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内尔?诺丁斯,这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退休荣誉教授,一个在美国教育界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教育家,在全世界的教育领域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哲学家,她成功地将美国道德教育理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她的著作是她一生教育经验的累积和实验,其中“关心伦理”更是被她研究的深刻而丰富,尤其在她的代表作《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第2版)》中,这种“关心理论”更是解释的通透明了,尤其对于我们这种教育硕士的教育理念有极大的冲击,本文便是从我们教育硕士的角度看待“学会关心”这种教育模式,并努力构建自己全新的教育目的观。
当前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变化是日新月异,二战前与二战后两个样子,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社会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后,我们首推的是经济改革,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们有了可以进行教育改革的“本钱”或者说“意识”,然而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越改,教育的主体―学生却越“痛苦”,一项对于中国学生校园幸福感的调查问卷(孝南区实验中学学生幸福度调查问卷分析)中得出的结果是只有10.8%的学生能在课堂中感到快乐和幸福,这其中还包括一些没有认真对待问卷的孩子,那么我们试想一下,现在的课堂到底改革了什么呢?我们的学校采取的教育对策又是否有其想象中的实际价值呢?
诺丁斯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教育目标:我们的学校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的、有能力的、有道德的人。而如今的学校改革不仅忽略了社会的变化,也忽略了教育的主体。因此学校真正的改革应该是寻找一种真正的“关心”,而非一味地追求学术目的,这已经是非常必要的举措了。
我们强调关心是一种关系,尤其在教育中。但是我们却一般认为关心只是一种美德,一种个人品质。然而我们这里探讨的“关心”却并非如此,“关心”(之后带双引号的关心就是诺丁斯所指的关心)是可以成为一种能力的,这种能力是关心者应该具备的,同时也应该是教师帮助学生努力建立的。只要我们能够掌握关心这种能力,那关心关系的成功建立就会有保证,随着关心关系的建立,学校、教师便会真正做到对学生以心换心,学生也会对教师的爱与关心给予相应的回应,这种教育新模式才应是我们所追求的。
支撑诺丁斯“关心”教育新模式的重要理念,便是她的教育目的观。从序言中她提到的“活着的人永远比任何理论都重要”到后记中她说的“我的教育目的观一直是这样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她明确地向我们展示了她将关心伦理从道德教育的领域引到教育领域的最终目的。然而就笔者个人而言,笔者认为这样的一种目的观是完整的,首先,这样的教育目的观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生命中最为本质的部分,比如:激情、态度、连续性、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而关心则能作为一种线索将这些最为本质的部分连接起来。我们会重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关心:关心自我、关心最亲近的人、关心所有与自己有关系和没关系的人、关心非人类的生命、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环境、关心意识形态的知识。其次,我们会去围绕这样一系列的“关心”主题去组织思考我们的教育,我们在各种“关心”的领域中都能始终走的稳妥,因为我们目标明确,在关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促使我们帮助孩子们成为目的观中期望的那样,而这样的发展也正是孩子们兴趣浓烈,内心丰富的过程。在书中诺丁斯从第六章到第十一章就重点论述了一系列的“关心”,这样具体细致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条“关心”教育新模式的具体路径,并能发现在这条路的尽头就是我们期盼已久的结果。
如今的传统教育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道德上都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要求了,我们面临的社会问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学校的一切活动。如果我们的教育真的能够围绕“关心”主题来重新组织,能够以“培养出有能力,有爱心,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为教育目的观,那么我们是否也能摒弃掉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单一和浓重的政治因素,那么我们是否也能够明白孩子的能力是多种多样的。笔者选择这样理解“一切孩子都是可教的”这句话,那就是孩子都是可以成长的,他们可能会走向不同的道路,采用不同的方法,但是如果我们周围的环境都能给予“关心”的教育,那么无论他们怎么走都能达到我们所向往的教育目的。在中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也希望能够看到中国教育跳出藩篱,真正培养出完整的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8924.html上一篇:德国职业教育的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