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试论青少年养成教育

试论青少年养成教育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养成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1989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强调:“要注重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鉴于此,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养成教育也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青少年养成教育,首先要把握养成教育的内涵,并由此反观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现状,继而确定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发展路径。

  1 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养成教育应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要界析养成教育的内涵,首先要从分析人的属性入手。人的属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物性(自然属性)和理性(社会属性)。人的物性与生俱来,具体包括人的生物性和动物性;人的理性由文化、文明为载体而传承,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育互动活动中逐渐养成。一个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物性正常发展与理性逐步提升的结合过程,人的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居于主导和决定地位。[1]人的理性一般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是指知识技能和伦理规范的认知与行为,即个体对社会意识、规则、价值标准的接受以及与之相吻合的个体行为表现;后者是指道德品行与人文精神,即个体对以上社会意识、规则、价值标准的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同时将此标准外化为自己自觉、主动地行为表现。因此,工具理性的内核是求真,价值理性的内核是求善求美。其中,工具理性是基础,价值理性是导向。[2]养成教育的责任就是在承认人的物性的基础上逐步提升人的理性。

  人的理性提升包含两个基本过程:一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个性道德理性的形成。前者是后者的生活外化,对应人的理性属性中的工具理性,后者是前者的精神基础,对应人的理性属性中的价值理性。[3]养成教育既要塑造个体的外化行为,培养个体的行为习惯;也要促使个体逐步认可道德规范、树立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前者注重对个体德行的生活养成,后者注重对个体德行的价值启蒙。这便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即养成教育包含外在养成和内在养成。

  当代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价值体系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德育的重心不应仅是单一的价值体系的传输,而是提升个体在遵循社会基本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价值自主选择的意识与能力。[4]外在养成固然重要,然而内在养成因其着眼于对个体的价值启蒙而应成为养成教育的核心。由此,“养成教育”中的“成”应释作“生成”、“长成”,却非“约束成”、“规范成”;而“养”应释作“培养”、“修养”、“习得”。“养”是“成”的手段和途径,“成”是“养”的目的和结果。[5]

  2 青少年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

  养成教育之于德育的重要意义虽已成共识,但在对养成教育的内涵理解和实际操作中,尚明显存在问题。

  第一,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受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思维惯性,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分数论成败”的人才评价标准。考试,这一原本作为衡量教育目的实现与否和实现程度的工具,却成为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结果导致教育目的的异化。与之相关的,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上,并认为好的学习习惯是达成良好学习结果的充分必要条件,于是许多学校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本该作为养成教育终极目标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养成教育的宝贵品质――“提升学生自我意识”却被忽略掉了。

  第二,重视外在养成,忽视内在养成。目前的养成教育实践主要体现了两种价值取向:“规范→规范”的知识性养成观和“规范→行为”的行为性养成观。前者是指将道德知识的传输当作养成教育的全部,表现为德育教学化,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导致学生的知行脱节。后者将道德行为的外在表现当作养成教育的全部,片面追求德育行为,把行为凌驾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之上,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表面化和虚假化。[6]在这两种养成观的指导下,教育者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强调“他律”的作用,学生往往难以真正内化道德规范,更难以产生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应是在道德信念的支撑下产生的稳定、自觉、持久的行为,道德信念是个体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内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激发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在“信念→行为”养成观的指导下,才能具有长期稳定的自觉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成教育。

  第三,纠结于问题行为,忽略发展学生的优势。目前养成教育更多地将视角定格在学生表现出的所谓“问题行为”,继而以帮助与被帮助的线性方式进行教育,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首先产生的是心理上的“问题认同”,接下来便将“问题”作为回避学习、逃避责任的理由,最终导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和自暴自弃。[7]这种结果背离了养成教育的初衷。养成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前提是树立“问题行为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应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线性关系,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在学生的“问题行为”中发掘闪光成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调整自我认知,唤醒自我悦纳。

  3 青少年养成教育的路径选择

  养成教育是基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青少年养成教育必须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教育资源的整体合力。具体说来,青少年养成教育应遵循系统化、发展化、生活化的发展路径。   第一,青少年养成教育是系统化的教育。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是组成系统的要素,要素功能的优化是系统功能优化的前提,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是系统功能优化的重要条件。首先,优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功能。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要提升对子女的教育理念,改进家庭教养方式,改善家庭成员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提高自身修养,身教与言教并重,以榜样的作用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在学校教育方面,树立正确的养成观,淡化教育功能的工具性,搭建养成教育平台,组织养成教育活动,同时建立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机制,面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在社会环境方面,要联合社会相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净化网络空间,减少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其次,学校教育要充当好协调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的中介角色,通过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同时与校外相关部门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广泛利用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并积极联手营造优良的教育氛围。总之,在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三者虽然分工不同,但应保持方向上的一致和功能上的互补。

  第二,青少年养成教育是发展化的教育。青少年是发展的人,这一本质特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青少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二是青少年在某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行为”不具有终身性,青少年具有不断发展的可能。第一层含义要求养成教育的重点任务应具有阶段性,如在初等教育阶段应重点训练学生基本的卫生习惯、遵守规则习惯、读写习惯、作息习惯等,在中等教育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为人处世习惯、锻炼习惯等,在高等教育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实践习惯、创新习惯。每个阶段养成教育的任务虽有侧重,但各阶段应前后连贯,保持一致,前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是后一阶段任务完成的基础,后一阶段的任务是在前一阶段任务完成基础上的提升。第二层含义要求教育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养成教育的目的不是竭力挖掘学生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正是通过“问题行为”所带来的经验才不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问题行为”终有原因,与学生一道寻找原因,发现学生的潜能,时刻抱以期望,指引学生发展才是教育者应该做的事情。

  第三,青少年养成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养成教育不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说教,而是真实存在于学生身边的教育。首先,养成教育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其次,养成教育应融合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只有在道德实践中对道德规范进行反复的体验和检验,才能够真正形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进而产生道德信念,而只有在道德信念指引下产生的道德行为才是养成教育的根本目标。最后,养成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性。[8]养成教育更多的是在生活里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实现的,正因如此,在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中,应重视榜样的作用,通过榜样力量和教育者自身的示范,来内化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知、认同和内化,最终形成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818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