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时下,语文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同时对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争论也异常激烈。毋庸质疑的是,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得语文教学更具形象性、直观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服务的是语文教学,这就决定了多媒体教学必然要与语文丰富而多元的文化内涵相伴,张扬着鲜明的语文个性,充盈着诗情画意的“语文味儿”,进而建构语文教学特有的文化范式和精神灵动的空间。
一、着眼于语文课程的人性化特质和建构性特征,切勿盲目运用多媒体
语文新课标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强调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师生对语文课程的多元性建构。因此教学手段的变革应整合于语文新课程价值建构的始终,语文多媒体教学应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师生双方的主体意识。多媒体应服务于师生在语文教学中主体性活动,而不应成为左右语文教学的一种工具,使教师异化为多媒体的操作者;学生沦为多媒体的被动接受者,进而丧失了完整性自我建构的契机;课堂教学演示取代了师生之间的直接对话和主体性建构活动。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更应关注语文本身的特性。语文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打下了深刻的人文烙印。文学作品中那一个个血肉丰满、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是作者主体精神的产物,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人性的建构与找寻,即使是汉字、汉语知识也总是与人的气息、人的生活、人的生命紧密相联,蕴涵着一种生命的跃动。
二、开拓多元的思维空间,语文多媒体教学不应制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与文化具有同构性,因而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特质。语文课程内容中存在着许多非线性、不能量化的、隐性的因素,也就是语文的模糊性因素,这些模糊性因素是不能用语言符号来表达的,它们源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语言文字本身又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语文在朦胧多义中更具体验性。正是语文的这些特殊性因素的存在,开拓了人文精神的多元空间,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诗情画意,营造了与文本相和谐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获得的往往是一种朦胧意象,情感在若即若离之间驰骋,想象力得以发挥,创造性思维得以展现。因此语文多媒体教学应正视语文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抓住开拓多元思维空间的有利契机,与学生形成情感共振和心灵的碰撞,否则必将产生破坏文本意境的负效应。
三、关注语言文字本身的价值,语文多媒体教学不应取代文本阅读
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沉醉于视听版《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经历的那一场场磨难,感叹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智与大勇……本来应该精彩纷呈的文学欣赏课却异化成了单调的影视欣赏课,阅读主体对文本的关注越来越少,忽视了文本阅读的价值,忽视了对文本价值的建构与开掘,导致了阅读主体的想象力衰退,懒于阅读,对母语的情感渐趋淡化。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听说读写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出现变化:比如变文本阅读为文本阅读与超文本阅读并存;变单存的文字阅读为文字阅读与多媒体电子读物阅读并存;变文本写作为文本写作与超文本写作乃至多媒体软件制作并存等等。多样化的读写方式适应了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极大地拓展了听说读写的潜在空间,同时也给传统的文本阅读与写作带来了巨大冲击与挑战,多媒体往往对传统媒体给予了重新包装,增强了文本阅读的视听效应,强烈的色彩感、动态的画面,多感官刺激产生的综合效应,强化了读者的阅读快感,同时也迎合了当前“快餐式”文化消费的需求,愉快的阅读感官刺激取代了阅读主体面对传统文本而产生的直觉、顿悟感,弱化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语文的特性和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文本阅读具有永远不可替代的价值,语文不是因图形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图象不能取代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涵咏和玩味。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则外显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对文本的有效阅读、对文本价值的关注、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性感悟与体验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语文多媒体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语言文字本身的价值,语言文字背后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巨大的审美空间,只有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阅读主体才能获得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可以说每一次的文本阅读都是一次文化历练的过程,仅通过多媒体并不能使语言的深层内蕴在阅读主体的心灵深处得以内化。
四、正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多媒体教学不应成为相关内容“杂汇”的中介
语文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学科,语文学科的外延是非常广泛的。新课标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沟通和整合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多媒体以巨大的潜在空间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背景知识,加大了语文课堂的信息量。语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合了多种学科领域的知识,整合了社会生活、自然世界、人生情感、科技艺术等诸多内容。语文多媒体教学开拓了语文教学中多学科领域渗透与整合的潜在空间,但这种渗透与整合并不能简化为相关知识在一般意义上的组合与杂汇,而应统摄于语文学科的性质之下,服务于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跨学科渗透应着眼于学生文化视野的开拓,厚实学生的文化积淀,创设大文化视角下的教学情境,以形成一定意义上的“背景效应”,学生在这种大背景的召唤下体悟语言的魅力,感受情感的真挚和人性的美好,领略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博大、深邃,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最终获得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提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9843.html上一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育
下一篇:班主任的教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