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励志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追溯“励志”一词的本源,“励”即激励、鼓励之意,“志”,一指志向,抱负,亦即理想,励志,指集中心智致力于某种事业。新时代的“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激发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青少年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系统地培养青少年的成功品质,激发青少年潜能的教育。励志教育的本质,是帮助青少年树立志向,激发青少年的动力,磨砺青少年的意志,并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质修养,从而走向人生成功。
二、传统思想教育下的家庭励志教育
古时候,励志传统教育理念提倡精神层面上的成功,不管是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只要实现了原先的既定目标,就是一种成功。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世人对成功的理解发生了曲解,对于目前各方面压力的增大,家庭励志教育引起了普遍重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带着能够提高自身素养及综合竞争力的初衷接受励志教育,这无可指责。家长往往要求孩子们阅读各类励志图书,参加各种励志类的培训班,这已经成为一种培训模式,很多人都对此趋之若鹜。但是,这种不正确的家庭励志模式,让孩子只是盲目地参加所谓培训班,而忽视了励志教育的真正内涵。很明显,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真正的家庭励志教育是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和积极引导,激发孩子在困境中的潜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不畏艰难,为了理想努力奋斗拼搏。家长能够在对孩子的励志教育中真正认识这一点,并且努力改变现状,是家庭励志教育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三、家庭教育中的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为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必须更新家庭教育的观念,家长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努力。
1.家长首先要正确的理解励志教育
(1)励志教育不等于吃苦教育。教育界有一种误读,很多家长单纯地把励志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家喻户晓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就是一个近乎残忍的励志,勾践固然是复国成功了,但这是以扭曲人性、变态人格为代价的。不可否认,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鼓励能够使人改变现状。但是,过于艰苦的环境,又容易使人产生自卑心理,损害人的人格健康,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2)励志教育不等于挫折教育。无论是励志教育,还是挫折教育,都是为了激发青少年成功的志向和成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者相辅相成。但是,这不是二者相等的原因。青少年的励志教育,从通俗意义上讲,就是勉励青少年树立志向,并为孩子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挫折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青少年的挫折认知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心理防卫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增强对挫折的排解能力。所以,挫折教育是励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挫折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2.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励志教育不仅是口头上的励志,也不只是口头上的鼓励,它应该表现出实实在在的励志行为。励志的首要前提是自知。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青少年有了自知之明后,就是设立最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代名臣苏颂在他的教育专著《魏公谈训》中也提到了家庭教育应该注重远大志向的培养,这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也是青少年前进的动力。有了奋斗目标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把人生的终极目标切割成若干小目标。要让孩子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必须落实在一点一滴的行为上。只有踏踏实实地行动,才能达到励志的效果,走向人生的辉煌。
3.将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相结合。当代青少年面临各种压力,家长也要注重对孩子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挫折教育,引导青少年化压力为动力。首先,教育孩子确立合理的期望目标。其次,运用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如补偿法、精神宣泄法,善于自我调节。再次,培养“压弹”能力。“压弹”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泛指物体受压时的反弹,在心理学上,则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威胁及重大压力下的良好适应。赏识教育以赏识为先导,通过鼓励表扬,肯定孩子的优点,激励不断追求成功,是家长与孩子相互激发与鼓励的过程。这要求家长有较高的素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与实施教育的突破口,创设情境进行教育。家庭励志教育中,家长必须学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坚持赏识教育。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育者本身所具有的优良品质。
4.重视榜样的力量。家长要帮助孩子寻找生活学习中榜样,榜样的力量往往是超乎想象的。它既是感性的刺激,又是理性的教育。说它感性,因为这样的示范作用直观、生动、鲜明,榜样的事迹是鲜活而真实的,对人的教育作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也具有很强的持续性,甚至是终身的。说它理性,因为孩子可以通过审视榜样任务的历程,获得更多清醒的、客观的认识,这让孩子获得更多信赖感。对孩子而言,榜样可以是一些著名人物,也可以是高年级学生等。孩子通过观察模仿榜样学习、生活方面的典型案例,可以获得最直观、生动和持久的激励,燃起自信、自强的火苗。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励志教育时,要以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好榜样示范,例如,家长要求孩子遵守固定的作息时间,家长首先就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求孩子高效率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交代的任务,家长平时做事情就要雷厉风行,不拖拖拉拉;要求孩子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沮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积极乐观地处理问题。总之,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把正直、有责任心、言行一致、守时惜时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当好孩子的“启蒙教师”。只有既重视言传,又注意身教,把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励志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8491.html下一篇:关于教育与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