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我国留守儿童问题现状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工作,不具备经常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条件,此类家庭中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主要指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孩子。留守儿童家庭的形式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父母一方在外地工作,另一方可同孩子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第二类,父母双方均在外地工作,孩子与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第三类,父母双方均在外地工作,且孩子祖父母不具有抚养条件,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第四类,父母双方均在外地工作,孩子独自在家维持生活。由国家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进城务工现象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留守儿童数量直线上升,留守儿童问题早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严重社会问题。而我国以现阶段的水平来讲,还不足以完全解决这一问题,留守儿童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正常的管理活动无法有效展开,为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参与到对孩子的管理当中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但父母应注意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的补偿,忽略心理教育将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全社会也要全力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协同合作,最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高效的管理体制。
二、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分析
1.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连接着孩子和社会的重要一环,是社会其他部分无法替代的。我国的留守儿童问题主要存在于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而农村留守儿童大多由祖父母进行抚养。祖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过于溺爱,不能正确、客观地进行孩子的教育工作,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不利于良好心理的养成。据有关数据统计,留守儿童大多是8到12岁的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成长的阶段,性格较为敏感,与父母长时间的分离,更易使他们形成胆小、自卑等一系列不利于融入社会的心理和性格。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年纪较大的祖父母,无法与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倾听。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由于工作繁忙,家长通常选择不与孩子进行沟通,只单纯地保障孩子的物质生活,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中的困扰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烦闷的心情不能得到及时的排遣,会诱发孩子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对于心理问题的疏导又是极为困难的。
2.留守儿童学习方面所受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主要形式分别为父母一方外出,一方与孩子一同留守,以及父母双方均外出工作。在一个家庭中,男性为主要劳动力,因此外出劳动的重任往往由男性来承担,母亲与孩子一同在家生活。女性要承担家庭生活的全部责任,如做家务、照顾孩子老人以及做农活等。由于精力有限和时间有限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导致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有所缺失,不能很好地管理孩子的学习,同时由于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也不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而对于祖父母承担孩子监护任务的家庭来说,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祖父母更多地照顾了孩子的衣食起居,而对孩子的学习方面有所忽略,并且也没有多余的精力给予充分关注。
3.社会环境对留守儿童带来的影响
由于留守儿童的的年纪普遍偏小,就读的多为低年级,学习压力较小,因此拥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当家庭管理有所疏忽时,就很容易造成孩子过多地接触社会,在没有形成完全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之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现象极易对孩子造成影响,使得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同时,长时间脱离监护人的管理,也容易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应措施
为了更好、更彻底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必需使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方进行紧密配合、协同解决。政府部门要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组织人员对本地区留守儿童情况进行逐一的摸排,力求掌握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并对留守儿童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结合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而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学生不具备走读的情况下,要积极提高寄宿条件和管理水平。在保证孩子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良好的学校教育,使得留守儿童接受高水平的文化教育和心理教育,帮助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同时,家庭教育也极为关键,父母应通过各种方式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帮助孩子解决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四、小结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但这其中却涌现出了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是影响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生活美满的重要问题,需要全社会基于高度关注,尽快使问题得到缓解和改善。然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和较长的时期,需要社会各界、政府各部门进行通力合作,从家庭方面、社会公益方面以及学校教育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8671.html上一篇: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及实践讨论
下一篇:浅析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