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艺术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2002年6月,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指出:“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同年7月,教育部第13号令还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流程》。这些政策的颁布和施行,表明以艺术教育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美育作为中国当代教育的一个热点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内容。蔡元培于1901年发表《哲学大纲》提出艺术形式作为美学的主要载体。改革开放后,借鉴、吸取西方当代哲学、心理学和艺术教育等最新观念与新思路、新成果,艺术教育在美育中地位得到提升。美育的主要对象和工具是艺术观点被普遍推行并接受。
(三)艺术教育能培养人追求高尚情操。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情感态度,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使人怀着一颗积极友善的心灵去对待一切事物。它以“自由舒展”的感化力量使人的心灵得以艺术化。
二、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可能性
(一)理工科学生对接受艺术教育的渴望。理工科院校学业负担重,学生学习压力大,有人片面的认为理工科院校没有时间和必要开设艺术教育相关课程。但是其实理工科学生有艺术情感需求,有展示自己的愿望,在理工科院校开设艺术教育课程有广阔的需求空间,也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理工科学生应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现代社会很多孩子从小接受了艺术教育,比如钢琴、舞蹈、书法或绘画,这些学生进入高中后,繁重的学业和升学压力,使他们被迫放弃,进入大学后,才有时间和精力重拾梦想。调查中通过理工科院校的文艺演出发现,理工科院校的艺术人才绝不亚于其他专业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的学生。但是在理工科院校进行艺术教育最大的困惑就是时间的问题。
三、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现状
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完善,有师资、有教材、有课程。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目标。目前公共艺术教育开设的课程只管课表的体现,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实施,即审美观念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目前,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开设的课程更多的是“因人设课”或者是“搭专业便车”,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美术、音乐、舞蹈三大门类,戏曲、戏剧、影视几乎是空白,开设的课程大部分是“混合型”,没有侧重,更多的是按照专业模式走,什么都给一点。
(三)课程内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观念和内容极为陈旧,严重地制约着普通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同时,对本土的艺术资源不够重视。
(四)从师资队伍来看,调查显示,专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仅占8%,兼职教师占80.5%。很多把专业课的内容搬到公共课,并且,兼职教师也不能集中精力,潜心研究公共艺术教育,也不能针对非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五)教材。调查显示,由于目前没有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教材,所以理工科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50%以上没有教材,有教材的采用的是专业院校的教材,这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六)教学改革。调查显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处于非常薄弱的环节,48.48%是参与过,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极少,仅仅只有24.24%是主持过课题,经常发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近30%的很少研究和没有研究。
四、影响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的滞后导致艺术教育受冷落。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大部分小学和初中低年级都开设有音乐课,然而从初中高年级至大学阶段,由于升学压力和学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艺术教育基本中断,使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重视专业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而忽视对自己艺术素质的提高。一些传统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应突出专业教育,艺术教育在理工科院校是一种额外的、附加的、次要的、比较随意的“角色” 。
(二)师资队伍与教学设备不能满足艺术教育的需要。艺术教育严重缺乏师资,同时艺术教学设备也相当短缺。有些地区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将资金主要拨放于文化知识课程的建设方面,学校授课有占用艺术课时间进行其他课程教学的现象。
(三)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艺术教育作用的漠视。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艺术教育对学生的真正意义,不能正确而恰当地引导孩子艺术学习,强硬地逼迫孩子学习某种乐器或音乐技能,扭曲了学生学习艺术的意义;还有的家长认为学生应该苦读数、理、化,将时间用在艺术学习上是一种无味的浪费。同时,社会文化生活领域也存在一低俗音乐。商业化的文艺炒作充斥着电视、电影、杂志等大众传媒。
(四)社会环境对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的要求导致艺术教育边缘化。目前,国家对理工科专业院校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很多院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都把技术放在第一位。
(五)理工科专业特点及课程设置与艺术教育的矛盾冲突导致艺术教育被忽视。理工科课程相对于其它专业来说是更为繁重的,还有观点认为艺术主要是给人消遣的。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表现在教育管理者头脑中,对于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活动有极大的消极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公共艺术课被严重边缘化,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系统性,教师授课的重点在于对受教育者技能的训练或欣赏水平的提高,对艺术课与理工科特有的内在联系缺乏研究。在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方面,基本上还是以知识化和灌输化的思维来考虑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
艺术教育关乎国力竞争,艺术教育关乎民族振兴、文明复兴。我国现阶段的艺术教育远远不能满足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而稍显落后和薄弱。因此,艺术教育应放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理工科类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正在逐步向前,同时也面临着转型期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都应该认真地思考,如何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审美功能与非审美功能;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唤醒原则”与“创造性原则”;如何在教学内容中突出“多元性”与“完整性”;如何在教师培养中强调“专业水平”与“知识结构”;如何在课程评价中注重“静态评价”与“动态过程”。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愉悦等目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9092.html上一篇: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