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002-01
导生制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导师制”一词源自英语“monitorial system”,是英国国教会牧师安德鲁?贝尔(Andrew Bell)和公谊会教师约瑟夫?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同时创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又称“兰贝制”或“级长制”。
一、导生制创立的背景
工业革命后,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加深,社会对于有一定读写能力的工人的需求加大。但是,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纷纷涌向城市,城市人口激增,社会贫富悬殊,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童工的大量出现更加使得英国初等教育发生退步,这就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产生矛盾。
18世纪时期,英国的初等教育基本上由国教教会掌管,政府并未担负起这一职责。此外,还有慈善学校和一些私人学校存在,这些学校主要依靠私人的捐赠,教学形式灵活,主要以教授《圣经》为主,学习基本的读、写、算数。导生制正是产生在这一类慈善学校中。
二、导生制的创立及内容
贝尔是英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1787年,他远渡至印度,受命监管马德拉斯孤儿学校。而对学校的惨淡状况,受到孩子们玩乐的启示,贝尔开始推行“沙盘”教学,在年级中选取成绩优异的同学作为老师教学的小助手来协助老师的教学,负责教授其他同学课程。1798年,贝尔出版了《一个教育实验》(An Experiment in Education)一书,介绍他在印度的教学经验,但当时并未引起关注。
1798年,约瑟夫?兰卡斯特开始了在自己家乡的办学之旅,因收费低廉,很快就吸引到大批家长将孩子送到他的学校学习。可是,因为经济状况的不佳,兰开斯特无法聘用到足够的教师,于是,他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他负责教授其中一些较优秀的学生,再由他们来教授其他的孩子,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兰开斯特很早就注意到贝尔的书,在办学几年之后,他也将自己的办学经验进行总结出版,发表了《教育的改良》(The Improvements in Education,1803)一书,这本书的内容更加广泛,是后来研究导师制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之后,在1805年,随着贝尔与兰开斯特的会而,经过他们对自己及对方教学形式的商讨与研究,“贝尔兰开斯特制”及导生制最终形成。导生制也称相互教学制度,是由教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作为助手,让他们先接受教学内容,再由他们转教其他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导生制学校,上课前都由教师先负责教授导生内容,再由导生教授自己组内的学生。
三、导生制的缺陷及历史影响
(一)导生制的缺陷
在导生制学校中,充任导生的大都为与学生同龄的孩子,他们除担任导生的职责之外,与其他同学一样要面对繁重的课业,并且,他们往往只是提前两个小时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无法融会贯通,也不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导生的教授往往是机械的简单重复,教学水平很低。
(二)导生制的历史影响
1.设置分级制,开创分级教学法。分级制是导生制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所掌握的知识水平的高低将他们分成若干年级,这有便于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有序。“根据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方法,使教室的空间层次从一元转变为多元。也就是说,它使教室成为能有效地衡量、对比学生表现的场所”。
2.强化了初等学校的宗教教学。创立导生制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的宗教教学。因此,在贝尔和兰卡斯特的学校中进行的读、写、算基本上都与宗教内容有关。
3.导生制的创立使得19世纪英国的初等教育得以在极为廉价的基础上高效运行。只需要少量的教师,就能维持一个学校的运行。
19世纪是英国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将英国带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而对这一时期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导生制的创立与发展无疑是十分及时有效的,它为英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积累了经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