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践行中国梦,青年需自强,自修品节,练就过硬本领
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去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梦想,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表达了他对广大青年的赞许和希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激励和鞭策着广大青年要坚定信念、勇挑重任、立志成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关于青年的品格修养,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用“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的古语告诫广大青年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警句鼓励青年要有创新精神,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
殷殷嘱托,朴实要求,无不表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发展的关怀和关注,我们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语重心长中体会到了青年自我发展的深刻含义。作为青年,首先要有梦想,勇于追逐梦想,为实现梦想而发愤图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找准实现自我梦想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做圆梦的忠实践行者。其次要修品节,锤炼自我,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准和向上的精神风貌。思想上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的跟着党走中国道路。生活中,要有正义的情感和信念,有事业心和爱心,有公德意识和行为,正确判断和应付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欲诱惑和对传统美德的挑战。第三要练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用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凝结成累累硕果。青年要珍惜美好时光,矢志刻苦学习。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瞄准国际先进知识、技术、管理经验,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与此同时,要积极投身创新创造实践,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力争有所发展、有所建树;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敢于尝试、敢于突破,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让广大青年充满奋进的动力,中国梦指引着青年健康成长的方向。
二、践行中国梦,教育来树人,建设队伍,提高教育质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培养以青年为代表的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教育要率先担负起树人、育人、引导人的重任,为践行中国梦培养更多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校教育中,按照德育为先原则,深化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等媒介,开展主题党团会等活动来帮助新生一代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坚持把知识育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工作,培养既掌握理论又善于实践的时代发展耕耘者和创造者。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和一大批优秀的高精尖人才。教育应以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融合,将通识教育和专业化教育相糅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着眼于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坚持用中国梦引导人,让教育成为新生一代展现梦想、实现梦想的支持者和助推者。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而每个中国人的梦可以凝结成全民族的梦。教育应为不同的成才梦想提供充足的发展支持和发展空间,专注于人才培养的环节和细节,营造和创设展现梦想、实现梦想的环境和条件,把对教育质量的追求落实到对学生学习、发展与成才的帮助和提高上,以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去推动学生分析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他们追梦和筑梦的阶梯。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013年9月9日,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虽远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却仍然心系全国1400万人民教师,向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中肯要求和殷切希望。“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三个牢固树立”要求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信任和嘱托。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活力充沛、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人师,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言传身教。教师应以政治学习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加强当代的教育观、人才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法律法规和职业操守教育,提高师德水平和能力,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应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言行端庄、虚怀若谷,敬业勤勉、甘于奉献,通过学思结合的方法明为师之道,剖析反省的方法辨为师之礼,理实结合的方法定为师之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为人师,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才能授业解惑。教师应有广博的学识、高雅的志趣,须有因人而异、因时而宜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教研和教改工作中去。教师应通过自我钻研和学历晋升,加强专业技术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学习,完善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参加“国培计划”、“名师工程”等一系列教师培训课程和教学交流活动,吸纳新知识、新思想,升华教育思维和观念;通过进入企业锻炼和参加职业竞赛等途径,了解人才需求和要求、积累教学素材和经验。只有提升专业素养,才能发展自我,用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去教授和感染学生。
为人师,需要有勇敢的创新精神,才能传承创造。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方法,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这是对广大教师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有着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事物的探索、对未知的好奇,具有强烈求知欲和灵活机智才能;其次要具备创新能力,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技能过硬,能够及时处理信息和开展教育科研,具备针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情境的特点,有的放矢提出新见解的才能;最后要开展创新实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主动进行课堂设计创新和个性化教学,激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教学的创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设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要社会各界为教师队伍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这每一句话无不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深切关怀和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教师服好务,持之以恒的加大对教师的关心、呵护和培养,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实践和提高的良好平台,切实解决教师教学、科研、生活和职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才能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力,斗志昂扬的投身到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去。
中国梦是青年的梦,也是教育的梦,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青年以自强不息,教育当立德树人,教师应担当重任,才能在奋发拼搏中散发正能量,汇聚成全民族神往的中国梦想!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