的潜力,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努力的唤醒、诱导、启发其创业潜能,使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创业过程中,这是创业的精神支持。
在创业教育开展时,学校不仅仅负责教好学生,还应当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通过对自身的长处和短处的了解和认识,积极的去弥补自身的不足。系统的掌握创业知识,对市场的发展规律、产品服务的经营理念和方向、国家对创业的政策支持、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学习。在实践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学校所提供的创业机会,不断地开拓进取,积极尝试和创新,使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另外,学校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当中,还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风险观念,并且努力培养其抗风险的能力。创业的风险可以通过大学对大学生创业的心理素质、创业准备、资金管理方法、行业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教育,来实现对大学生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以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
大学生创业相对于其他创业者来讲,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其受教育环境影响较为深刻。创业意愿是大学生创业的前提,而创业能力则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提高其创业能力,高校应当充分的发挥其引导作用,通过对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基地的创办来使得大学生创业成为一种可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7903.html下一篇:关于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