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设计与前提假设
本研究编制了《“90”后大学生择业观现状调查》初始问卷。问卷调查的设计首先考虑到大学生择业观存在性别、是否独生子、民族、不同专业学科、生源、家庭生活水平、学校性质等差异,其次考虑到目前”90”后大学毕业生择业观较以往有所不同,具有新的特点,存在一些问题。问卷根据择业认知、择业价值取向、择业途径,择业心理品质四个维度设置问题,经整理、筛选、核实后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然后输入电脑进行了逻辑检查与纠错,利用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得出结果。
2.样本抽取的代表性分析
本问卷随机选取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学院、辽宁工学院四所高校10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55份,有效率为95.9%。调查样本的性别分布情况为:女大学生65%,男大学生35%,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30%来自城市,25%来自县城,45%来自农村。在1055份有效问卷当中,以家庭平均年收入为衡量标准其中有19.3%的样本来自贫困家庭,81.7%的样本来自非贫困家庭。各项比例基本合理,能够反映研究问题,能够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1.单位性质选择
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倾向上,国有企业以其工作的稳定性位居榜首,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首选,有23%大学毕业生愿意选择到国有企业去就业。居第二位的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依就是大学生就业选择的重要方面,有21.7%的大学毕业生执着于此选择。有19.6%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去三资企业就业。仅有15.1%的学生愿意去私企。
2.工资待遇
工资薪金的高低一直是影响大学生择业方向和就业的重要因素。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薪金的要求,有42%的大学生选择了2000―3000元的月薪;有25.2%的大学生选择3000―4000元;有15.7%的大学生选择5000元以上的;有11.7%的大学生选择了1000―2000元的,5.4%的大学生选择了4000―5000元的月薪。
3.择业去向选择
关于就业去向的价值判断,本次调查有三项选择:今后的发展,经济收入和单位所在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今后的发展是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首选因素,平均比例是54.32%,排在第二位的是经济收入,占到30.92%,排在第三位的是单位所在地区,平均比例是8.62%。
4.择业心理品质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别的样本择业意向明显不同。调查样本中对就业前景持一般和乐观的占67.2%,不乐观的占25.8%,不清楚的占4.2%。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男性毕业生乐观的比例和女性乐观的比例相差9.8个百分点,说明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也说明女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三、“90”后大学生择业观现状特点
1.择业理想更为理性,目标更务实
“90”后大学生择业观更趋务实,愿意从基层岗位积累经验起步,初次择业的职位和薪水已不是首要考虑因素,而更注重未来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同时由于“90”后独立生活能力较差,他们对家庭比较依赖,与70后、80后敢于为理想暂时忍受困难,远离家乡拼搏不同,求稳、重地域是如今“90”后大学生求职一个新特点
2.择业自主意识日益明显,风险意识不断提高
“90”后大学生对择业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敏感,从入学伊始就开始关注相关的就业政策、规定,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需求状况等。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过去曾受到极度重视的“职业稳定性”这一因素,越来越不被重视了,“90”后毕业生中“主动失业”人群增加,他们的就业选择更多考虑职业发展前景,对于不称心的工作一些毕业生宁愿失业或继续深造。
3.职业兴趣多元化,择业方式多样化
社会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在不断影响冲击着“90”后大学生的职业兴趣,从而出现“90”后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多元化倾向。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职业选择方式的多样化上,相比“70”后、“80”后大学生,“90”后大学生更乐于展示自己、证明自己,有较强的自尊心、独立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满足于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找工作,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
4.新媒体成为求职主要渠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的即时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方式,越来越被更为注重自我,追求平等,喜好新鲜事物“90”后大学生所接受,对他们的求职行为和择业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更善于运用网络求职,获取就业信息,QQ、飞信、微博、微信、易信、MSN等新媒体由于具有开放多元性、实时交互性、检索便捷性、直观多样性等特征通过其了解就业信息,高效便捷。
四、“90”后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对策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90”后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支配着大学生择业行为中的种种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基本原则[3],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90”后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工作,就要首先对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90”后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是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的,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树立为国家兴旺富强做贡献的主体意识,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为国家、为民族发展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同时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注重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的培养,强化职业责任,树立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就业现状,把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树立非功利性和理性的择业观,准确定位自己,积极调整就业心态,促使其顺利就业。 2.实施全程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结果,所以不应仅局限于在毕业班学生中开展,而应该把择业观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系统性和全程化。因此高校应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和形成科学的择业观。通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其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加深对所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通过测评、咨询和分析等手段了解职业意向和潜能,为将来制定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帮助二、三年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定向,根据主客观因素适时调整职业目标,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加深对职业目标的思考,促使其强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努力通过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和实习使自身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高。毕业年级指导学生对前三年的目标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认真总结,明确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努力缩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距离,对考研学生进行考前动员和指导,帮助想找工作的学生分析市场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就业心理素质
求职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对于应对挑战,对走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复杂的择业环境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90”后大学生出现了焦虑不安、恐慌紧张,迷惑郁闷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以至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产生与择业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高校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择业观教育的同时应该进行就业心理教育,特别是关注学生在面临择业问题时的心理状况[2]。高校应针对学生开展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帮助学生积极排除心理障碍,使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冲突时,能够客观的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困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而积极地心态,寻找最佳途径实现自己择业的理性和目标,不至于因受挫而使情绪一落千丈或丧失信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克服盲从心理增强自信,保持积极的心态,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
4.突出就业指导实效性,开展系统择业观教育
聘请有丰富职业经历和就业工作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组成择业观教育专任教学团队,选拔有一定的学生教育管理经验和心理学基础的学生工作人员组成择业观教育兼职教学团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升“90”后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实效性。通过各种途径推动择业观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开展专题研究,逐步提升择业观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供“精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以就业政策为重点开展“就业形势与政策系列报告”,开展专业教师与学生座谈会,讨论专业发展前景及社会需求状况;提升学生就业政策与知识的储备;邀请优秀校友、知名企业家走进校园,为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答疑解惑,引领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形成合理的职业认知。以学生未来发展为重点开展的优秀毕业生专题报告会,畅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感受,发挥亮点示范与团队示范作用。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对学生进行系统择业观教育,针对不同需要构建全程化三阶段课程体系:面向低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面向具有创业特质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毕业年级的就业咨询与择业服务课程体系[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