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顾树森,江苏嘉定人,幼习四书五经,1904年求学于上海龙门书院,1917年参与由学界泰斗黄炎培主导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创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河。
他一生致力为国家教育事业献计献策,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顾树森先生曾任《中华教育界》编辑主任、中华职业学校首任校长、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曾担任重要职务。这些职务为顾树森扎根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提供了平台。为了办好我国的职业教育,他也曾办学校、拟章程、做学问、教书育人、访学海外。顾树森是一位教育实践者,更是一位教育理论家。他一生中编写、编译的教育著作二十余篇,其中关于职业教育的著作约十篇。顾树森投身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文章,此类文章大部分发表于《中国教育界》和《教育与职业》。
整理分析现阶段关于顾树森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数量与质量、内容与深度,能够帮助人们更全面、客观、科学地概括顾树森的职业教育思想,进一步丰富我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并将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研究基础
纵观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史,民国时期是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受到一大批学者的关注,这对顾树森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是有利的。陆勇在《民国时期顾树森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中指出,顾树森积极投身于职业教育思想的洪流之中[1],其“职业教育救国”的理想受到当时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这就为顾树森进一步开展职业教育活动、探索职业教育的改革奠定了现实基础。
顾树森职业教育思想注重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准确性。早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尚未成立之时,职业指导问题的研究就已经进入顾树森的视野。谢长法在《中国职业教育史》中提及:顾树森认为职业指导的先决问题在于职业心理测试[2],于是1924年他在德国考察期间特地参观了当时汉堡大学颇具盛名的职业心理测验室,并于1928年3月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心理测验》。可见,顾树森潜心于职业教育的研究,事必躬亲地去论证职业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
通常认为,“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3]。教育者的职业精神奠定顾树森一生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调。顾树森的一生是为教育奔走的一生,其职业生涯中不乏为职业教育做贡献的历史痕迹。胡颖颖所写的《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记苏州大学已故教授顾树森》[4]中介绍了顾树森近六十年的教育生涯,颂扬了顾树森的教育精神。六十年的时间里,顾树森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他积极投身到职业教育办学中,为职业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并远赴欧洲学习西方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了一系列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
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总结顾树森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分析日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人们对顾树森职业教育思想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二、研究现状
顾树森所处的时代及其当时的教育现状是其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土壤,他的价值观、职业观是其职业教育思想发展的支撑,其职业生涯是其职业教育思想成形的过程。顾树森职业教育思想包含其基本职业教育观点与看法,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路与建议,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举措。
目前,顾树森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开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涌现出一批专门研究顾树森及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学者,并形成了一些初具规模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顾树森的“职业教育”理论的浅析;顾树森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顾树森职业教育思想的评鉴。
(一)浅析顾树森的“职业教育”理论
顾树森的“职业教育”观,是其职业教育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顾树森对职业教育内涵的界定;顾树森对职业教育目的的认识;顾树森对职业教育实施和改进的建议;其对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关系的解读。
