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大众化教育这一提法源自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的观点,即:精英(Elite)、大众(Mass)及普及(Universal)阶段。马丁认为:当高等教育不能为15%以下的适龄青年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时,它就属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超过15%,则属于“大众教育阶段”;当接纳的学生占适龄人总数的50%时,高等教育则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普及教育阶段”。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已倍受世人关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马丁?特罗的预测正在逐步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世界发达国家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它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就已经达到了适龄人口的16%;从1636年到1940年的300年间,在校大学生仅为200万人;而1946年到1975年20年间,就突破了千万大关,增至1023万人;1991年达到1410万人。日本从1877年到二战前的1938年,经过61年的发展,在校大学本科及预科生总数不过7.35万人;二战后的近30年间,各类高校学生人数已达到226万人;1990年增至277万人。德国从19世纪初柏林大学的建立,到1933年的120多年间,各类高校生仅为13.8万人;二战后经过45年的发展,到1990年,学生人数达到158.5万人。英国、法国也都在八、九十年代进入大众化教育。 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各国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美国为57%,日本为40%,法国为26%,西德23%,英国22%。
其次,发展中国家也更多地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除发达国家外,较发达和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将步入高教大众化的过程。目前,发展中国家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平均水平也达到14.1%。印度1857年只有3所大学,学生2000人;1947年独立时大学增加到20所,学生23.8万人;从独立到1990年的43年间,大学数量增加到174所,学生增加至424.7万。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国际上被称为是“爆炸式的”。
再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目前在有数据可比的153个国家中,仍有52%的国家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阶段,45%的国家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而3%的国家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由此可见,全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迈进。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原因
中国在1978年后,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197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仅633所,学生102万人。到1990年发展到1077所,在校生人数206.27万人。1992年各类成人高等学校1198所,在校生147.87万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至1998年,我国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平均水平只有9.6%,离大众化尚有一定距离。到2000年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近几年已达到15%,由此可见,我国正在步入高教大众化发展的行列。
为什么要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能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这些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理论界思考较多、争论较激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潘懋元先生认为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潘先生所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应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老路,而应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争取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迎头赶上,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是一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正是这条高速公路的超车道。”
然而,由于我国高校的大众化进程是一个行政推进过程,而不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很多高校在较短时间内由原来的传统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只忙于扩招而很少对高等教育体系做出调整。一方面,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服务能力等没有得到有效的扩大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点超前显现,导致高校存量过大,生师比太高,“质”的维度不能达到大众化阶段的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扩招速度过快,也带来不少矛盾和困难。一是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数量发展较快,但校舍、设备、师资力量等办学条件一时跟不上去,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二是发展与投入的矛盾,高校发展较快,但办学经费的投入增加不快,扩招以来,许多学校主要靠学费收入的增加维持发展,政府投入增速不大,至今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尚未达到预期的4%。三是招生与就业的矛盾。只顾及到招生人数的增加,未考虑将来的就业问题,导致扩招后的就业难问题。四是扩招与结构的矛盾。扩招时对招生的专业缺乏宏观调控和理性分析,很多高校,热衷于招收经济类、金融类、文科类、管理类等投资成本较低的专业,而对社会、市场急需的投资成本较高的热门专业顾及较少。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并不很多,但是由于专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就业困难。
三、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发展的必然性
“精英”一词意为:“精华;出类拔萃的人。”也就是远远超出同类,在人群中为数极少的优秀人才。这个“精英”不同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后者是指建立在高等教育总量基础之上的、由精英教育机构承担、具有质的规定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精英教育或英才教育在概念上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精英教育或英才教育体现为一种量的教育,即只有极少数人有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则体现的是一种质的教育,着重于优秀的教育,即是在大众化平台上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教育。 精英人才的竞争是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精英教育是精英人才产生的主渠道。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也要有很好的精英教育。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说大众化教育是为了满足大众教育需求的一种外在表现,旨在解决中低端及实践性强的工作种类及社会就业问题,那么,精英教育就是解决引领社会潮流的高精尖技术及学术思想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二者缺一不可。在当今社会,我们既需要发展大众化教育也需要培养精英型人才,两者并行不悖,同为社会所必需。
四、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但同时,我们又不能忽视高等教育本身的特征,即学术质量。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高等教育宜推行双重制,研究型大学和其他类刑的高教机构的职责应该有所区别。研究性大学应保持自己的学术研究传统与优势。潘懋元教授也指出:“对于高校而言,必须有适当的分工,研究型大学着重发展精英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一般高校,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着重于承担大众化任务,培养技术、管理、服务的应用性和职业性人才。”
不能以精英教育的学术标准来评价大众化阶段复杂多样的教育质量,不同的办学层次,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社会适应面,应当有不同的质量标准。评价高校的教育质量,首先看其培养的人才是否适销对路,是否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是否受到人才市场的欢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9799.html上一篇:关于加强我国国企党风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培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