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的高等学府。书院始于唐代,发展于宋元,南宋时达到极致,明朝时衰落,又复盛于清朝。在书院千年之久的发展历程中,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也形成了特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积淀了厚重的书院文化底蕴,是我们宝贵的文化教育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不完善之处越来越凸显,如何将中国书院所承载的文化精髓,融入现代高等教育,值得我们深入探寻。
一、 中国书院的教育理念
书院起源于藏书修书、校理古书等活动,而后开展了包括著书、刻书、读书、教书等活动,并逐渐发展为集自修、研究、教育、讲学于一身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在其教育理念中,一直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学术自由以及环境育人。
1. 重道德教育,知行合一
道德教育是书院教育的核心。古代书院都拟定了自己的学规,而在学规中对道德教育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内容主要包括孝悌、人伦、诚信、立志和义节教育。如南宋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等道德修身、处事接物的教育思想。书院的道德教育中还蕴涵有“治国、平天下”的深层次教育思想。书院虽乃私学,但却是文人学者的“议政”之所,它教导生徒们自觉树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
书院十分重视通过实践来提高道德修养。因为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理性实践,“知行合一”才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层次。学生在掌握伦理道德知识和提高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后,应将知识付诸实际行动,使道德准则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从而真正地提高道德修养境界。
2. 重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书院一贯提倡学术自由和创新。书院山长既重视人才的培养,又重视学术理论的研究和传播工作,并把学术研究作为教学重点。大师讲学时,主要是针对某个主题或学生的疑难困惑之处,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做指导性教学;即便是讲授传统经典,也要从中发掘出新的义理。在书院独立开放的研讨氛围中,师生间可交流思想,评论时事,相互讨论研究,以获得新观点和新思想。
书院除了实现其教育功能外,也是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学术创新的重要园地。书院的山长多是著名学者,甚至是学派的代表人物,这样书院就成了这一学派的研究中心。而书院在发展过程中,尊重学术自由,实行“门户开放”,允许持不同学派观点的学者大师来院会讲,打破门派之见而博采众家之长。书院大师自由流动到各书院讲学,传播他们的学说和观点,促进了学术学派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传播,形成了学术上“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3. 重环境育人,树立典范
书院乃文人学者独立研究学问之所,因此非常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历代书院通常都选址在风光秀美、清净怡人的山水之间,旨在营造一个清幽的读书场所,便于陶冶情操。如宋代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嵩阳书院在河南嵩山脚下,石鼓书院在湖南衡阳石鼓山回雁峰下。从书院内部环境来看,书院利用建筑格局、环境氛围等来启发学生,力图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如书院原本是藏书、校书、修书的地方,师生可以在书院的书楼、藏书阁等处自由搜求书籍,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院注重以先圣先贤为楷模,树立典范,如宋朝书院,多崇拜张载、周濂溪等人,南宋时就崇拜朱子,学生都慕名而来,尊师敬道,虚心好学。此外,书院在教育中还十分注重德才兼备的老师对学生品行和学习的影响,书院的老师都是经过严格的招聘选拔的。书院的山长由学识渊博、品德过人的名师巨儒出任,他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仅在学术上有成就,而且尊重热爱学生,塑造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随问而答”,始终保持威仪的姿态,丝毫没有疲倦、不耐烦的面容,他认为只有自身率先垂范,学生才会自觉学习效仿,诚心烛理。
二、 中国书院的教育模式
朱熹在订立《白鹿洞书院揭示》后,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形成了一种相当完备的书院教学模式,而这也成为此后中国封建社会书院办学的基本模式。
1. 师生互动的讨论式教学模式
书院的教学方式为师生互动讨论式,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平等交流、自由探讨,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书院的教育者认为学习过的知识要在交流切磋中加深理解,发掘原本没有研习于心的地方,师生“实乃共学之友”。书院的大师在授课时,往往是提纲挈领,而其教学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读书,与学生共同讨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行领悟。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常常与学生共同讨论。这种互动式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观摩、切磋,没有固定的教材,也不是灌输知识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者采用问答领悟之法,学生做笔记,这种笔记汇编成册,成为书院学习的重要材料,如《朱子语录》。
2. 教学方法注重自修研究和质疑问难
“学问有成,在乎自修,而不在乎外界压迫”。书院强调学生个人自修研究为主,教师讲学指导为辅。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提出学习的顺序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步骤,“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1]。书院考课和安排的功课不多,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当充裕。朱熹规定学生半日静坐,半日读书,让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自学,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要自己反复推敲,亦不明白可向老师请教。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的讲解和辅导。许多学生通过自修研究,撰写了研究成果,书院将其汇集成册,类似于现在的博士论文。这种做法既充分体现了教学研究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又推动了学术事业的发展。 朱熹还强调读书要“质疑问难”,他认为读书须有疑,不能盲目迷信书本,而是要独立思考问题,“疑者足以研其微”。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学术大师根据学生自我研究的不同程度而采取不同的解答方式,有的明白解答,有的只稍加指点,有的则与之进行论辩。
3. 定期举行学术演讲
书院在教学上十分重视学术讲演,主要形式包括“升堂讲说”以及“会讲”和“讲会”。“升堂讲说”主要指学术大师开坛讲学,将许多学生聚集在一起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而最能表现书院学术自由的当属会讲和讲会。
“会讲”作为书院的制度兴于宋而绵延于清。清代果园先生主管白鹿洞书院时,撰写了《白鹿洞书院续规》,其中“会讲有期”章规定:“今拟于课文外,每月以初六、十一、廿一、廿六四日,为会讲之期”“以五人为率,人讲书一章。主讲就所讲之书问难扬榷。有奇共赏,有疑共析”“交互发明相观”。会讲之前,书院会散发请帖,会讲时由山长主讲一段,然后学生自由讨论,抒发己见,相互切磋。书院的会讲不仅有利于其本身的教学,而且为学术交流提供了机会;会讲所追求的已不是词章贴括之学,而是学术学问。书院经常邀请各方学者举行会讲,打破门户之见而融各家之长,这对扩大学生眼界,启发学生自由研究、讨论的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明代盛行的“讲会”,类似于现在的学术研讨会,其内容和形式已涵盖“会讲”,并发展成一种具有严格制度的学术集会或组织,构成了书院教育的一大特色。讲会把书院教学和社会的学术活动联结为一体,为师生之间相互讨论切磋交流,不同学派互相砥砺、取长补短搭建了平台,使得学术思想得以碰撞繁荣。同时,书院讲会成为社会与书院学术活动的纽带,它把书院的学术活动推向高峰,由于其面向社会,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及社会影响[2]。
