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Explore New Mod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s Cooperation
WANG Chen
(Xuancheng Technical School, Xuancheng, Anhui 242500)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 to develop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train route. To achieve learning, internships, distance docking employment, students, schools, businesses benefit all three parties that school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urriculum structur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develop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中职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为此,需要优化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而校企合作模式,是中职学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 实现学习、实习、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受益
1.1 学校应该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来调整课程结构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的课程改革应该满足企业的要求,实现结果导向到过程导向的积极转变。因为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学校应该根据企业用工的实际情况,注重知识传授方面隐形知识取代显性知识成为发展趋势,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要更加注重实践性,应用型知识内容应当在所有学习内容中居于主导位置,中职学校需要注重动手教学的安排,确保学习内容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1.2 要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要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教学管理机制,首先必须要规范校企产学研的工作程序。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学校参加学校管理机制的完善,特别是在技术工人需求和预测、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需要必须要过完善机制,以保证听取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意见。
要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还要建立教学质量评价督导机制,要通过质量评价监督机制,落实校企合作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为了做好对校企合作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需要统一命题、统一监考、统一评卷、统一登记,以利于学校与企业按照同一评价标准和体系去有效评价校企合作的效果。
1.3 要正确处理校企合作的关系
(1)处理好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关系。校企合作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终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要和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其中,理论学习是前提,通过理论学习,可以掌握今后工作中所遇到各种问题的基础理论。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的文化理论知识,这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中职院校培养的劳动者同时也是社会公民,要想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素养。中职学校培养的劳动者是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主体,而并非工具,所以必须得到尊重,必须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这些都是理论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同时,实践训练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措施。通过实践训练,设定与今后实际工作基本一致的环境和场景,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实践水平。
(2)要正确处理受教育者的双重身份的关系。在实施校企合作教育中,学生作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当被调动起来,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去,真正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获得认识上的提高和实际技能的飞跃。在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经济补助,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通过正向的经济激励,提高其参与校企合作实践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当初设定的教学目标。
(3)要正确处理以工作任务为依据和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关系。校企合作的课程设置必须要考虑到工作实际情况,与企业今后工作实际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工作实际。要以能力为基础确立课程内容,学生到企业实习,要强化对专业领域最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和传授,注重在实践中创设高度仿真的工作情境。校企双方要在这方面达成共识,要精选典型产品组织教学活动,使工作任务典型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教学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的内容,使校企合作的课程设置能为校企双方带来实际的利益。
1.4 采用任务引领型课程设置,实现“工学结合”、“做学一体”
任务引领型课程既重视发挥企业技术专家和行业专家的课程开发作用,又发挥企业知识工人在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既把握职业岗位现在与未来对从业者的要求,又把握职业教育的规律,课程设计要有利于师生互动,使“工”和“学”都能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任务引领型课程建设的重点是:(1)优化人文素质的课程。(2)完善专业课教学标准,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 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利益协调和保障机制
2.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利益协调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涉及到对方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方的利益都应该兼顾,才能保证制度设计和运行能够得到各方的支持,其实质是要求制度的运行必须要严格遵守市场规律,兼顾各方利益诉求。
(1)有实施总体规划的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可以来自政府,政府的支持是校区合作的政策保障。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经贸部门、劳动部门等直接相关部门在校企合作中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成员也需要和学校和企业的代表,企业和学校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落实人,其诉求和主张应该得到尊重。
(2)配备能够满足实践要求的办公室。校企合作必须要有一定的办公环境,需要具备基本的物质基础。办公室是基本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办公场所,相关人员才能安定下来,才能有心思、有精力从事实践工作。通过配备能够满足实践要求的办公室,也可以让学生有归属感,能够及时有效保障学生的权利。
2.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利益保障
通过制度保障利益诉求是校企合作成功的经济基础,必须要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
(1)切实保障学生的利益。学生是校区合作的参加者,是学习培训活动的对象,必须要通过经济激励,提高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如对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发放一定的劳动补助,既可以激励学生,又可以减少学生的经济压力,可以获得学生家长的支持,获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对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无疑是雪中送炭。实际上也可以提高企业和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此外,还可以为参加实践的学生购买社会保险和其他商业险,这样可以预防学生在工作中特别是一些危险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还能留住学生,让学生心甘情愿在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可谓一举多得。
(2)企业好学校利益的保障。对企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发掘和培养今后的员工,而具备较强胜任能力的员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宝贵财富。
对学校来说,中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实践操作能力弱、理论功底强的现状。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定期选派教师赴相关企业去做短期工作,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亲身了解最新的行业工艺设备、生产技术等的情况,掌握企业对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从而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还可以积极引进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或者不定期地邀请企业技术专家举办专题技术讲座,这样能够有效地带动教学改革,确保专业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保证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建立起深层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建立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学院可以了解企业最新的技术、工艺以及对员工的要求,有利于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遵守工作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讲求实效,扎实工作。再则,这种全新的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和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冲突,这就促使我们改变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8296.html上一篇:如何发挥继续教育基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