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
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坚持对党组织设置模式创新,使其与实际形式的发展与时俱进。
一方面,要细化流程。以学生处党总支为主,制定详细的流程图,推进学生团体支部建立健全班上的党支部工作,学生在其所在的党支部的带领下开展各项党的活动,并接受党的教育。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很多学校在学生党员基础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处。要进一步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就必须填补此项空白,在原有高校党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学生党组织体系,以“一年级有党员”为基础,在二年级建设党的小组,并以三年级大学生为主要成员,建立学生党支部。
另一方面,把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设置成为一个长效的,发挥最大功能的管理机制,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坚实基础平台以及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主要阵地,让优秀的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支部的力量将整个班级、年级、学院,甚至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支部成为整个学生群体共同进步的核心力量,调动周围同学热爱党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党组织呈现出发展一个党员、带动一批党员的良好现象。
二、拓宽教育平台
大学生党员要经历风雨、增长见识、提高才能、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就是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这也是大学生党员培养自身先进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基础平台。大学生党员是否可以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这要靠实践活动来进行检验。
首先,在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用先进文化与社会实践来评价大学生党员。作为学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党员将实践与理论融合在一起,用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测试和评估他们的党性观念、道德、奉献精神、责任感和爱国主义。
其次,坚持先进性的专业活动训练。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国家,作为一个党员要时刻站在最前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尤其是在国家发生重大政治事件时,也应考察学生党员在这方面的态度,同时了解作为学生党员,能否正确地表达自己立场与态度。
再次,学生党员通过志愿者的服务,以青年志愿者的形式开展服务群众的实践社会活动。这一点上,之前很多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榜样作用,主动去接触社会,自觉地去服务群众,体验基层生活中的基础工作与基本情感,可以从根本上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这种服务意识以及奉献意识是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展的。这些实践活动能将学生党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理解党的先进理论的精髓所在,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念。
三、丰富教育载体
学校应当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农村贫困地区、医院、养老院和社会福利院等地区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用自己的力量进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党性与服务群众的意识。还应该建立一个学生党员佩戴党徽的上岗工作制度。在工作和生活中,接受群众的检查与监督。特别是在学生党员去医院、敬老院、福利院等地点时,对学生党员的实践活动,个人行为规范应该给予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作为学生党组织的各个部门也应该采取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之中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向优秀的党员同志靠拢,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四、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由于在社会中的影响,学校也沾染了不正之风,从而致使一些高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的动机具有一定程度的功利性,入党以后存在搞形式主义的劣习;同时也存在着作为学生党员对个人利益的过分盲目追求。虽然这些现象不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全局性建设的大事件,也并不是多数党员的思想,仅仅是个别党员的个例,但是此类思想的影响是广泛的,其危害也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我国高校应当加强党建工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党建工作的队伍建设,应先从一般学生的思想上入手。表现出党的先进性,使普通同学在工作中增强对加入党组织迫切愿望,并督促学生党员要经常性地写思想汇报,向党组织汇报自己近期的思想工作,带动普通同学的思想先进性。
其次,提高党建工作的队伍建设,对加入党组织的成员,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保障党员的基本素质。同时,对那些在党组织之中多次获得荣誉的党内先进分子,及时鼓励,号召全体学生党员进行学习。
再次,加强党建工作的队伍建设,需要在对党的工作上加强组织、协调以及管理能力。在日常工作之中,多组织学生党员参加党的各项工作以及党组织的活动,同时鼓励党员在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积极表现出自身的责任感与敬业态度,充分发挥自己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8033.html下一篇:创新创造时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