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认知能力好,容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90后大学生已经进入到生理发展的高峰期,其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已相当成熟,这表明其具备了较强的认知能力。多元文化的发展、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使90后大学生能从小接触各类事物,表现出多才多艺的一面。
(二)与时俱进,功利主义色彩明显。90后大学生充分享受了高速发达的现代科技,大量信息随着网络、手机等快捷工具进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90后大学生能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将自身发展与国家的兴衰、荣辱联系起来,体现出新时代大学生敢于承担重大历史责任的特点。但是,90后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过分看重物质需求,以事物的有用性和实用性为唯一的判断标准。
(三)个性突出,抗压能力较差。90后大学生独立意识强,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敢于批判和挑战权威,个性突出。然而,90后大学生享受家庭、社会的精心呵护,很少体会实际生活,所以,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
(四)自信张扬,以自我为中心。90后大学生长期受到父母的鼓励而表现得自信张扬,富有激情和活力。但是,过多的表扬和赏识使得90后大学生在为人处事过程中只考虑自身的主观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尊重意识,以致其分析问题和考虑问题时容易感情用事、走极端。
二、90后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一)社会方面的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90后大学生有机会使用更多的高科技产品,这些产品的使用表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另外,外来的新文化、新思潮也影响着90后大学生,这为90后大学生的张扬、批判性格奠定了基础。
(二)家庭方面的因素。大部分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在家人的溺爱和过度保护中成长,没有独自面对过困难,也没有独自解决过生活中的问题,以致于其以自我为中心,意志力较弱。同时,90后大学生长期背负着家庭的期望,这导致其亲情观念淡薄。
(三)学校方面的因素。与中小学教学方式、方法相比,高校教师更喜欢用多媒体讲授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且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都是点拨式的,其主要目的就是引导90后大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另外,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不把精力放在课堂纪律的管理上。由此,90后大学生可能出现适应不良、厌烦情绪、挫折和紧张、困扰情绪。
(四)自身方面的因素。90后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未成熟性。这一群体迫切地想要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是,他们在认识事物、处理实际问题等方面还不成熟,需要教师对其指导。
三、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策略
(一)狠抓落实,大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加大传统美德教育力度,将大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化为90后大学生的主要精神支柱,使其成为讲奉献、讲道德的优秀学生;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使其在面对多元文化时不会无所适从,而是拥护社会主义,从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集体教学而实现的,但是,随着大学生手机、电脑的不断普及,教育者有必要转变教育方式,尝试通过即时通讯手段加强沟通与交流,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
(二)开发第二课堂,促使大学生做好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一方面,高校应该设立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等社团,让90后大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实践能力,并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高校应该专门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从专业理论与就业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帮助大学生提前熟悉就业环境。同时,高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强强联合,为大学生实习和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三)定期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一,各院校辅导员应该加强自身教育管理素养。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以80后为主,他们经验不足、阅历浅,学校应该对其进行定期考核,实行责任制管理制度。第二,各专业课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反应学生情况,以保证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各专业课教师经常与学生接触,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所以,专业课教师定期向相关领导汇报学生的各项情况将有利于高校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并及时根据问题找出对策。第三,帮助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专业理念,储备大量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发展专业自我。高校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知识,合理运用教育教学方法,形成专业自我。
(四)推行生本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一,推行生本教育模式,即以学生为本,重视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师生互动的教育模式。所以,高校应该根据学校性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生本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自我。第二,利用90后大学生入学报到、军训、社团活动等牢固树立团结友爱、创新有为的精神风貌,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奠定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199935.html下一篇:浅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感受