三、中国书院文化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如何实现育人、教学、科研的结合,如何培养德才兼备、自由创新之人才,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书院文化中重道德教育、重学术自由、重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及讨论式教学、自修研究、质疑问难、学术自由的教育模式,非常值得今天的高等教育借鉴。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师者应该以高尚的师德感化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折服学生,以深邃的思想培育人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国的书院在招聘选拔老师时,不仅注重他的学识能力,还注重其思想言行。学者大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以高尚的师德修养引导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而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学生。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对现代高等教育而言,更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首先,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对教师的选拔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应该将品行修养、专业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热爱程度都作为首要的标准。其次,要不断完善教师的聘任和考核制度,通过聘任制度的实施,激励教师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强化教师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再次,是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通过各种培训、出国研修、攻读学位和各种教学竞赛活动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专业素养、教学技能等,以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再者,现今的大学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如中国的书院,学生求学是慕大师之名而来,南宋时就崇拜朱子;同时大师也挑选学生,对不符合标准的可以拒之门外;而对于一些“收徒过滥”的学者,如宋代吕祖谦就遭到了朱熹等人的批判。双向选择的导师制,也能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2. 改革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实践个性化教学
中国书院注重学生的自修研究和质疑问难,这与现代高等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师生比下降,老师采取统一授课的方式,使学生处于被灌输知识的地位,这样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现代高等教育应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钻研的精神和创新意识。首先,课堂教学环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思考,大胆提问。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和教师不同的想法,通过相互探讨,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而教师能从学生的提问中,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及需要进行指导。其次,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模式”,通过布置任务,如专题演讲、科技竞赛等,将针对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巧妙设计为任务,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应用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此外,教师应吸收自学研究能力强的本科生进入课题研究小组,给予他们更高的专业发展平台,并以此刺激自学积极性不高的学生,通过榜样示范,让他们主动学习,从而形成自主学习氛围的良性循环。
3. 强化环境育人,将德育教育延伸到学生社区
《荀子?劝学》篇指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中国书院教育历来非常重视环境育人,而且中国书院的规模较小,师生能够经常性接触。而现代大学校园地理位置的选择,没有太大的自由,尤其是对于一些成立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名校、老校,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已经破坏了大学设立之初的宁静环境。并且一所现代大学往往有几万名学生,如何通过大学环境文化对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进行教育呢?现代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建立“现代书院制”,即新的“书院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以学生公寓为社区,构建每个社区的文化,将德育教育延伸到学生社区。
在现代大学的学生社区里,一般几百人住一栋学生公寓,由于规模较小不仅便于管理也容易形成更大的凝聚力,而实施的教育也会更加深入和有针对性。不同专业和学科背景的学生,可以通过公共场所的使用,如宿舍楼栋的自习室、休息室、讨论室、活动室等,有更多的机会融在一起,从而更容易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要求辅导员或教师入住学生社区,师生朝夕相处,课堂就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 学生社区文化需要通过学生和老师不断地修缮,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独特内涵。如华东师范大学于2007年专门组建“孟宪承书院”,对免费师范生实施书院式管理,为这些学生建立相对集中的学习和生活圈,促成其共同的教师职业信念与价值观[3]。社区将学生和教师凝聚在一起,通过各种活动的举办,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温馨如家的社区文化。学生融于这样的“家”中,自然对它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因而更容易接受渗透性强、影响力久、贴近生活的社区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4. 促学术自由创新,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
中国书院之所以盛行,其原因之一就是崇尚学术自由创新的精神、拥有独立开放的研讨氛围。而现今的高校缺乏的正是这种学术创新的精神和自由研讨的氛围。现代高校作为学术研究阵地之一,亦可借鉴中国的书院制度,营造一种自由开放的研讨氛围,举办各种论坛、沙龙,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术创新。
教学与学术科研之间互相倚重、互相推动,学术通过教育的传递而推广,教育通过学术的发展而衍变。中国书院的大师一边从事教学,一边总结整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成果,并把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现代高校的教师也应该将自己的专著、学术研究报告等作为专题教学内容,将教学和科研连在一起、齐头并进。一方面,教师的学术科研成果,既保持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系统性,又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开拓学生专业学习的新思维和新领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无疑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学生与老师共同学习、讨论研究成果的过程,即是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形塑学生创见独立的学术思维和严谨治学精神的过程。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9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