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儒家伦理精神的教育审视
“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政治统治的最大特色,统治阶级利用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等一系列手段配合法治来进行有效的阶级统治。但是这种道德指向不是单向度的,统治者自身也有“为政以德”的道德要求,孔子曾直截了当地指出统治者为政以德的必要性:“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于今天而言犹有教育意义,当今为政效果评判标准是终极目标的实现,至于过程、途径、手段则沦落为被忽视的境地,为政者注重的是工具性的效果,而不是价值性的道德伦理,从而导致当今社会出现“群魔乱舞”现象。毋庸置疑,为政者的道德水准应该成为最大的评判标准,而不应该是所谓的政绩、成效。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的价值观于大学四年中基本定型,对其进行合理的为政以德思想教育,就是为未来国家执政方向做了道德把脉。
与为政以德息息相关的是儒家的“仁义之举”。孔子强调仁者不忧,“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但“不义之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也。”(《论语?述而》)甚至提出“杀身成仁”的说法,孟子也强调关键时刻应“舍生取义”。这种正确的义利观无疑会对当今社会的物欲横流有着很大的教育和警示作用,理应成为高等院校德育体系的核心内容。
二、墨家伦理精神的教育审视
墨家思想否认儒家的“交相别”,但在道德取向上仍坚持儒家的人道主义。但是作为“世之显学”,墨家思想在细节上还是区别于儒家的人道主义的。首先,墨家极大推崇自我牺牲精神,要求爱无差等,不分亲疏远近一律对待。甚至直至今天,对于分别以“自我”“自大”为显著特征的“80后”“90后”青年思想教育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告之他们不可一味自利、自爱,需有博爱之心。其次,墨家的兼爱是建立在“交相利”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功利主义。墨子的思想就是以兴天下之利为思想行为的根本出发点的,他认为“天下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而乱,则从事乎治之。”功利主义倒是与今天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相吻合,但是墨家的功利主义决不是只讲功利不讲道德的狭隘功利主义,更不同于西方的功利主义伦理观,这种功利主义带有浓厚的利他主义品质。
三、道家伦理精神的教育审视
道家伦理思想与儒家提倡仁义之道的理想主义、墨家行天下之利的功利主义相对立,提出了倡导自然主义的伦理观,主张柔弱不争、无知、无欲、无私、无情、无为,以确保人性的淳朴至真。老子指出“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老子?道经》)“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老子?道经》)。虽然无为思想带有贬低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吹无所作为的消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它是在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反对任意作为,这种思想在“柔弱不争”观念中得到了更多地体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德经》)。这些思想都体现出了贵柔弱、重质朴的精神境界,表现出了博大的胸怀和对人性纯真的向往和追求,都是当今道德教育内容的宝贵财富,尤其是在急功近利的市场经济背景之下,是对趋炎附势、纸醉金迷的强势否定。同时,道家思想还充分体现了爱护、欣赏大自然,保持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思想表达,“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这种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道德价值取向,在西方工具理性对自然硬取豪夺导致的生态灾难面前就更具备了典型的教育意义。
四、法家伦理精神的教育审视
法家伦理思想发轫于先秦时期,受冷兵器时代特性的影响,法家思想具有非道德主义特色,与荀子人性恶的人性预期契合,主张自利人性论,并在此基础上用法治思想批判儒家的仁义和兼爱,大力宣传暴力万能论和文化专制论。从当今公民社会视角出发,这种思想的确存在着很多不合理因素,但是除此之外,法家思想中仍然还有着许多合理的因素和教育内容的。首先,法家强调法的重要性,主张执法均平。韩非就明确指出“法者,王之者也”(《韩非子?心度》),道出了法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这对于建设法治社会中法大于情的现代社会理念具有重要意义。韩非还有“法不阿贵,绳不饶曲”的思想,主张执法必须公平,尚法不尚贤,“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这对于克制现实社会中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现象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其次,法家强调做事需要循理而为,反对天命论。法家明确的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认为世界的根源和支配世界运转的是客观的道理,“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韩非子?解老》),即无论君主还是百姓做事不必寻求上天,而是要从人性和社会的道理出发,并守法用术,便会无往而不胜。区别于儒家的天命论,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价值取向,同样也也应该成为当今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9779.html上一篇:清代的义学与蒙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