1.职业教育的内涵。顾树森对职业教育有相对完整的认识过程[5]:其对职业教育内涵的认识,建立在其将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普通教育的两次比较的基础上。顾树森提出广义的职业教育范围过大,凡是具有职业性质的教育类型没有不能被称为职业教育的,他提出的职业教育才能为不能升学的子弟谋生做准备。因此:“今之所谓职业教育者,乃指程度较低者而言,是狭义而非广义也”。另外,针对当时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着质疑和争论的状况,顾树森曾多次对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演说。
陆勇强调,顾树森明确职业教育内涵和目的是实践职业教育首要的任务。罗银科、曲铁华指出,尽管近代学者对于当时的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莫衷一是,但是顾树森等人的“中下”职业教育观是主流思想。谢长法也提出,顾树森等人及时站出来为社会大众传道、解惑,这对塑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学术风气是很有帮助的。此外,罗银科等人还通过展示顾树森在《教育与职业》杂志上的大量作品,总结其在职业教育内涵探索方面的贡献。
2.职业教育的目的。顾树森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发达其关于职业上知识技能之基础,以为适应于谋生之准备”;二是“更进而图职业得到之陶冶,以增进社会国家之幸福”。概而言之,顾树森认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外乎为个人谋生、为国家培养合法公民。
有学者评价:顾树森和俞子夷等人是从培养合格公民的角度倡导职业教育。白媛媛通过引用顾树森关于职业教育目的的表述,论证顾树森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劳动习惯以做职业之准备并不是最大的目标,培养对国家有用的公民才是职业教育最大的责任。谢长法指出:顾树森是从个人身心和社会国家方面阐述职业教育的目的。陆勇等人也总结顾树森的职业教育目的观,是不仅为谋生做准备,还要培养公民良好的品行及道德。 3.实施职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顾树森说,“职业教育的范围,很是广大,种类又是繁复,其关系于各方面,尤为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进一步提出:“不欲施行职业教育则已,欲施行职业教育,必先自调查入手”;“欲举行职业教育,养成师资,实为最先最重要之问题”。在他看来,范围广、种类多且关系到国家、个人等方方面面,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施行不可轻易促成。职业教育的施行应当从调查入手,并将培养师资放在实施职业教育最首要的位置。
尹艳秋在研究顾树森职业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评价顾树森在中华职业学校增设珐琅科培养此项专业的人才,是“教育上为中国增加生产”的创始之举。陆勇在论述顾树森对职业教育实施方法的观点时,注意到调查和培养师资问题是其中主要的亮点。事实上,顾树森在提出职业教育实施方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到职业教育的办学实践中。李霞认为,顾树森对职业补习学校编制办法的介绍,引起知识界的人士对职业补习学校编制的重视。
(二)研究顾树森的职业指导理论
有学者指出,在顾树森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中,教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部分。职业教育思想是顾树森教育思想中体系较为完整、影响力较大的部分。而研究顾树森的职业教育思想,其职业指导理论又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对顾树森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西方职业指导理论的引荐、中国职业指导理论的构建这两个方面。
1.引介西方职业指导理论。顾树森是我国最早认识到职业指导在西方教育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教育家之一。早在1917年,人们对职业教育心存疑惑之时,他就在《德美英法四国职业教育之实况》中开始宣传西方国家职业指导的发展状况,并建议人们重视发展职业教育。1922年,中华职教社委托其奔赴欧洲,考察西方的职业教育事业。他游历欧洲许多国家,参观当地教育机构和职业学校、走访职业教育名师、专家,归国后将考察所得材料编写成“欧游丛刊”(共七集)。其中,三集职业指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谢长法在对职业指导近代化的研究中,充分肯定顾树森等人赴欧美一些职业指导发达国家考察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现状的有效性。金兵在统计对近代中国职业指导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时也肯定了顾树森的地位。
2.构建中国职业指导理论。顾树森在《德美英法四国职业教育之实况》中提及:欧美职业指导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对小学生进行职业陶冶。对比我国当时的状况,顾树森感慨道:“以欧美工艺之进步,实业之发达,而犹注重职业教育若是,独于我国处今日之情形,而反视之漠然,毫不加意,不亦可怪已夫”。顾树森深感职业指导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大众重视职业指导以发展中国的职业教育。
李兴军在研究中称,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的繁荣局面得益于顾树森等人的理论探索。谢长法认同小学陶冶是职业指导的开端,并充分肯定顾树森在小学职业陶冶研究方面的成果。顾树森主张小学陶冶、建议设立职业指导组织机构、重视职业心理测试等思想,在职业指导领域的研究是具有前瞻性和合理性。陆勇认为,在职业指导的诸多问题中,顾树森非常重视担任职业指导的人选。一方面,这个人选必须了解职业界的复杂形势;另一方面,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状况并调查学生是否适应其所认同的职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9871.html下一篇:三通两平台,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